局势新变:印度宣布四年兵役制,出百亿购买军备,意欲何为?
国际局势风云突变,随着俄乌冲突的愈演愈烈,外溢影响也逐渐加剧,全球都陷入了紧张对立的状态中,德国、日本等国家正在解除军备限制,大肆扩军备战。令人疑惑的是,在局势相对稳定的南亚地区,印度也在进行一系列改革,明显是在扩军备战。不同于德国日本在扩军时几乎众人皆知,印度正在悄悄的发展军事力量,事出反常必有因,印度这次扩军有3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个方面就是印度推出“短期军队现代化”项目,由于印度的工业基础薄弱,印方无法自主研发先进武器装备,如果想要提升军事力量,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印方似乎已经等不及,准备耗资百亿美元购买西方国家的现金武器装备,以此来提升印度军队的战斗力。
其中印度准备从这百亿资金里面拿出46亿购买8艘新型多功能护卫舰,印军准备大幅增加海上力量,不过都是以护卫舰或海上警备队为主,多为辅助力量,像导弹舰巡洋舰这种海上主力舰艇,并没有过多的添置。
印度一直以来都把印度洋看成是自己的内海,但美国同样将印度洋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就造成了美印两国有分歧,不过由于美军的实力太过于强大,印度也无意同美国争锋,这次印海军扩充军备,主要扩充的类型也都是以辅助力量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消美国的顾虑,试想一下,如果印军购买了几艘先进的导弹舰,那美军都会坐不住。
不仅是海上舰艇,印军也在大力发展空军建设,准备从百亿美元中掏出一部分钱用于战机的更新换代,不过同海军一样,这次印度空军更新战机主要是以预警机、加油机、大型运输机为主,不再寻求主力战机的更新,一方面是因为主力战机价格不便宜,另一方面也是印军发现需要多兵种联合作战效率才会提高。
第二个方面是印度提出:“全球采购,印度制造”的口号,我们都知道印军主要是以俄制武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也从美国和欧洲国家军口武器装备。
这有一个好处,就是印度的“万国牌”武器可以集百家之所长,将其他国家的武器精髓学去,然后用在自己的身上,不过学归学,能不能学得到还是个未知数,要知道印方研发武器的时间非常长,当初的阿琼主战坦克用了近十多年,印国产航母也花费了数十年时间,这么漫长的研发过程,设计理念和配套设施早就已经老化了,这就导致印度在研发武器时不得不一边研发一边改进。
这次印度提出这个口号,不知道还能不能提高研发速度,如果再像之前那样,恐怕仍然是毫无意义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印度购买巨量的外国武器,的确可以学到这些武器的专长,但印度本身的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孱弱,想要仿制出合适的武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没有国家会将本国最先进的武器卖给印度,印方研究的也不过是他国淘汰下来的半吊子,这样也没什么太大的用。不过如果印度集中钻研那些辅助型武器,效果确实要比大型武器好的多。
第三个方面就是印度开始推出“四年兵役制”,这项制度的颁布将导致印军逐渐年轻化,可以极大的提升印军的战斗力。
目前印度军队士兵的平均年龄是32岁,这和印度陈旧的募兵制度有关,印度募兵分为短期制和终身制,终身制是类似于军官的制度,而短期制最少要求10年以上,这就导致印军普遍“高龄”,战斗力大打折扣。
不过印度虽然推出了四年兵役制,但印度军队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往年印度军队之所以要执行终身制和至少10年的“短期制”,就是因为印度军队非常缺乏军官,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延长服役年限来缓冲军官短缺的情况。
这次虽然换成了四年兵役制,但印度军官短缺的客观情况将会长期存在于印军当中,不过印度的文盲率还是很高的,想要短期内提升印军军官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印军毕竟是迈出了这一步,印度军人也将逐渐变得年轻,大概再过6年左右,印度全军的平均年龄就可以降到26岁左右,这将极大的提升印军的战斗力。
俄乌冲突明显为有些国家提供了混乱中崛起的条件,印度就是其中一位,其实自俄乌战争出现后,各个国家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军改,俄军乌军的作战形式也确实为各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显而易见,印度的扩军备战正在为未来的大战做准备,这并不是简单防御性质的军事改革,而是预备着打大战的提前准备。
在国际局势风起云涌之际,南亚地区还算是稳定的,但印度似乎并不满足,不仅和俄罗斯开展诸多贸易,甚至同美国打的火热。不得不承认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却是很重要,但印度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必然会引起严重后果,左右逢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俄方就不满印度同美国频繁接触,在前段时间直接终止了和印度的部分石油贸易,但印度似乎没受到任何影响似的依旧我行我素。
从印度的一系列表现来说,印度也有自己的“大国梦”,印度开始悄悄扩军备战,很有可能就是为其“圆梦”做准备,趁乱扩军,其志非小,印度的小动作确实需要得到所有人的关注。
【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