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趣事(1)
记得小学的时候,90年代初,家还是住筒子楼。有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条金毛,趴在楼道里,我妈下班回来发现了,它就跟着我妈。我妈特别喜欢狗,于是喂了它点吃的。以为它会回去,结果它没有走,隔离家一个大叔看见了,叫了一叫“小狗”,它就过去趴着隔离家不走了。
那天起,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妈一上班,它就跟着我妈去,下班就回来,但是它又不来我家住,倒是在那个叫它“小狗”的大叔家住。一排筒子楼的人感觉它最黏我妈,所以我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nia~ nia~”(重庆话“黏黏”的意思)。
有趣的是,凡是nia~ nia~做错事了,其他人吵它打它,它都会有反应,我妈吵它打它的时候,它总会眯着眼睛任我妈批评,那个样子好乖。nia~ nia~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隔壁大叔叫它“小狗”的时候,它就会特别兴奋。(只有隔壁大叔叫它小狗)
就这样连着两三个星期,nia~ nia~都跟着我妈上下班(非常自觉,从不带狗绳之类的),休息的时候就在隔壁家。它也给筒子楼的单调生活带来了一丝活力。金毛毕竟很亲人,小孩子们都喜欢跟它玩。
突然一天,nia~ nia~ 在跟我妈上班的路上,一个人叫了一声"小虎”,nia~ nia~突然就跑了过去。我妈回过头,才知道那是它的主人。原来它的真名叫“小虎”,那天它的主人抱着它坐人力三轮车(我家现在好像还有),不知道是怎么一个情况三轮车突然一个急刹车,“小虎”就从车上跳了下来。也许是受到了惊吓,它就径直跑了,最后迷了路来到了筒子楼。
之后,筒子楼的伙伴在一起议论,一致认为可能隔离大叔叫它“小狗"的声音,听起来像“小虎”,于是条件反射一般住大叔家了。至于,它为什么这么黏我妈,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觉得没有了nua~ nia~的那小段日子,筒子楼好像少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