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问钗黑

2023-01-20 21:02 作者:空负青云之志  | 我要投稿

注:本人为十二钗之粉,不愿踩任何一个人 南……读书时为代表的钗黑up我与之刚有过交锋,其用辞之不雅,大有其标题之风(狂妄自大,不讲礼节),让人怀疑是否能成为一个正常的文化up。 本文无意为宝钗洗白,但可以点眀一点,有些地方的确有问题,待商榷。但一些已成为定论的显然没必要去黑。毕竟脂砚斋盛赞之人有那么黑吗?金陵十二钗之并冠为大恶人?全文每个人都是明褒暗贬吗? 宝钗是有问题,有些方面的确不足,这正是曹公本意,因为他要塑造真实的人物,而非完美人物。(部分钗粉朋友其实也没必要否认,毕竟人人都有阴暗面,我也有功名之心,也干过蠢事,我从不否认。) 下为脂批,请自赏。 脂砚斋:宝钗此一戏直抵通部黛玉之戏宝钗矣,又恳切、又真情、又平和、又雅致、又不穿凿、又不牵强,黛玉因识得宝钗后方吐真情,宝钗亦识得黛玉后方肯戏也,此是大关节大章法,非细心看不出。细思二人此时好看之极,真是儿女小窗中喁喁也。 金姑玉郎是这样写法。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麝月),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愈甚。若一味浑厚大量涵养,则有何可令人怜爱护惜哉?然后知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不然,宝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哉?看过后文则知矣。 妙极!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洩漏文章之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之情,有何趣味哉! 奇文!写得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何也?宝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论贵贱,皆亲密之至,岂于宝钗前反生远心哉?盖宝钗之行止,端肃恭严,不可轻犯,宝玉欲近之,而恐一时有渎,故不敢狎犯也。宝钗待下愚,尚且和平亲密,何反于兄弟前有远心哉?盖宝玉之形景已泥于闺阁,近之则恐不逊,反成远离之端也。故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似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不然,后文如何反较胜角口诸事皆出于颦哉?以及宝玉砸玉,颦儿之泪枯,种种孽障,种种忧忿,皆情之所陷,更何辩哉?此一回将宝玉、袭人、钗、颦、云等行止大概一描,已启后大观园中文字也。今详批于此,后久不忽矣。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 听宝卿之评亦千古定论。作者一片苦心,代佛说法,代圣讲道,看书者不可轻忽。 妙!宝钗自有主见,真不诬也。真诗人语。 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畅之词,绮靡浓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看她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是极!宝钗可谓博学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学问如此,宝钗是也。 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 真是知己,不枉湘云前言。 末二首是应制诗。余谓宝林二作未见长,何也?该后文别有惊人之句也。在宝卿有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 池边戏蝶,偶尔适兴;亭外急智脱壳。明写宝钗非拘拘然一女夫子。 是极!宝钗可谓博学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学问如此,宝钗是也。 出自宝钗目中,正是大关键处。 拍案叫绝!此方是大悟彻语录,非宝卿不能谈此也。 “也是个”等字,一环的巧妙。其雅量尊重,不在言之表。一句骂死天下浓妆艳饰富贵中之脂妖粉怪。 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可笑别小说中一首歪诗,几句淫曲,便自佳人相许,岂不丑杀?[11] 张汝执:读书要得真解。若蒙混看去,则便失立言之旨矣。如此一书,多以为作者必遭逢不偶,故借宝玉弃物,以泄沦落终身之愤耳。然愚细玩其旨,殊不尔也。却是以宝钗自喻,与《金瓶》中作者以孟玉楼自喻同一意也。何也?看其写宝玉处,总是日在群女队中,柔媚自喜,毫无一点丈夫气象,以此自喻岂不自贬身份?看其写宝钗处,凡一切治家待人,温厚和平,幽娴贞静,至若前、后规谏宝、黛之正论,无不剀切详明,真可谓才德兼优,此书中一大醇人。但如此淑女,而乃归于痴迷之宝玉,或亦作者之别具深情也。岂即如蔡邕之托身董卓,范增之托身项羽?郁结不解,而借此立意以泄一时之激愤,未可知也。盲瞽之见,敢以质之高明。 此回原是金玉二人,彼此互验灵物,以为日后配合伏案。然若呆呆写去,便觉了无生趣矣。于是想出一黛玉来,加杂其间,以衬托之。便成一篇极生动文字。 宝玉的浑厚,宝钗的柔顺,一一写出。 不但性情醇正,而且世故通明,可谓纯人。 厚重可嘉。 廓然大度。 好诚笃人,语语从真性写来! 宝钗固以德胜,据此看来才亦可爱。 书中每写黛玉处,其性情何等乖张,何等猜忌。惟此一回,写探春之因抄而动气,写宝钗之未抄而尚且回家。若黛玉亦在被抄之列,而乃默无一言甘伤颜面,而忍受,何也? 以上二回,却是极写探、钗身分。但探春虽是贾府庶女,究系外人,此之谓主中宾。钗虽是贾府亲眷,后为正室,此之谓宾中主。按此而论,则是以宝钗陪探春。按后而论,则是以探春陪宝钗。看他写宝钗处无一而非圣人真实的正理,即此便见作者之深意。 东观阁:写宝钗是淑女,可爱。 宝钗可谓善于体贴人情。 王希廉:黛玉说宝钗专留心人带的东西,有意尖刻;宝钗装没听见,亦非无意,只是浑含不露。 宝钗探望送药堂皇明正,黛玉见房内无人看见,又从后院出去,其钟情固深于宝钗,而行踪诡密,殊有泾渭之分。 黛玉心事向宝钗实说,不但写黛玉平日多心,且见宝钗贤德,并暗写出众人背后议论。 袭人独留心扇绦,与晴雯等迥异;宝钗独说贞静为主,亦与黛玉等不同:的是贤妻好妾。 写宝钗换参一节,显出宝钗精细,非比富贵家闺阁中不谙世务。 写金桂撒泼,越显出宝钗涵养。 立松轩:写宝钗岫烟相叙一段,真有英雄失路之悲,真有知己相逢之乐。时方午夜,灯影幢幢,读书至此,掩卷出户,见星月依稀,寒风微起,默立阶除良久

问钗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