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偏旁部首专题”视频删除预告

2022-10-27 19:09 作者:小器难成  | 我要投稿

        记得11年左右,我在原学校的时候,有个学生要考语言学的研究生,拿了一堆真题请我辅导,其中一个题型是分析例字的造字法。我答说,我本人是文献学出身,不是搞文字学的,但是一般大学本科没有文献学专业,所以只好教了古代汉语。教是教了,但不能冒充内行,所以要老实承认,大部分字的构形原理,我并不清楚。

        又过了两三年,我转去了该校的三本,有一天本部中文系的主任跟我打电话,说他们修改了培养计划,增加了文字学这门选修课,想请我承担起来。我说,哎呀,是门好课,但挺难的,我还没做好准备,暂时没能力承担。最后婉拒了。不过事后对此耿耿于怀,于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看了很多文字学理论的专著,初步整理了一份讲义。

        同样耿耿于怀的,是11年没能帮助学生解答真题那件事,于是又下了几年的功夫,开始看一些字形解说的资料,又比较大的进步。但是跟清代的余箫客类似,中间也走过不少弯路,受到过一些不是那么可靠的资料的影响。为了不得罪人,资料名字就不一一列出了。

        20年,我跳槽到了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来了没多久,被文法分院推荐,报名参加了院精品课的申请,没想到一下子就申请成功了。那么就要建设教学网站,就要拍摄讲课视频,把我这些年积攒的一些大小段子拍了个差不多,没想到还没达到指标要求,而且划拨的经费也有大量结余。既然如此,那就横下一条心,把偏旁部首的讲课视频录一录吧。而且既然录了,干脆录个比较完整的好了。于是这个专题就匆忙上马了。

        说实话,平时我讲课若干轮、较为成熟以后,也有录课的习惯。所以录一个较为完整的偏旁部首专题,也计划了好几年了。但是仔细一算,这事不简单。结构的设计,精心的选例,原来错误认识的纠正,还有趣味性的考虑、常用字覆盖面的考虑,每一项短期内都不容易做到。所以一直计划,一直拖延,一直到决定录制精品课视频,也还没里出一个清晰的头绪。

        无奈形势逼人,为了完成任务,我只好硬着头皮做减法,把一些自己觉得有争议的或者内里大有玄机的字例拿掉,偷工减料地录了一版。又因为不是像往常一样在教室讲课,而是在学校指定的录制室里录的,一个人面对镜头,多少有点不自然,所以整体的氛围感比较干涩枯燥些。

        录完不久就到了学期末,忽然想到我以前的学生王XY同学,现在在安徽某名校文字学专业读研,而且通过多次交流,感觉她进步很大,已经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所以打算拜托她帮我在专业性上给把把关,肃清一下余毒。王同学不愧是我们山东老乡,在自己忙着撰写毕业论文,并打算进一步读博的百忙之中,一口答应。由于视频集数很多,文件很大,我也没有百度网盘什么的会员,所以综合考虑,最后决定还是借助哔哩哔哩的视频平台,我往上传一期,等王同学看过一遍,并提出修改意见之后,再传下一期。因为我们两人各有事忙,所以等她提过意见,我也有空,有时可能一天一传,有时也可能间隔好几天才能传一次。

        总之,在我们忠守承诺的山东老乡王同学的巨大付出之下,这个专题的视频已经校读大半,我也积攒了很多修改意见。所以再看已经录完的这些视频,真是不忍卒视了。

        所以提前跟本网站的各位同好们提前打个招呼,等本专题全部上传,王同学也全部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我打算全部删掉。

        下学期杭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2级专升本的汉字学课又要开始了,我打算课上重讲本专题,当然也就重新录像了。这一轮录制,计划把王同学提的修改意见充分吸收了,然后把例子精心选择一下,结构也再完善完善。

        不过这门课的学分总共只有2分,而且汉字理论肯定要占较大的比例,所以留给专门讲偏旁部首专题的时间肯定不够。所以应该只能讲一部分,那么等以后再有机会,我就再录一部分,前后接力,最后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列,也算了却一件心事。

        感谢广大网友(包括我供职的两所高校的老师、学生)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请你们谅解一个学术人对知识错误的难以容忍,我一定会把这个专题重新录好、上传的,只是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偏旁部首专题”视频删除预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