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全疆签订电子劳动合同超5万份 | 新政新事
数字化时代,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合同签章电子化是必然趋势。最近,电子合同行业里又有哪些新政策?有哪些新行业动态?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新疆:全疆签订电子劳动合同超5万份

据人民网报道,截至目前,全疆累计宣传培训各类企业、用人单位4900余家,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56227份。
全疆将于2024年底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全面推广应用。当地人社厅将持续加强电子劳动合同订立系统的宣传、培训工作,加大电子劳动合同的应用普及,帮助用人单位解决劳动合同签署、管理难题,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更好地保障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电子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经协商一致,以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为载体,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订立的劳动合同。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有利于企业与劳动者远程异地签约,实现“秒签”“零跑腿”“零成本”和“非接触式办理”,实现“线上签约、系统管理、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人社服务”数字化工作模式。
江苏惠山:应用电子签章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为确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保障信用信息主体权益,提升公共信用修复办理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无锡市惠山区交通运输局以信用管理工作为抓手,配合信用修复“全流程线上办理”便捷信用修复新模式,从提升“主动性、便捷性、时效性”三方面帮助道路运输企业重拾信用,激发失信主体的守信意愿,优化辖区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根据今年5月1日新施行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惠山交通积极开展信用修复“电子签章”“不见面、网上办”服务。电子签章的应用,使得失信主体动动手指便能实现在线申请、简单填报、便捷修复。通过线上操作,企业就能获得盖有处罚部门电子签章的《信用中国”网站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申请表》,一次性完成修复,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
下一步,惠山交通将持续扎实做好信用修复“全流程线上办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用心用力用情办好便民惠企实事,保障信用信息主体权益,激发失信主体的守信意愿,为辖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持。
山东博兴:“远程勘验+电子签章”实现审批再提速
近期,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依托滨州政务服务电子化综合应用平台,强化“远程勘验+电子签章”实际应用,满足服务对象多元化需求,节省审批时间和办事成本,最大程度上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在电子签章环节,工作人员上传签章文件后,同样通过短信将链接发送给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点开链接后,按提示录入信息、申请电子签章、签署验收文件,3分钟内便可完成,方便快捷。“远程勘验+电子签章”全过程最快可在15分钟内完成,平均审批时间压减90%,行政成本节约90%,提高勘验效率近20倍,实现审批服务效率大提升。
目前,博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已通过远程勘验系统为113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完成勘验审批并发放相关证书。远程勘验节省勘验时间但不降低勘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但不增加审批内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审批再提速、服务不断档。
南昌高新区积极推广电子劳动合同

为做好电子劳动合同签订推广工作,南昌高新区组织152名企业服务专员负责点对点地进行推广,主动上门进行一对一指导分类推进帮助企业完成注册,实名认证,协助企业操作电子劳动合同的签署工作。
与此同时,南昌高新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给予电子劳动合同业务指导。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线下业务培训工作3场,共邀请了辖区人力资源公司、国有企业等100余家单位参加培训,现场解答用工企业较为关注的签章信息采集制作、合同模板拟定、合同新签续订解除等问题。
内蒙古包头:全市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
近日,包头市人社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电子劳动合同,优化经办流程,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惠企便民服务水平。
据了解,电子劳动合同内容与纸质劳动合同效力相同,但纸质合同经办流程长,并包含人员往返、快递邮寄及存储等成本,电子劳动合同则可以通过远程异地签约的方式实现劳动合同的“秒签”“零跑腿”和“随取随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为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效,市人社局及时制定并主动公开政府平台提供的电子劳动合同相关服务事项清单、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简化合同报送程序,合理确定合同信息采集范围,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提交的材料,提高企业和群众使用电子劳动合同的积极性。
今年5月,市人社局接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电子劳动合同签署平台,并先行组织10户企业作为试点率先签订电子劳动合同。下一步,市人社局将进一步加大电子劳动合同的推广应用力度,指导有签订电子劳动合同需求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线免费签订电子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