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造语言】曼都语 2.1 动词的分组、整体变位结构和基本形

2021-06-20 12:12 作者:浮光跃金Tenda  | 我要投稿

11: 3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11: 3 Mi kussis tabacce, ”Spana! Tikola bokuen et flamola tudelle.” Sar felis tazon bokuesbia et guimon faujabia.

——《圣经·创世记》

观前提示:

为了更好地保证阅读体验,希望读者能够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实在没有也不用过于担心,会有一定的讲解的)

笔者由于自身知识限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果有读者发现错误,可以直接私信笔者,笔者将不胜感激。

笔者因为学习工作原因,更新时间和回复私信时间均不固定,还请谅解。

下面开始进入正文。

动词的分组

动词根据原形词尾分为-ate/ -ete/ -ite三类。滕达在手记中称之所以不称为不定式,是因为这种词形还可以后接关于动词的极性(就是肯定与否定)、语态、语气的词缀。和其他一级形式(后文会解释)相比,受到的限制并不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形在一开始就叫不定式,实际使用时也严格参照了英语的不定式,这和上文一起属于滕达相关知识和经验不足的鲜明体现。后来滕达为了补救这一严重缺陷,不得不在语言开始推广后的第1~2年对动词系统进行改进,将不定式改进为长不定式和短不定式。随着后期短不定式被独立用于不强调时态或时态不明或包含所有时态背景下的谓语,短不定式被重命名为无时态式,长不定式被称为原形(词典形)

我们将词尾的-te去掉,可以得到动词的词干,例如动词tivate(吃)、cantite(唱)、pete(做)的词干是tiva、canti、pe

其中比较值得一提的是-ete类动词,因为几乎所有形容词作谓语和相当一部分名词派生动词(这一点在词汇对应上更加接近汉语的名词活用作动词)都是以这类动词的结构为基础构成的。这点在以后会有所介绍。

动词变位概述

曼都语的动词变位一般按照“时态—极性—语态—语气”的顺序添加词缀来完成变位。举个例子:

Spanaronvait! (你)不要过来呀!

上述的单词可被拆解为 spanar-on-/-vait。spanar表示“过来”,是spanate的无时态式(时态)。on表示否定(极性)。这里的“/”表示语态词缀为空,默认为主动语态。vait表示一种强烈的直接祈使语气

不难发现,这里的语态词缀为空。一般来说,时态不可为空(即不可保持词干不变,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如部分简单命令式中直接使用词干)。除此之外,极性为肯定、语态为主动语态、语气为陈述语气时对应词缀都为空。我们将按照“时态—极性—语态—语气”的顺序添加词缀来完成变位的形式称为完全式,否则称为简单式。

曼都语完全式总共有八个基本形(包括原形和七个时态)、两种极性、八个语态、六种语气。看起来搭配繁多,但因为组合比较机械,实际记忆量更多是在做加法,不会非常恐怖。

基本形 Parmes Bonstannillo/ Bueparmes

八个基本形指原形(词典形)、无时态式、常态式、已然式、未然式、持续式、瞬间式(过去式)、永恒式,这八个词形表示了动词最基本的功能。

以spanate(来)、antite(走)、pete(做)为例展示基本式变位:

原形:spanate  antite  pete

无时态式:spanar  antir  per

常态式:spano  anti  pe

已然式:spanant  antent  pent

未然式:spanola  antola  pila

持续式:spanorma  antirma  perma

瞬间式:spanes  antis  pes

永恒式:spananus  antinus  penus  


1)原形(词典形) primparma/ ate-parma

用于作非谓语,包括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表语等。

i. Antite rapon(没有意义). 来是没有意义的。(作主语)

ii. M'elpes(他/他们帮助) spanate. 他/他们帮助来。(作宾语)

注:曼都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不分阴阳性或人与非人,译文中如果没有上下文提示或特殊说明,统一用“他”表示。

iii. M'elpes din(我们) spanate. 他/他们帮助我们来。(作补语)

iv. Ma de jemo ti mitate(看见) min antite. 我害怕的是看见他们走。(作表语)

[名词从句引导词—我—害怕—是—看见—他们—走]

v. Lu spanar pete man? 你们来这里做什么?(做状语)

vi. Esus(人) spanate spanola. 要来的人会来的。(做定语)


2)常态式  rotuparma/ o-parma

表示动作在当下呈周期性或持续发生。

①表示是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在当下可以连续不断地发生,也可以有规律地间断发生。

Eg: De spano s’akötte elillamoven. 我每天都来这。

   [我(单数主格)-来(常态式)-这个(省音)地方(单数向格)-每天(单数方位格)]

②一段时间内的客观事实。

Eg: Kavo mix fale(是远的,falete) dexettapro. 他家离我家很远。

    [家(单数主格)-他/她/它(属格)-是远的(常态式)-我(属格的名词化形式的离格)]

③表示“真理”,多用于科学方面的文章。

 Eg: Era lapo(围绕,lapate) volite lamon. 地球围着太阳转。

   [地球(单数主格)-围绕(常态式)-转动(不定式)-太阳(单数宾格)]


3)已然式  pasparma/ ant-parma

表示动作相对于当下已经结束。模糊地对应英语中的一部分过去时和完成时。具体用法如下:

①表示动作已经结束相当一段时间,或强调“已经”“曾经”。

De spanant s’akötte. 这地方我已经来过了。/我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我(主格)-来(已然式)-这个(省音)地方(向格)]

②表示动作或状态完成了一定程度,但不确定是否全部完成。

N’ekont gevant ces timplesis.这事已发生了100次。

[这个(省音)事情(单数主格)-发生(已然式)-百-次(复数工具格)]

③表示对动作的完成的强烈感慨。此时意味着发言人有意或强烈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当下的结束。如:

Vantembia, n’esus antent! 像风一样,那些人都已逝去了!

[风(宾格)比喻小品词-那些(省音)人(复数主格)-走(已然式)]

*antent:antite的已然式,死亡的委婉说法。

需要注意的是,曼都人认为评论一个动作或状态时,评论的时态(曼都语中形容词可以动词化作谓语,因此评价往往带有时态,这点会在以后讲到)应以评论发生的时间与当下的比较为准,而非单纯地与被评论的事件的时态保持统一。这意味着,即使动作或状态是已然的,但在当下评价它时仍然要用常态式而非已然式,这种情况多发生于评价用的无主句。如:

Faxele ne mi spanant s’akötte, ka sesalenton.

[是正常的(常态式)—宾从标志词—他/她/它(单数主格)—来(已然式)—这个(省音)地方(单数向格),但是—这样的(形容词动词化已然式的否定形式)]

他/她/它曾来过这地方——这在现在看起来很正常,但在以前就不是了。

注意这里标粗的三个单词:faxele, spanant, sesalenton。前一个是常态式,后两个是已然式“他/她/它来过这地方”尽管是一个已然的动作,但因为被放在当下评论,所以在表述其性质“正常”时使用常态式,意味着对事件的评价“正常”是在当下进行的。而评价“不是这样”发生在已然,相对于当下,该评价已经被“正常”取代,即已经完成,故使用已然式。


4)未然式  yoantiparma/ ola-parma

 表示相对于当下动作还未开始,也可以说将要发生。如:

   De sekon l’antola makötte a! 我不知道你要去哪儿啊!

   [我(单数主格)-知道(常态式否定形式)-你(平称或敬称单数主格的省音形式)去(未然式)-哪里(单数向格)-啊(强调语气词)]


5)持续式  fompartiparma/ orma-parma

(1)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Me cantirma(唱歌, cantite). 他正唱歌。

(2) 表示动作持续了一段时间。

Me cantirma 3 horesis. 他连着唱了3个小时。


6)瞬间式(过去式)susparma/ es-parma

具体介绍作用之前先讲下题外话:为什么式的位置会放在这么后?

这主要与古典曼都语的语法有关。古典曼都语中没有无时态式,而只有其他的七个式,其中的已然式既承担现在已然式的作用,还承担着过去式的作用。而过去式当时被叫做“单频式”或“瞬间式”,表示动作完成之迅速,与永恒式相对立。随着时间推移,瞬间式的表达范围更加广泛,逐渐扩散到一般的过去的动作,成为“过去式”。

下面介绍过去式的具体用途:

①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与已然式的区别在于瞬间式更多强调动作本身,而已然式更多强调动作已经结束。且后者的情感往往更加强烈。如:

Me tives 2 laguen. 他吃了2个苹果。

Me tivant 10 laguen! L’ekeon damite men fe! 他都吃了10个苹果了,你就不能让他停下吗!

②表示发言者主观意愿上希望动作立即发生,这一点常常搭配直接祈使语气、间接祈使语气、祈愿语气等。关于这一点将在讲述直接祈使语气、间接祈使语气、呼吁语气和祈愿语气时有所展现。


7)永恒式  sempiparma/ anus-parma

表示动作的永恒进行。因为该时态较为绝对,适用范围也较为特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

① 对人权、公平、民主等法律、政治概念的相关阐述,如:

Esus tennillo valelenus nüpatansipro.

人(复数主格)-所有的(原级复数)-是自由的(永恒式)-出生(复数离格)

人人生而自由。

② 辞旧迎新、告别死亡、迎接新生的场合,如葬礼、出生、成人礼、新年贺辞。

Idenkinus(怀念) lon. (我们)永远怀念你。

③ 对特定的人或人群的礼赞、纪念、祝福。如对烈士的悼念、对重要人物的纪念、对新婚夫妇的祝福等。

Mi lastilenus(是不朽的, lastilete)! 他们永垂不朽!

④ 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誓言、评论、感受。

De kuibinuson loizza! 我死也不和你结婚!

这里的kuibinuson中,kuibinus是结婚“kuibite”的永恒式,后面的“-on”表示否定,合在一起表示“永远不”,永恒式的否定问题后面会提及。

⑤ 在宗教中对神的相关描述。

Esus cantinus lön, Almandian. 上天啊,人们永远赞颂您。

需要注意的是,永恒式实际上仍表示动作的持续进行,只是时间被无限延长,因此不可用于非连续性动作。当表示非连续性动词的永恒性时,应用常态式。

和常态式、永恒式的对比:二者都可用于当下之内连续不断的动作,但常态式侧重于动作的连续性和周期性,而持续式侧重于动作正在“进行”,永恒式侧重于动作的永恒性。


8)无时态式  voidiparma/ ar-parma

可以作为不强调时态或时态模糊情况下的谓语。

无时态式表示动作难以与当下发生联系,或者动作可能在任意时间内发生,或者动作发生的时间不需要被强调。事实上,曼都语的动词状态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强调动作在“体”的某一性质。这种现象。具体用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 表示不需要强调时间或回避时间。在命令、祈使、请求、祝福等场合出现尤其多。这些场合一般不需要单独强调时间或者强调时间会比较麻烦。比如祝福,对曼都人而言,如果强调时间,会涉及一系列问题:祝福的出发点是在现在,但终止是在有限的将来(未然式)还是无限的将来(永恒式)?是希望在一定周期内不连续地发生(常态式)还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性地发生(持续式)?就算表达清楚了,别人会不会以此为话柄为难自己?因此,如果没有强调的需要,一般都用无时态式,这就避免了这些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场合可以无限的使用无时态式来回避问题。譬如在婚礼、葬礼等场合,祝福的类型往往有明显的永恒特征,此时还是要用永恒式。

除此之外,在陈述中使用表示发生在现在,但是既不成周期性,也没有明显的持续或瞬间的特征的动作。还是拿上面的句子作例子:

Lu spanar pete man? 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spanar就是spanate的无时态式。按理说表示现在至少还有两种用法。但常态式spano会给人“每天都来”的感觉,持续式给人“在路上”的感觉。如果“你们”就是刚刚走到别人家门口,而且也不是每天都来,以上两种用法就都不太符合了。所以这里用spanar是最保险的。(简单来说你可以认为无时态式是一个“口袋式”,所有你觉得不好表达的东西都可以往里边扔[doge])

② 在条件状语从句中表示条件的发生并不限于某一时段。这种时间也被曼都人称为“非线性时间”或“虚拟时间”。这一点在对假定语气的解释中会有所提及。

——To be continued


【人造语言】曼都语 2.1 动词的分组、整体变位结构和基本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