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子引航 || 历史:History? Your story!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历史 —
History
一门看似“背背就好”的学科
其实承载着人类的厚重文明
历史是有趣的
但在高中应试大背景下
历史被局限于高考这一方小小空间
甚至成为了
挂科tu ding的罪魁祸首
这,就不那么interesting了
本期榕子领航
我们邀请到了几位20届文实大佬
看看他们对历史的选科、学习、兴趣等方面
有什么成(chui)功(shui)方法
Let 's get it !
为什么
选 择 历 史
?
01
良性循环
看过上一期”榕子领航——物理“篇的小可爱应该很迷惑,“选物理多好啊,能掌握数理思维”。
那么!问题来了!!你真的能肯定,是你掌握物理,还是物理掌握你???
(物理好的大佬请自觉绕道)
一门学科,如果你一开始对它的感觉便是痛苦、压抑,那么又如何能保证自己在正式选科、难度加大后不会因为厌恶而成绩下滑?
在“成绩差—自信不足—不想学—成绩差”的恶性循环里卷卷卷......
这可是高考,你怎能不慎重考虑?
我们承认:历史的确比物理更容易学,只要你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学好。当然,也并不是说历史简单,只是相对而言更容易上手。
历史作为二选一科目之一,便是因为根据其学习难度和思维要求的综合考量,是文科综合三科里面较难的一门科目。
通常对历史的偏见多在于“背背就好”。这话虽然有失偏颇,可是的确也反映出历史学习的一个基本功——史实记忆。
因此,只要你认真记忆历史史实、认真领悟掌握老师所讲的历史思维,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认真学—成绩好—有自信—认真学
是不是很快乐呀!
02
专业、就业,选择真的少吗?
很多小可爱说:“哎呀其实呢我也不想去学(diao)物(tou)理(fa)的,但是选择物理后大学专业选择就多了,就业前景也广。我又不知道自己想干啥,所以就学(diao)物(tou)理(fa)咯。”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诚然,我们承认选择物理可以选择的专业更广,但是很多人在列举数据的时候,为了夸大差距,将“物理历史均可”算在了物理里而不算在历史里!
再看看这张图,把“物理或历史均可”加上,你还觉得历史可选择的专业少吗?
此外,关于专业的分类,其实也需要同学们细细深思的。由于理工科性质使然,一个专业大类下能细分出很多小专业。
但是,归根结底他们都是技术型工作。比如“仅物理”的那百分之四十多的专业,几乎全都是理工科技术性的细分专业。
这谁能比得过啊?
而选择历史,你将来的选择里有法政类、经济类、社科类、管理类、教育类、语言类、人文类等等性质差异较大的选择。
相较于“看似种类多、实则差不多”的理工科,你也可以有更多精彩多元的选择。
如果你不想终日和数字、模型、机器打交道,那,还等什么呢?快选择历史吧!
但是,如果你是已经立志要选择理工科职业的小可爱,那么还是支持你选择物理哟!
怎么办,有点心动,但是我又有点担心,会不会选了之后跟不上?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难度了!
课本难度
(观点仅供参考)
必修二经济史 > 必修一政治史 > 必修三文化史。初中时期我们其实已经学习了必修一政治史和必修二经济史的大部分史实知识,但主要局限于史实记忆。
而在高中,历史的难点主要在于理顺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时间线索。
学到必修三文化史时,大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历史思维,在这种基础上,文化史的难点即从思考方式转换回到了零散知识点记忆,多下功夫则非难。
学习难度
高一选科前学习程度不深,难度偏低。考试选择题难度和高考题型、难度都差距较大。
高二一年需要记忆的东西最多,经济史、文化史会补充较多初中未涉及的史实。
再加上选科后进入正式学习,初期会有些不适应(但很快能调整过来)考试题目和难度都接近高考水平。
高三,在高一高二史实记诵的基础上形成时空思维模式,只要认真跟进老师节奏,高考三轮复习就不会落下。
道理我都懂,可是我还是担心我会学不好QAQ
还担心?多半是废了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来看看大佬们是怎么做的吧!
一位大佬说
“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最合适的方法都不一样的,这里的心得只是把这些方法切到盘子里,需要的时候挑出来用,并无一定的范式。此处侧重于应试技巧。”
一、首先我们要明确,在学历史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学什么?
以19年考纲为例
你的脑子里要真的有这些东西,看到这些名词后,能立刻联想到它的时间、地点、发生经过、意义、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而不是在纸上的一个名词而已
二、总结做题技巧
这里包括选择题和大题。
知识都懂,可是考试时间很紧张,考场上经常来不及反应怎么办?答题技巧来帮忙!
所谓答题技巧,别名【套路】,凭借其“即使不会也能答对”的神力,常救考生于水火之中。
如下为选择题部分。
这么好的东西去哪里找?怎么整理呢?
历史套路多种多样,老师们会在备考的训练中传授这个技能,这时候一定要认真领会老师的答题思路,边做边用,以练代背,考试后分析提问,让套路越来越符合应试规范,最后达到用对即得分的效果。
整理答题技巧可以按照题目的类型把技巧分门别类。如材料类型不同的选择题有各自的注意点,题设不同的主观题有特定的思维逻辑……
研习技巧,求精而不贪多,求理解而不贪快,勤加练习,“考的全会,做的全对”不是梦!
Ps:把历史练到“看见题目就知道考什么”的修为,试卷就是任你打扮的小姑娘~
另一位大佬说
一、最有用的当然是自制大事年表。
岳麓版教材没有按照通史模式编排,而是分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部分,学习者的时空意识可能会有脱节。
相比于对着一本通史时空小册子复习,有条件的同学一定一定自!制!自制的过程中,你能系统地梳理历史脉络,很有帮助!!就差不多长这样
(手写版可以有自己的风格)
二、始终牢记【时空】就是历史的爸爸王道
学历史没有时空史实,好比学物理不懂公式——看题睁眼瞎!背史实或许很痛苦,但是当你熟练掌握史实再去做题,简直不要太爽。
看看这道高考真题,当你掌握【史实】技能的时候,它是长这样的。
时间:【春秋时期】
内容:楚国国君自立为王
A.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但是礼乐制度还存在。
B.王位世袭制延续到清朝灭亡。
C.宗法制度是按照父系血缘远近,规定嫡庶,分配权利,规定等级。——材料没有体现
D.分封制:由周王分封诸侯,规定诸侯爵位——符合时间,符合材料
是不是可以秒选嘿嘿嘿~
北大历史系的大佬说
(前方高能:此部分涉及大量历史专业内容,供有专业倾向的同学们阅读,非战斗人士请做好心理准备)
——来自小编的善意提示
历史的学习方法
近代以来,历史学经历了由重考据到理论又回到考据的过程,史料再度回归了历史学的中心。而这不仅是对历史研究而言的,对同学们的高中历史仍是如此。
对二手史料的概括能力(注意还谈不上解读能力,不需要到根据原始资料解读出其中蕴含的信息,或许偶尔的难题会需要零星的解读能力)成为首要能力,这一点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进行锻炼,笔者目前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在阅读蒂尔尼的《西欧中世纪史》概括其整个叙述加解释的锻炼的大概内容,并以此做出对整个篇章的笔记。
如下:教会相对拜占庭转向加洛林:
丕平献土(拜占庭强取丕平攻陷土地,丕平为获取教会支持,教会需要世俗权力)
拜占庭无法抵御伦巴第王国
拜占庭国力下降,对亚平宁控制较弱
法兰克军事力量强大
拜占庭与罗马教会宗教争端(拜占庭为获取埃及教会支持短暂支持基督一性论,圣像破坏运动)
第二,便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能力,由于高中阶段存在极为明显的轴线,即所谓时代特征,一切的记忆必然随着时代特征展开(尽管五段论在中国古代史领域已不再适用并留下五朵开放的金花:古史分期 土地制度 农民战争 汉民族的形成 资本主义萌芽),甚至可以说,掌握了时代特征,基本能够应付做题的需求了。
第三,就轮到做题方法了,这个听老师的吧,我已经无了。
最后则是高中不那么重要的思考与推演能力,但在大学极其重要。我的建议是,面对所有问题都问为什么,刨根问底,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在这里我推荐使用文明史观的文明比较法并分出相对细致的角度,适合知识掌握不多的大家用现有的知识进行比较推演。笔者自己对古文明的形成了,以农业生产投入比以及社会供需矛盾为根基,税收为直接因素,军队为表象,外族侵略为催化剂的模式。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和同学讨论自己遇到的新问题,无论是从题目中,还是在胡思乱想中得到的,写下一份纲要也不为过。
例如笔者高三遇到一道明朝货币白银化的题目,就不由得想到为什么明朝会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发展退回贵金属阶段。当时我从五个方面出发解释,一是大明宝钞的失败,使纸币信用力成为废纸,连厕纸都不如,此为直接催化,是白银由民间兴起的直接因素。二是从白银的民间功用来看,毕竟白银是从民间兴起的。众多周知,贵金属在流通层面上属于劣势,而我国重农抑商并有着深厚的土地情节,因而可以推测贵金属优秀的储藏功能受到看重。三是从制造角度看,制造极其便利,减轻国家负担,是国家接受的原因之一。四是从货币的国家功能上看,货币帮助国家进行资金回笼并进行火耗税的征收,打但明朝白银储量极大无需回笼,火耗税也能在白银身上照常征收 ,所以国家接受这种形式。五是国际层面,大量的国际贸易造成白银大量流入极大冲击了金属货币,白银的大量流通构筑了货币化的基石。
还有笔者在北大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为什么有的文明没有史诗进行了一系列思考,在其下放出我的记录供大家参考:
主角:神or人
经济:倾向自然or商业
政治文化:君权神化进程(神庙建造or史诗传颂 中国?
主题:武功而非文治
军事:战争的多寡
文化:开括性 荣誉观,对现世的重视(印度?中国?
阶级:武士,军事贵族阶级
功能:叙事(被历史 传记取代)
赞美(神庙)
体裁:叙事诗
适应宗教形式:多神教
一神教与二元对立有经典,祖先崇拜似乎是以传说为主
文字用途:记账or祭祀
文化记忆:冷记忆or热记忆
由于笔者是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北大历史系的,因此能够放心的跟学弟学妹讲:有高考水平,强基计划的历史是没问题的,起码第一年是这样的,太过困难的知识性考查全场都不会做。当然,如果有额外的积累,特别是对古代史部分的积累(有西欧中世纪的积累更好),肯定会有利
推荐书目:由于笔者没怎么看过科普性质的书并且也是结合大学老师推荐的书目,因此会推荐比较专业的书籍,起码也是大学教材(并且笔者专攻古代史,基本推荐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北大中国古代史教材
中国古代简史 张帆 (北大中国古代史教材
简明中国通史 吕振羽
中国通史简编(中国通史)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国史大纲 钱穆
中国史稿 郭沫若(古代史,先秦史)
中国通史 白寿彝 (叙说,综述,典志,传记,中国史断代史研究状况)反映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水平
中国大通史 曹大为(超级大部头
大学历史学论文读本系列 北大出版社 为初学者写论文提供借鉴
(重要)中国历史 张岂之
(重要)中国通史教程 姜义华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手册 张传玺(年表类,目录类,职官类,地理类,学术类(伪书类过时)
世界史:
世界史通论 马克圭(北大世界史通论教材
欧洲中世纪史 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比较通俗
西欧中世纪史 (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比较专业
封建社会 (法)马克•布洛赫
日出东方—苏美尔文明探秘 拱玉书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于殿利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 吴宇虹
选它!选它!你一票我一票,历史明天就出道!
杏林菌也有话说:
在高考大背景下
日复一日的训练、望不到尽头的卷子
铁板钉钉的定论
都会让人心生烦躁,索然无味
然而,杏林菌还是希望各位小可爱
在黑夜中寻找光明
去领略历史的奥秘
这将会是你在至暗时刻时
心底里的光
惠州一中杏林学社创立于2016年,是由惠州一中优秀毕业生组成的校友组织,现有成员为2016——2020届毕业生,就读于(包括但不限于)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中大等国内顶尖高校。我们的宗旨是“凝聚优秀学子,服务全体同学,成就更好一中”。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惠州一中全体在校同学和新近毕业的年轻校友,主要任务是为在校同学提供有利于学习、生活的知识经验,构筑联系优秀校友的坚实纽带。
文案:欧凌风 范立晨 谢小昱 潘丝雨
图片:潘丝雨 范立晨
排版:潘丝雨 罗瑞琪 叶阳 黄玉婷 孙淼
审核:惠州一中杏林学社理事会
参考资料: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教育部阳光高考网
部分图片源自知乎答主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官方意见
惠州一中杏林学社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hzyzxlxs18026587883
B站|惠州一中杏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