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长丰县公立医院面试真题预测:“大家一起‘阳’”频频刷屏
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出台,一时间,网络上充满各种自嘲般的调侃,尤其是其中一句“大家一起‘阳’”频频刷屏。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2022年的12月注定是会被载入史册的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们经过多轮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尤其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出台,更是标志着历时三年的抗疫攻坚战迎来新的节点。老百姓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往日“烟火气”正逐渐恢复,忧的是疫情传播面扩大,人人可能随时感染。一时间,网络上充满各种自嘲般的调侃,但是其中一句“大家一起‘阳’”频频刷屏。对于这句话我想从以下三点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点,一起“阳”属消极防疫。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之后,每个人周围的阳性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这句话或许饱含了大家都可能被感染的无奈,但是无奈并不意味着放弃防护,更不意味着能用全民健康做筹码。一起“阳”的背后是典型的消极防疫,跳过“不好防”直接鼓吹疫情“防不住”,放大被疫情感染的焦虑,忽视个人防疫的必要和努力。一方面,暴露出对疫情的认识不足。相比两年前,如今的疫情管控政策确实“松”了,但是政策松绑不意味着病毒的松懈。新冠病毒仍在广泛传播且不停变异,如果抱着一起“阳”的心态发放松防护,那才是真正地输给了病毒。另一方面,显现出对个人安全的不负责。虽然目前感染者轻症、无症状偏多,但是身体的不适着实难受,一人阳全家阳的感染速度更是令人咋舌,那为何不做好防护尽量不阳呢?所以“大家一起‘阳’”的消极防疫心态万万不能有,更不能借互联网大肆传播,因为错误的防疫认识可能比病毒本身更可怕。
第二点,满城“阳”则遗患无穷。不少鼓吹一起“阳”的人总爱拿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做文章,但是仔细算笔账就会发现,一起“阳”对社会经济的巨大危害。一方面,扰乱社会秩序。最近北京快递停摆引起大家的关注,虽然快递员感染并非有意为之,快递停发等几天便会恢复运转,但是以小见大,如果一个公司一起“阳”那么如何正常运转?一个医院一起“阳”谁又来救死扶伤?一个工厂一起“阳”还谈何复工复产?整个社会停摆的账不容忽视也必须算清。另一方面,加速病毒变异。一起“阳”的过程中势必会加大交叉感染的风险,给病毒变异创造机会。新毒株变异充满太多不可控因素,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不能冒险。
第三点,减少“阳”需全员发力。既然“放开”已成现实,如何降低感染风险,尽可能不“阳”需要全社会合力共筑一道安全屏障。其一,做好企业生产保供。防疫转入常态化之后,口罩、药物、酒精成为防疫“三剑客”,家家必不可少。相关企业要提升保供能力,避免因物资不足出现市民恐慌、哄抬价格等乱象。其二,强化基层医疗服务。部分轻症患者会有发热现象,对此要提升基层发热门诊覆盖率,同时也要做好人员分类服务,避免让医疗机构成为疫情传播重灾区。其三,宣传科学防疫。官方媒体可发挥喉舌作用,在用药常识、康复指南、科学防护、接种疫苗等方面做好宣传工作,让社会面掌握科学防疫知识,助力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