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碎碎念:中介能帮我吗?
导读
相信很多同学产生留学想法后,由于短时间内难以了解到申请全程以及注意事项,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是不是找个中介机构。在搜索到大量中介信息后,申请者将会面临一个决定,申请到底是DIY、半DIY还是找中介?今天VSL就与大家探讨一下留学申请的打开方式,为各位同学提供参考依据。

01 找中介还是DIY
在这个问题上,不少同学站在自我锻炼的教育视角,认为留学申请DIY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辨别能力、独立自主能力等;而有些同学可能认为留学申请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如语言成绩过关、学业规划、提高GPA、实践及实习等等,会占据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multiple task分身乏术,选中介更好。为了追求更好的申请结果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本身就无可厚非。而找中介的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
1.找中介,通常有两个错觉
第一,认为可以节省时间;第二,认为可以稳赢保底。中介的卖点无非就是说,我们有很多海外回来的“名师”;我们有能对你精准匹配的“数据库”;我们有帮你细细打磨的专业文书团队;我们有让你躺着出国从申请到签证的全流程服务。
2.入坑中介后的真相
但实际是这样的吗?入坑后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名师”们是不可能有功夫和你交流的;和你对接的顾问老师可能自己都没出过国;数据库中和你背景差不多的人寥寥无几,即便有针对于硕士申请者来说仅供参考,如果申请博士,几乎没有参考性;文书老师自己勉强过了六级,写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法看;父母钱也交了,只能咬牙了。若碰到一个不靠谱的中介,一定会让你事倍功半,心力憔悴。
3.经济成本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国内留学中介市场参差不齐,大大小小的留学机构鱼龙混杂。有小作坊性质协助申请的,有批量型的知名中介,也有号称定制化的高端中介,收费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你要擦亮自己的双眼,谨防被坑被骗。上来就打压你PUA你的以此来凸显机构价值的要速速pass。材料造假,信口开河不提供事实数据依据的,这种东窗事发只是时间问题,请直接跑。不要相信什么未能录取全额退款的鬼话。机构可以随便给你选两所野鸡大学,保证录取的,你去不去是你自己的事情,反正你有录取了,钱我照收。当然,万一你真的一个录取都没有,那么退给你也无妨,反正你明年还要再申请。如果经济能力确实有限,那么DIY貌似看来是你唯一的出国方法。
综上所述,VSL还是很推荐大家DIY的。在DIY前应该有比较明确的就业目标,选校可参考留学碎碎念:offer季的两三事。同时应该合理规划申请计划,在课余收集和整合不同信息和建议,锻炼自己良好的英语综合能力,如何提升自己的背景请参考——留学碎碎念:普通学生一枚,该如何提升背景。DIY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对流程清晰,多请教前辈,是有希望申请到心仪院校的。

02 选了中介注意什么
有些小伙伴说,我们家里有矿,不差钱,所以我就是要走中介。如果选了一个中介后,你应该需要做什么呢。请你一定要意识到,即便是重金买下的“个性化定制化高端规划”服务,人家也永远不可能是一对一服务。一个顾问老师一定会做很多个Case(不然人家怎么赚钱)。不过,一般顾问老师至少也经历过两三轮申请,基本流水化操作还是熟悉的(放心,你做一遍你也能当顾问)。大概率还是能减少因漏准备文件、不符合申请要求等失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面对中介,我们应该怎样充分使用有限的资源呢?
1.靠谱的中介应该全程跟进
靠谱的中介,顾问老师应该在申请全程都会及时跟进你的情况,想方设法帮助你解决问题。开始申请前,他们应该会告诉你每个时间点应该干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能让你对整个申请流程有一个大概的时间概念。签约后一定要尽早给出自己的个人背景与意向院校情况,推动机构顾问快速匹配符合我们层次的学校;通过进一步深入交谈了解想法,比如留学资金能力等等,优化定位。你要客观地介绍自己的背景,让顾问老师帮你挖掘闪光点。
2.大胆索取成功案例
你应该大胆地向他们索取之前相关的成功申请案例和文书案例供你参考,从中获得一些灵感,提升自己背景;如果背景在某一方面有所欠缺但可以提升(比如说语言成绩不够),好的顾问老师会监督你去提升,帮你成功申请的可能性最大化。你应该定期及时地多与对方沟通。不要有什么顾虑,你是花了钱的。如果发现对方为你撰写或修改后的文书,看起来非常模板化,要大胆地质疑。
3.对顾问老师要有起码的尊重
同时抛开中介服务本身,既然选择了,对和你接触的顾问老师要有最起码的尊重。他们也是打工人,手上也不止一个学生。你多去请教,人家肯定不会拒绝,千万不要像使唤佣人一样。此外,还要有一些基本的信任,别人为你提供的信息,只要有据可循,应该给予肯定。不要处处都质疑,阻碍了交流。
在申请过程中要记得:不是签了中介机构就可以撒手不管,就能坐等offer到手,不管签约的是全套服务还是半DIY服务,我们都需要自己上心。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只有你最重视自己的事情。所以,你要有时间掌控权去推动,而不是一味等着中介让我们做什么了才开始做。

胡老师有话说
大概15年前,当我还在本科时第一次接触留学概念的时候,互联网时代才刚刚到来,寝室上网还要拨号,新东方还是行业翘楚。那个时候,中介是很多有出国留学想法同学们的第一站,即便不选,也想和人家聊聊看。在我真正准备出国申请的时候,赶上了留学热潮逐渐膨胀的2009年,依然有很多信息的盲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介的生意一定是不好做的。我也接触过一些中介,自己也DIY过。回头看来,仅看留学申请递交材料这一环节,过程是非常清晰的,而且需要的材料也并不多。很多你身边的学长学姐或者老师,反而能给你更大的帮助。
想想看,针对留学申请,中介能给你什么服务呢?大致包括以下几个:(1)选校。运气好的话你能碰上一个和你专业差不多的顾问老师,但是多数情况下不可能。那么一个连你专业都不熟悉的人,很难给你把握学校列表,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傻子都会看;(2)准备材料,这个肯定是最坑的一步。其实多数学校基本只要求一份简历,一份个人陈述,一份成绩单,语言考试证明,三到四份推荐信等;中介能帮你做的最多是提供一个模板。一个完全没有料的人,包装得再花哨也不可写出最好的文书。到最后,可能文书还是要自己花时间去想;成绩还是要自己花时间去考;顶尖推荐信要自己花心思去找。(3)提交材料,听说很多中介说帮你弄,其实就是拿你邮箱注册填些表格,上传个资料而已。不要觉得有多复杂,而且这么多个人信息包括自己家庭和父母信息都被别人拿着,我总觉得不太靠谱;(4)面试辅导,说实话这个环节是需要教一下,但和每个人的综合能力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不是靠顾问老师一两次就能教会的;(5)offer后择校,这一步就更不能听中介的了,还是那句话,只有你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可参考留学碎碎念:offer季的两三事;(6)签证,和提交审材料,填写表格而已。
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是未成年,初中高中生,家里也没人愿意花心思去找资料,找个中介算是花钱买个放心。对于本科生申请硕士,无论是申本专业还是跨专业,现在选择面越来越多,传统大型中介流水线作业必要性其实不高,可以考虑一些半DIY咨询的那种,但是估计也要好好调研下。对于硕士申请博士,找中介等于交智商税,完全没有必要。没有一个中介会保证你能拿到offer,你拿到了是他们幸运,你没拿也很正常。我觉得比起中介,要多请教在学校的专业老师。现在多数老师是出国访问过的,而且很多年轻老师都是在海外获得学位。他们会给你分析排名之外的一些信息,尤其是申请博士的时候,更为重要。不要不好意思觉得老师不会帮助我,对老师本身是没什么损失的。同时,要在申请整个过程中有两三个小伙伴,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各个时间节点的任务,互相分享动态信息。最后想说的是,比起任何的包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综合实力和特色,才能有机会在越来越卷的留学竞争中脱颖而出。祝大家好运!

来源于多样化结构实验室VSL
排版 | 刘 盼
审核 | 胡 楠
扫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