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芋粥
牛角湾的火车站前有一十几米高的铜制雕塑,又因雕塑所刻的是一个站在马背上高举双臂代表着前进的女人,因此这个建筑包括这片区域都被称为“大铜马”。而大铜马的旁边有一饭店,名曰“亿万饭店”。这亿万饭店的格局,与别处是不同的。不同就不同在一进门的大厅没有迎接人员,也没有可供小歇的桌椅,沙发空调之类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这是一个早些年就建有的酒店,在当时是整个牛角湾最高的楼房。只是时光飞逝,论最高早就挨不到它了。不过这是后话。
总之,其一楼以上才是其它酒店该有的模样。而一楼与其说是大厅,不如说是厨房。整个大厅的格局相对来说是狭窄且细长的楼道样式。其中靠着墙壁的地方起了很多老式的炉灶,那些炉灶虽然干干净净的,可它上方的天花板边角却布满了看上去就有些年头且十分油腻的污痕。污痕蔓延将要到墙壁的地方被一条横幅盖住了。
“牛角湾山芋粥厨艺比试”
这是这座饭店出名的原因之一。在解放初,有一位制作山芋的大师常来这里掌勺。又因牛角湾原本就有山芋之里的称呼,山芋作为特产还是城市的名片,再加上全市第一高的饭店建在了火车站门口的大铜马处,生意简直火爆到不行。所以不管是哪里人,只要到过牛角湾,你一问对牛角湾哪里印象深刻,他准会一拍大腿,然后说“嘿!那大铜马和大铜马旁边亿万饭店的山芋粥嘿!这样的两样东西可真是少见又漂亮。”
就是因此,亿万饭店打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可谓是如日中天,直到如今也从未衰败。只是物是人非,岁月不留人。转眼之间大师已然逝去,最高的大楼也已从总店变为了名存实亡的总店了。老一辈退居二线,酒店老板的儿子将发展中心放到了上海,这里自然也就稍微冷清了。落得了和其它小小分店一样的下场。
不过我想读者看到这里也就纳了闷了,肯定是想要我赶紧写来一场厨艺大赛来看看好对得起这“苦芋粥”的标题,而不是东扯发家史西扯老一代的。稍安勿躁,这背景不是快要介绍完了吗?之后再介绍介绍几位参赛的厨师,我就可以告诉你们今年的厨艺比赛发生了多么令人捧腹的事了。
说回那个酒店老板的儿子,他对此可能也是有着些许愧疚吧。将老一代的产业冷落成那般模样,于是于心不忍就创办了这么一场年年进行的比赛。以山药料理比拼为主要看头的比赛。依他而言,什么地理位置重要,什么最高的楼房都是虚处。对于亿万饭店的发家,那一碗碗山芋粥和那一双制作山芋粥的手才是本实。胜者会获得十万元的奖金,以及当年一年“山芋王”的称号。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得,牛角湾日报有时甚至是省级别的官方报纸都会有报道的。所以这直接就使老店再次火热了起来。如今这是第十六届比赛了,我来为你解说一下规则。
首先,从火车站刚刚出门的旅人会被送上一张张与山芋皮同色的棕色牛皮纸与廉价的一次性水笔,凭此可以免费到亿万饭店品尝上好几小蝶放在盘子上的山芋粥。如果觉得哪碟好喝,就在牛皮纸上写上哪小蝶下压着的纸条上所写的字母。“A”好就写“A”,“B”好就写“B”。最终统一比较票数即可。
到了这里基本已经把背景交代完全了,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厨师们。今年参赛的选手总共有六人。别看只有区区六人,是因为这六人都是来自中国各地的有意参加比赛的饭店经过层层选拔而送来的高手中的高手。介于篇幅原因,我们只挑两位有看头的说。
第一位,乃是当年掌勺的大师的儿子。其深得大师真传,据说做得山芋粥是当今无人可比。不过这也就是外行们的说道了。敢这么说的一定是不知道这位儿子的生平。他的过往可以说是布满污点的过往。就像山芋上的黑点一样多,而且根本就没有不无伤大雅的意味。如果说是一张脸,那简直就是在鼻头正中长了一个三厘米直径的大脓疮。不卖关子,直言来说吧。他呢,因吸食毒品而被抓过,在戒毒所待了几年又被放了出来,之后又是死性不改又因大师不给他钱挥霍而盗窃获刑。在监狱中有越狱行为又被加刑,之后又出来,又爆出了和村头李妇人的传闻之类的。总得来说实在是品行不正。那你问我他为何能参赛?他年年都参赛,年年是最后一名。可他就是抱着“万一呢”的想法过来的。他那门手艺根本就是跟着网络上的教学视频做得,火候用材之类的他是一窍不通,完全是个外行。这么个人怎么可能能获胜呢?也怎么可能叫他获胜呢?让他过来似乎只是撑着大师的情面。不过……让我们看看今年会不会有逆袭的情况吧。
第二位,可是大有来头。先来说他那不凡的相貌。其人身高八尺,浓眉大眼,鼻梁高耸,整张面容立体感十足,可谓相貌堂堂。其人谦逊且有礼仪,出身于一个企业家的家庭,为追逐厨师的梦想而放下那么大的家业。也因为家庭的缘故,所以自小受到良好教育,学厨路上也是走遍世界各地。学过法国的甜点,日本的寿司,在国内更是走遍三川五岳,川菜、粤菜各地菜式没有他不会的,没有他不精的。而且他带来的山药也是上好的由牛角湾特产的怀山芋。一般人是买都买不来的稀缺货。他做出的山芋粥甘甜爽口,稠淡适中。曾经靠着这些就夺得过两次山芋王的称号。是这里的一号种子选手。让我们期待着吧。所以……
你觉得这两位谁更有可能成为冠军呢?
不一会儿,一声哨响。所有站在墙边的各路厨师们忙活了起来。争分夺秒的奔跑身影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和着一股老式木柴噼啪作响的声音与呛人烟味充满了整个亿万饭店的一楼。外面看着热闹,虽然没有投票权但也能分到粥的路人驻足观赏起了这难得的景象来。就算不驻足,也要朝着人群聚集的地方望上一眼而不顾正事。
参赛厨师过多,我们还是来主要聊聊那最独特的两位。
这次先说那个膀大腰圆、大有来头的大厨。他啊,可真是身手不凡。在一开始就将精致的从包装上看起来就是价格不菲的白糖、蜂蜜和着油、姜片等一些奇奇怪怪的风干香料在锅中翻炒。还会拿着水壶往添柴的门洞里喷洒来暂时降低热度。过了一会儿,满屋都布满了香甜的油烟味。站在火车站里都可以闻得到(要知道一个火车站要有多大啊!)。就冲这炒糖的环节,那不必说,感觉他就已经胜了一样。怎说人家是有力气有本事的主,小臂向上一抬,嘿!那要没个力气可就真就抬不上去。与那么多香料融合后的白糖竟仍是那样的雪白,没有细致的感悟与练习是不可能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在场的外行路人也都看得出来为此鼓掌。在香料被捡出后,横切葫芦样式的木制水瓢朝着水缸中一舀,回转胳膊朝着大锅中一溅。“哗啦”一声,香味变得愈加浓重了。事先已经切好的山芋碎与准备好的红薯淀粉朝着锅中一放辅以大米。那是看着就让人直流口水。
呦……我好像也说得有些失态了。不过你不能因此怪我没有描写最差的那位大师的儿子啊。他……他啊。他烧了锅水朝着里面扔了皮都没削干净还切得很粗糙的山芋段,放了和水几乎等质量的白糖……好了……我不往下说了,希望今天品尝的各位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时间很快,接到粥的人们都微品一口……之后将碟子直接放回了盘子里,脾气暴的连着盛碟子的盘子一起摔了。
“什么啊!怎么都这么苦啊!”
“这山芋粥怎么是苦的啊!”
“什么怪味!白瞎了!害!一票不投!下年也别办什么比赛丢人现眼了!”
……
人群一哄而散,而此事却登了隔壁省级报刊的头条。亿万饭店真是反向火了一把。
各位厨师都是摸不着脑袋的主,怎么也想不出那山芋粥怎么会成了苦芋粥啊?芋粥不该是甜的吗?他们的材料都没错啊?众人不服,却怎么都没有从做菜的回忆中找出问题来。
然而他们自然不会知道……很简单……
就是有谁往锅上擦了浓缩的苦瓜汁,仅此而已。
甜芋粥!自此……成了苦芋粥!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