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莱茵生命特别映像不完全分析考据

三周年yj终于填上了莱茵生命的大坑,让我最感兴趣的倒不是特别映像中莱茵生命的部分,而是它揭开了泰拉世界科研水平状况的一角。
老实说我最怕方舟吃书的不是剧情设定,而是科技树,与我自己的背景经历有关,遇到很不合理的科技描写时我会觉得异常出戏。虽然泰拉世界有源石科技的存在,科技树显得天马行空,但胡编不是乱编,越是如此越考验创作团队的想象力、大局观和科学素养水平,如何在不能完全采用现实对照的情况下合理地设定科技发展水平是十分重要的。罗德岛作为设定中的医药公司,以及其解决源石病问题的愿景,未来将不可避免地需要大幅对科技进行描写和探讨。本文也将主要探讨特别映像视频中展现的科研水平,与现实世界进行比较说明。(有关莱茵生命及炎魔事件的剧情讨论几乎没有,谨慎阅读)

既然是对特别映像视频的分析,主要还是根据视频中的出场顺序来进行说明。
首先提一下莱茵生命的标志,有不少人应该都知道紫菜老师曾经的说明,最初早在2017年,莱茵生命的设定是根据猫头鹰的脸演变而来的(不知这是否暗示了赫默将在莱茵剧情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过我在这里做一点画蛇添足的阅读理解。
莱茵生命的标志分别由正负号和带断点的无穷符号组成。此次特别映像视频揭露了莱茵生命的创始人为总辖克丽斯滕·莱特女士和塞雷娅,前者为高能物理学博士出身,对应正负(粒子)符号,而无穷符号可以理解为DNA双螺旋结构(我至今记得几年前我校生命学院办的密室逃脱最后有一位密码提示为DNA,我们队一直以为是2结果密码是8然后就没成功逃脱……)。这一标志正是二人专业的结合。

与许多人理解的有所不同,莱茵生命虽然名字看起来像是生物制药企业(根据我仅有的一部生化电影观影印象,我认为不是很像保护伞),实际是一个基础科研研究所+医疗器械企业,制药甚至很可能不是他们(明面上)的主营业务。他们的野心不仅限于生物医药领域,而是一切可能与“生命”有关的学科。



总辖构建科(Component Control Section)

直译过来为组成控制中心,并未说清具体功能,只说明为控制中枢,应为总辖直接管理,负责整个莱茵生命的架构与运行。总辖毕业于特里蒙理工学院高能物理系(Partical Physics,也可直译为粒子物理),且莱茵生命也创立于移动城市特里蒙。这里对于特里蒙理工学院的考据我看到+搜索的有几种可能性,由于英文语音文本中并未提到该学院的英文名称,无法进一步判断,在此全部列举(也有可能是yj惯用的打融合牌):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位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作为同时拥有MIT和哈佛两大顶尖学院的城市,波士顿也是美国三大生物医药公司聚集地之一。且特里蒙一词似乎表示三(tri)+山(mounts),波士顿最初就有三座小山,虽然其中有些后被削平。只是MIT似乎不太擅长高能物理方向(也可能是我查的不全面),在我印象中MIT是一个偏技术而非基础科研的学校。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其所在的加州湾区,也是三大生物制药中心之一。且加州理工就以粒子物理闻名,爱因斯坦、费曼、霍金、波尔等都曾在此职教。在生物方面,生命学院由染色体的发现者之一摩根创立,分子遗传学也诞生于此。
另有一些例如斯坦福大学的猜测,我认为从名字结构上就可以初步排除。
有人可能会疑惑总辖一个物理专业出身的为何会创办莱茵生命这样的公司,事实上物理出身、后研究生物的例子并不少见,加上此前说明过、此后也要进一步论证的,莱茵生命并不是一家纯粹的生物公司。

在继续介绍下去之前,先短暂地回顾一下我们已有的对泰拉大陆科研水平的印象。根据二周年解密出的特蕾西娅语音,即凯尔希晋升资料,特蕾西娅对于“地圆说”、进化论和有关宇宙中其他星球的理论是一概不知的,都是无所不知的凯尔希告诉她的。暂且不讨论萨卡兹的特殊身份可能导致的知识不足,可以认为泰拉世界的大部分普通人并不知道这些我们视为常识的知识,泰拉大陆的基础学科研究水平较低。
目前剧情所提到的基础科学研究较为发达的区域仅有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伊比利亚及阿戈尔暂且不论),可以类比现实世界科学史上19、20世纪以来,英美逐渐成为科学中心。
结构科(Structural Section)

研究内容为泰拉生物体的生物基础粒子的构架与形态,以及结构改变对生物粒子基本功能的影响。举个例子就是现实中研究蛋白质变性(结构改变)对蛋白质基本功能的影响。配图上有Basical particles(基本粒子)、Structural studies(结构研究)、Biological molecules(生物分子)的字样。实际根据研究粒子尺度的大小,可能涉及到的学科包括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粒子物理等。
能量科(Energy Section)

研究内容为源石、日光、地热、生物等种种已知热源的利用以及能量的各种储存和应用方式。除了用源石代替现实中的固、液、气体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外,这里有点微妙的是“热源”,现实世界中人类可利用的能源资源包括燃料、水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首先泰拉似乎没有核能科技,其次泰拉对于能源的认知还停留在热上。可能由于天灾的影响,风、水这样的能源较难被利用。对应现实,涉及的学科包括:生物化学、无机化学(电池)、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地质学等(应该不全)。
源石技艺应用科(Originium Art Section)

研究内容为源石技艺的基础原理及应用,负责人多萝西·弗兰克斯希望以技术抹平人与人之间的源石技艺天赋差异,说白了就是想研究源石技艺的机理(遗传和分子机制),以求人生而平等,或是通过后天的弥补使人平等。对应现实涉及的学科包括: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可能的器械辅助)等。
生态科(Ecological Section)

研究内容为泰拉生物进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处生态的定义与现实并不完全相同,重点在于“进化”。对应现实涉及的学科包括:遗传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此处的配图主要为水流,与缪尔赛思的源石技艺相关,尚不清楚是否与该科的研究成果相关。
科学考察科(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Section)

扩大认知版图,探索未知的自然知识。和现实中的科考站差不多,对应的学科应该有: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比较特殊的是并未提及这一科的负责人,视频中展示的主要是萨米的站点,但不排除实际有其他站点。

以上是莱茵生命的五个科研部门,我们可以看出
1、莱茵生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有很多部门涉及机制上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是很难快速获得成果的,成果的获得可能以十年为单位,且十分烧钱。
2、莱茵生命的部门并不以学科作为划分依据,而以目的导向划分,这就要求负责人拥有交叉学科知识。这样的目的导向符合莱茵生命的商业公司本质,与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纯粹对于科学的探索的目的截然不同。

另外,在这段的pv中,左侧上下分别有两段滚动字幕,其中上方的在Rhine Lab LLC Database(莱茵生命有限责任公司数据库)标题下,为三行相同文字不断滚动;下方的在Command Entered(输入指令)标题下,为五行相同文字不断出现。

我对上面的一段进行放大和辨认,得到以下文字(为了和图片中一致更方便对照,使用全大写):

第一行:COLUMBIA'S LARGEST DIGITAL COLLECTION OF CLINICAL RECORDS,
第二行:BI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UP-TO-DATE ?DIALECTS.
第三行,ALL RITUALISED ? INTERACTIVE ?.
问号表示完全没认出来,灰色表示不确定。大致翻译如下:
哥伦比亚最大的临床记录、生物信息和最新的?术语电子数据集。
最后一句缺太多了,可能是宣示权限一类的。根据大意,可以判断出莱茵生命在哥伦比亚业界的地位,这样大的数据库,背后怕是少不了国家层面的支持。
读这三行花费了我全部力气,所以没有下面五行的了,那个更糊。猜测是白咕咕在输入指令黑入数据库。

接下来是四大服务部门,

商务科(Business Section)
负责对接与公关。就是负责卖东西、找资金(政府、其他组织或个人来源)以及维护企业形象(根本还是为了钱)。是莱茵生命的资金来源,前面的几个赔钱部门都靠它养着呢。看似不起眼,但盈利是公司的基本性质,所以说这是莱茵生命最重要的部门也不为过。
防卫科(Defense Section)
负责研发设备安保、科研人员保全、内部保密工作以及异常事态处理。这个部门不仅负责安全,还负责保密,所以权限实际是相当高的,这也就是塞雷娅需要亲自负责的原因。
工程科(Engineering Section)
莱茵生命科研设施的设计建造和机械领域的相关研究。这是莱茵生命重要的产品部门,在此前的几处中提到的莱茵生命的产品均为医疗器械或是设备类(监狱的抑制装置)。


人力资源考察科(Human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Section)
这项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

接下来就是秘密资料的部分,反倒没有太多内容,就简单地分点说明了
之前我们提到的部门中,没有与制药直接相关的,这可能是由于莱茵生命将制药部分“外包”了,即是通过像投资海顿制药这样的制药企业来制作药物。
C-023是炎魔事件的编号,一般来说按照实验开始的时间进行排序编号比较合理。这样的实验肯定存在大量的失败,因此在此之前的实验体全部死亡的可能性很大,而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实验重新启动的说法,这意味着后续可能还有实验体出现。
在炎魔实验的部分使用了一张这样的配图,是显微镜下的镜头。下面的参数写法看着还是很像模像样的(感觉现实开头可能更倾向于标注实验样本的编号而不是实验室编号),针对其做一定的说明

这是一张聚焦离子束显微镜 (FIB-SEM) 下的图片,是利用聚焦离子束(FIB)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耦合成为的FIB-SEM双束系统。它不仅可以观察分析,还可以加工和操纵样品。我大概搜索了一下,生物方面应用有:观察整个细胞的蛋白质超微结构的三维关系。没怎么做过结构,就不细说了。
EHT=1.00kV即加速电压1.00kV,加速电压越高,分辨率越高,较低的加速电压(如本图的1kV)用于反映样品最表层的信息,也用于观察不导电样品。
WD=5.00mm即工作距离5.00mm,简单来说就是物镜到样品之间的距离,一般工作距离在2-45mm内,5mm以下才能获得高分辨率图像。
Mag=400X,放大倍数400倍。右下角的比例尺为40微米,一般来说可能会是4000倍的倍数,1微米的比例尺这样。这张照片本身也很糊,没有清楚地展现样品,可以认为还在调整中吧……
Signal A=SE2即用SE2探测器。SE2属于二次电子探测器,用于样品形貌的检测。
总之这张图没有什么大的毛病,除了焦没对好,这样糊的照片肯定是没法用的。

第一次正儿八经写方舟的考据,总算是在开服前写完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很多遗漏,敬请谅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