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刘宋风云 第六章 隐忍与交锋

2022-06-29 21:23 作者:浅蓝色的幻想  | 我要投稿

卢循之乱后,具体说来,是桑落洲之战过后,东晋朝中的地位格局再次发生巨变。

此战后的刘毅“经涉蛮、晋,仅能自免,从者饥疫,死者什七八……诏降为后将军”。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裕的“太尉、中书监、加黄钺”。这明显不成正比嘛。同样是姓刘的,待遇怎么会这么惨。按说自己也是京口起兵的功臣之一啊,难道就是因为自己一败就名落千丈了吗?

的确是这样的,两个人一旦拉开了一点差距,这点差距如果不加以挽救,就会很快地被一步步拉大。桑落洲之战可谓是把刘毅的声望拦腰折断了几个档次,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因此,他加快了与刘裕争权的步伐,以期能追上之前的差距,与刘裕互相对抗。

追上差距……刘毅沉思了一会儿,嗯,内部掌权的方式已经不可取了。自己要想要斗过刘裕,必须想办法控制外围的势力,再向刘裕步步逼近。

刘毅把目光投向了江州,他觉得努力一把应该可以争取到这一块。

为什么呢?原来此时江州主政的庾悦在之前仗着地位比自己高,亏待过自己。刘毅把亏待自己这事牢牢地记在心里。现在自己一个翻身,地位比庾悦高了,自然可以打击报复一下,顺便也扩充一下自己的实力。

刘毅就上奏一本称:“江州嘛,本身就处在内地,不适合每天操练士兵,耗费民力,应当裁撤机构,只留一个大臣在豫章郡管事儿就行了;至于江州本地的防务,则就派几千人在寻阳驻扎就可以了。”

也许大家看不透这与庾悦有什么联系。我们再仔细地看一下刘毅的上书,所为“每天操练士兵”的机构,正是庾悦领下的军府。而“调兵到豫章”的建议,则是使军、政分离自己好控制对方。

果然,之后的调动,就暴露了刘毅的真实目的:刘毅的亲信赵恢进入寻阳,全面掌管了军权;受到排挤的庾悦仅保留了江州刺史的名号,实则被架空。

但是很明显,仅仅只有一个江州是不够的。当年的桓玄是都督江、荆、雍等八州诸军事,才有了与朝廷叫板的资格。因此刘毅并不以此为终点,想要继续扩充实力。

义熙八年(412),荆州刺史刘道规病危,请求下岗。

刘道规是个好人。他不仅打退了卢循的攻击,更重要的是,他在荆州当政的这几年里,百姓的生活照常,没有受到干扰;并且在他走的时候,一分钱也没有拿,手下人想要从库房中拿几卷草席,也统统被他给剁了。

义熙八年闰月,刘道规解职之后死了。

荆州势力有所空缺,刘毅立马开始活动。

四月,活动的成果出来了。朝廷以后将军、豫州刺史刘毅为卫将军,加都督荆、秦、宁、雍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荆州到手,刘毅狂妄起来了。当年的桓玄的影子已经在刘毅身上若隐若现了。他是不是可以随时进京,再玩一次废立的把戏?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妙了。之前在京口起兵的地位平等,现在却变成了上下级关系。谁服谁啊?刘裕打的仗,有我刘毅多吗?

他口出狂言:“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

 

桑落洲大败之后,刘毅的威望虽然一落千丈,但攀龙附凤之人依然不少。原因是刘裕是个地痞流氓式的人物,没有读过几分书,当年卢循还给他送过“益智粽”,希望让他有点文才。而刘毅却是有所文采。因此如尚书仆射谢混、丹扬尹郗僧施等人也是在暗中效忠刘毅。

外有军队,内有爪牙,刘毅看起来似乎可以随时除掉刘裕。

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他不是桓玄,刘裕更不会是司马元显。

刘毅自然不会理会这些,此时他还未去荆州上任,于是又得寸进尺,提了一大堆要求:比如再加督交、广二州诸军事,以郗僧施为南蛮校尉后军司马,毛修之为南郡太守。

等于是继续扩张权力范围,提拔自己的亲信。

刘裕同意。还十分热情地前往京口与刘裕饯别,告诉他要在荆州好好干之类的话。

刘毅到了荆州,住进了刘道规住过的江陵府,又私自找来豫州、江州军队来自己身边护卫。但是刘毅竟然同上一任荆州刺史刘道规一样,不久就病危了(可见那个时候荆州刺史一职的确邪门)。他的同党郗僧施担心刘毅死后树倒猢狲散,又向朝廷请求以兖州刺史刘藩(刘毅的弟弟)为辅,入驻荆州。

刘裕还是同意。

 

刘裕是疯了吗?

刘毅提的要求哪一条不过分,又有哪一条没有严重威胁到刘裕?刘裕其实并不是在干革命之后人就傻了,只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所等待着的,是一个理由。只有等到对方犯出严重的错误的时候,才能将其一举端掉。而刘毅狮子大开口地要求这么多,恰恰给了刘裕口实,可以在刘毅自己的头上安上最为严重的罪名——谋反。

但凡安插上了这个罪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之铲除了。

 

刘毅控制地区(荆州是核心)


九月十二日,刘裕突然发飙,将从广陵来建康受职的刘藩抓起来,连同尚书仆射谢混一同剁掉。罪名:与刘毅谋反。

第二日(十三日),刘裕发布大赦,除刘毅之外。并发布檄文,数清刘毅的诸罪状。诏以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都督荆、雍、梁、秦、宁、益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北徐州刺史刘道怜为青、兖二州刺史,镇京口。以诸葛长民兼刘穆之管太尉府诸事。自己亲自率军征讨。

再过两天(十五日),刘裕逆江而上,招讨刘毅。

大家都很期待这次作为前锋的是谁。

结果很快揭晓:刘裕任命的前锋一个姓王,叫王镇恶;另一个姓蒯,叫蒯恩。

王镇恶,祖籍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昌乐),系王猛的直系孙子,其父在淝水之战后投奔东晋。王镇恶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北伐南燕的过程中,他向刘裕提出自己的战法,从此获得刘裕赏识。经由卢循之乱等战役的历练,已经颇有经验。

蒯恩的出身更加卑微一点,他的起点是做杂役的士兵。蒯恩对这项工作极其不满,有一次他实在受不了了,把喂马的草扔在地上,感叹道:“大丈夫就应该上阵杀敌,当个马兵有什么意思!”这话被刘裕听见,便召来试用。蒯恩从此跟随刘裕作战,忠心不二。

这些都是新人。

没办法啊,京口起兵都过去十多年了,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此时要么陨落,要么走上了与自己相抗的道路。要想保持自己班子的活力,必须要拉拢新人,注入新鲜血液。

这是刘裕的一次尝试。

刘裕发战船百余艘为配给他们。出击前刘裕告诫说:“如果你看刘毅可以打,就放开来打!如果难打的话就把他们的船先给烧了,等我来解决!”

十月初,晋军抵达江陵城二十里外。王镇恶派人留守船只,告诉他们:“等我距离江陵城近了,就好好打鼓,让敌人以为我们人很多!”

为了高效戏弄刘毅的军队,王镇恶让军队里的人告诉城外老百姓,说自己是刘藩的军队。并且统一口径:“这是刘兖州(刘藩)!”这些老百姓也被唬住了,抱着好好过日子不招惹官府的思想,也就作罢,没有把这奇怪的现象告诉给官府(告了也没用)。

走到离城五六里的时候,遇到明白人了。

当时刘毅将领朱显之正策马出城赶往江津,见到来讨伐的朝廷军队,便问:“此是做何?”将士们回答:“这是刘兖州刘藩大人来上任了。”再问:“刘兖州何在?”将士们说:“在后边。”

可当他走到大军后方,刘藩连个影子也没有,正纳闷呢,恰好看见江津火光连天,船只已经被悉数焚毁,岸边鼓声大作。而自己身边走过的士兵,所拿的居然是云梯等攻城用具!

完了,朱显之心一凉,立马去往回赶。刚入城就大喊:“刘裕的讨伐大军到了,快关城门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城中顿时手忙脚乱,匆忙将城门关上。但他们的动作还是晚了,王镇恶早已带着一大批的晋军杀了过来。

一大群人直接拥了过来,城门尚未来得及关上,就被晋军给控制住了。偌大的江陵外城,就这样被攻陷了。

王镇恶继续进攻内城,从早上打到晚上,内城人心涣散,都不想打。王镇恶抓住时机,打通内城城墙,给刘毅写劝降信。

刘毅看都没看,就扔进了火堆里。投降是死,抵抗也是死。那还不如抵抗到底,死个明白。

他站起身来,大声喝令司马毛修之,令他死命守城!

战斗突然僵持,这是双方所无法预料到的。王镇恶却想出了一个更损的招数。他特意找了一些人在路边躺着,等刘毅军队一过,就大呼投降,这样这些人就被抓到大营里边去了。

很好,这正是王镇恶想要的。之后,这群人就在大营里面与关押他们的人推心置腹地交谈。谈的很多都是空话,王镇恶其实就想要这些人向对方透露一个消息——刘裕很快就要来了。

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城里的人都知道:刘裕很快就要来了。城头上也出现了一系列奇怪的现象。比如,士兵们放下武器,团在一起商议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这不仅仅是因为刘裕有着巨大的威望,更因为是那些想为刘毅卖力的士兵们他们的家属全都还留在建康!要是再这么打下去,自己的老婆孩子可能都保不住!

还打什么啊。内城的士兵发动哗变,将刘毅将领赵蔡杀了,投降了晋军。

刘毅见大势已去,便欲拼死战斗。但是此时,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出现了:刘毅见王镇恶的军队在急速地调动,将南门空出来。

哼,刘毅冷笑,合围敌人,故意空出一面,谁不知道南门那里有晋兵埋伏啊!傻子才往那边冲。于是他率领三百骑兵,顶着箭雨,摸黑逃出了北门。

在他的身后,同党们纷纷叛变,有的打开城门向晋军投降,有的在烧毁财物。而刘毅的死党毛修之更绝,将不愿意随着刘毅出门的谢纯等人杀死,然后——投降了。

 

刘毅仓皇逃出城北,到牛牧佛寺时,只剩下一个人了。

眼前是佛寺,刘毅想,就睡一宿吧,不知自己还能不能活到明天。

他扣响了柴扉。

门嘎嘎打开,一位僧人出来迎接他。刘毅主动报上名字:“我是卫将军刘毅,请求在此投宿一日!”

刘毅……僧人念着这个名字,他突然冷笑:“大胆,你杀了我的师父,现在我们又怎么敢留下你!”

刘毅猛地一惊,才想起,八年前自己在追杀桓氏余党桓蔚之的时候,杀过一个包庇桓蔚之的牛牧寺僧人,昌。

刘毅无奈退出佛寺,日前的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曾经是多么的得意,他曾经拥有过许多,可是他却误判了形势,以至于走到了这个地步!

寂寞孤独冷啊……

不如死了吧。

他解下了衣服,打成了圆环,挂在树枝上。

临死,感叹:“为法自弊,一至于此!”

他把脖子伸了进去,踢开了下面的石头。

……

第二日,僧人将刘毅尸体送到江陵,处斩(再杀一遍)于市。

其子、弟皆死。

十一月,刘裕入江陵,杀郗僧施,赦免与自己有旧交的毛修之。免除荆州赋税。十二月,分荆州十郡设置湘州,打压荆州的实力。

刘毅的灭亡,属实是自找。从他这几年的一举一动看下来,我觉得他这个人,就是缺少了那么一种明白时局的性格。

可以看到,在桓玄之乱结束之后,刘毅误判了形势,将入京辅政的位置拱手让人,将自己处于不利之地;卢循之难中的桑洛洲一战,刘毅为了在别人心中留下一个救国的好印象,不惜强支病体与卢循斗争,把自己置于死地之中……刘毅的最后几年,仿佛都是在一个一个的大坑之间艰难爬行,而这大坑都是自己给自己掘的。到了最后刘毅再也无力与命运反抗,再也没有爬出来。

不过,刘毅一死,刘裕终于可以放开手来干自己的事。从后面发生的事来看,这仿佛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好事。

 

……等等,刘毅死了,内斗并没有结束。

问题就出在刘裕的建康留守诸葛长民身上。诸葛长民“骄纵贪侈,所为多不法,为百姓患”。恰好其弟辅国大将军诸葛黎民劝他:“刘氏(刘毅)之亡,亦诸葛氏之惧也,宜因裕未还而图之。”

诸葛长民十分犹豫,造反这事还是掉不掉脑袋的问题啊,所以考虑不得不慎重。但日长梦多,想除掉刘裕这事居然泄露出去了,刘裕立马命令王诞、何承天、刘穆之等人监视诸葛长民,以防有变。

义熙九年(413)二月,刘裕从江陵回来,故意多次在建康城前停留,迟迟不进门。

诸葛长民本来打算等刘裕回来,自己在新亭设下宴席,在席间可以刺杀刘裕。但他没料到的是,刘裕就是一直不进城,惹得诸葛长民是真的心急。见鬼的是,过了几天,从建康城中传出消息:刘裕已经回到建康了!

他是摸黑进来的。

照惯例,诸葛长民应该去刘裕的府上参加宴席。正当诸葛长民忙手忙脚地赶到那边的时候,他却接到通知,要他在别见屋子里稍等一会儿。

在那间屋子里,他遇到了很多多年未见的故友。诸葛长民高兴了,他与那些朋友开始闲谈……正在谈得正欢的时候,刘裕指派的刀斧手丁旿从幕后冲出来了结了他的生命。

刘裕再次洗牌,将诸葛长民、黎民、幼民、秀之一家全部杀完,彻底清算了朝中反对自己的势力。

刘裕自此在东晋朝中一家独大。


刘宋风云 第六章 隐忍与交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