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对矸石山自燃的影响-徐州吉安矿业科技
作为采煤、洗煤以及煤后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一般由碳质、泥质和砂质页岩混合组成,排放量大。这些数量巨大的煤矸石山约有1/4会自燃,释放出大量的H2S,CO2,NOx,SO2等有害气体,跻身于煤炭企业主要污染源之列,严重污染了周边的大气环境,致使人畜中毒。
水分是影响矸石山自燃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对矸石山自燃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分能加快煤矸石的氧化自燃反应。当煤矸石中的煤质、碳质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或雨水时,表面会产生吸附热和湿润热,进一步推动可燃有机物氧化。对黄铁矿质量分数为5%的煤矸石样品进行实验,设定实验环境温度为60℃,经过8h的反应后,对煤矸石吸氧量进行测定,发现煤矸石吸氧量与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当煤矸石湿度增大至15%左右时,吸氧量达到峰值,是干燥煤矸石样品实验吸氧量的70多倍,而吸氧量的增加无疑会加剧煤矸石自燃。这说明水分含量越高,催化效应越强,但这局限于一定的范围内。
(2)水分能降低煤矸石的着火点。当煤矸石湿度在20%时,着火点只为干燥状态下的20%。因此在采用注水法浇灭煤矸石自燃时,务必确保水供应充足,否则会适得其反,不足量的水分会加快煤矸石自燃。
(3)水分能加快煤矸石的风化进程。水分能减小煤矸石块的粒径,从而增大煤矸石的比表面积,增强了煤矸石整体的透气性,使空气中的O2更易进入煤矸石山内部发生反应,增大了煤矸石山自燃的概率。
(4)水分还能成为煤矸石山内部燃烧的原料。煤矸石山内部是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当有水分从煤矸石山表面缝隙流进内部时,与空气发生反应,瞬间被高温分解成H2和水煤气等可燃气体,进而加剧燃烧。但是,部分温度低的雨水会流向煤矸石山底部,吸收矸石山底部的热量,导致矸石山底部温度不断降低,最终使煤矸石山内外形成一定的温度差。煤矸石山内外温差导致的压力差使更多的空气进入煤矸石山,进一步加剧了高温自燃区域的反应,周而复始,增大了矸石山爆炸的风险。
对于矸石山火灾,常用的灭火方法是注浆法。通过将浆液注入矸石层,降低矸石表面温度,达到降温的作用,并且填充矸石间的空隙,阻断矸石与空气的接触。徐州吉安研发的MAG-Ⅰ型复合胶体防灭火材料与黄泥浆或粉煤灰浆复配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浆体浓度,减少管路堵塞几率,提高灌浆效率和灌浆质量,属灌浆增强型防灭火材料。在灌浆中的应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灌浆用于矸石山火灾防治时的诸多弊端,比如最大化减少了拉沟现象,提高了填充效果,提高了水在空隙的留滞时间,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单位灌浆成本,是灌浆技术的一个重要进步。
参考文献:
[1]朱闰勤,刘永团. 煤矸石自燃机理及防治[J]. 能源与节能,2023(4):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