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医的第一要务是:制定人才优胜劣汰的标准
振兴中医的第一要务是:制定人才优胜劣汰的标准。振兴中医不仅能够振兴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能够振奋中国经济,因此,振兴中医已经了我们的基本国策。可如何振兴中医,却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现在的主要方式就是提供一些利好中医的政策,可问题是,如果缺乏有用的中医人才,靠什么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呢?难道靠那些不懂中医的一群人吗?老子说得好:“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是说,不要推崇那些人为的圣贤和智者,而按照自然之理来管理,人民可以获利百倍;不要推崇那些人为的仁义和道德,而按照自然之理来管理,人民才能够恢复孝慈的天性;不要推崇那些人为的技巧和成功,而按照自然之理来管理,社会才会出现秩序。现在这个社会,人们矫揉造作的因素太多了,而能够顺应自然之理的事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西方科学发展了五百年,不仅没有发现这个决定万物的自然之理,相反还不断否定必然性规律的存在。人们根本不知道规律的存在,更不相信规律的存在,当然无所是从,频频违背规律的事就越来越多了。 在中医学管理上,按照自然之理进行管理才是真正的振兴中医之道。可这个标准是什么?当下的管理者至今也没有搞清楚,仍然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瞎管理,它直接造成了中医人才的劣胜优汰,当中医界庸医当道,人才让道,中医持续走向衰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让我们看看当下中医优胜劣汰的标准就知道了,它一是带标准答案的执业医师考试,二是迎合西方科学的论文。这些标准本来是西医优胜劣汰的标准,现在却套在了中医的头上。 就拿执业医师考试来说,中医治疗是个性化的,它从来不存在标准答案,优胜劣汰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疗效。可我们现在却拿一个带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对中医优胜劣汰,其结果就是大量临床水平高超的中医被定义为非法行医者,而一些根本不会临床治病的“中医”却成了合法的医师。由于他们代表着中医的形象,其极差的疗效直接让国民觉得中医根本治不好病,是伪科学,最终不断抛弃了中医。 至于那个中医晋级的标准——迎合西方科学的论文,就更可笑了。中医和西医背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科学体系,西医背后是西方的还原论科学,中医背后是东方的系统论科学,它们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用迎合西方科学的论文对中医优胜劣汰,结果带来的就是那些高级的中医人才根本不懂真正的中医,让他们来进行中医研究,其实就是用西医来改造中医,中医的灵魂丧失殆尽。 国家花费了大把的人力和物力,成果却一直都是零。比如中药研究,这些研究者普遍都是用西药药理来改造中药,却根本不知道中药药理,依靠他们能出研究成果吗?说句难听的话,现在整个主流的中医管理层,他们基本上都已经严重西化,真正懂中医学原理的微乎其微,要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几乎比登天还难。结果就是这样,几十年过去了,国家振兴中医的政策一个个地出,却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中医仍然不可逆地走向衰落。中医要振兴,关键在人才。 可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真正懂中医学原理,能够用中医方法诊断,用中医理论辨证,用中医手段治疗,而且疗效卓著者。我们现在只有废弃西医标准,改用中医标准来管理中医,让真正的中医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中医的振兴才有希望。不过,我们中医界的管理层,基本上都是西化的中医,甚至很多都是西医出身,它们真正懂中医的人没几个,让他们来制定中医政策,符合中医特点的没几个。中医过去之所以持续走向衰落,就是这些不符合中医特点的政策造成的。继续让他们领导,恐怕中医振兴的希望渺茫。 不过,大家应该相信,阳极必阴,阴极必阳,物极必反。用不了多久,中医界将出现一巨人,他将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医特点的中医政策,让中医走上大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