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斯崔克,三代已同堂

掐指一算,自斯崔克车族2002年服役以来,也接近有20年了。虽然都叫着“斯崔克”的名字,除了不同作战用途的衍生品外,其车型(底盘)也已经发展了三代。

基础版本的美国陆军M1126 Stryker系列车辆基于LAV III(通用动力研发,1999年服役),目前该车型也被加拿大、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哥伦比亚、泰国等国使用。

第一代斯崔克为平底车体型(FBH),车辆总额定重量(GVWR)为20.46吨,动力系统由卡特彼勒3126柴油发动机(350马力)与艾利逊3066P自动变速箱(6+1)组成。
第一代斯崔克的亮点就是可以由C-130空运,问题是别的各使用国有的装备25mm大毒蛇机炮,而美国则是坚持万年老干妈(12.7mm),火力显得贫弱。

虽然LAV III(斯崔克FBH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作战中得到了实战证明,但也有一些不足,吸取这些教训(尤其是阿富汗作战经验)后,为应对简易爆炸装置(IED)威胁,通用动力为此对斯崔克进行了改进,第二代斯崔克诞生了。

第二代斯崔克被命名为双V车底型(DVH,也被称为LAV-H),其改进包括新型双V型车底、新型动力系统(即换装卡特彼勒C7柴油发动机和艾利逊3200SP自动变速箱)、更先进的5.5版悬挂系统与传动架构、新型空调系统、容积更大的油箱、新型发电机等。

可喜的是,在2015年,美国终于意识到没有小口径直瞄火力支持是不行的(MGS也不够用),发展出了斯崔克龙,虽然只是一种应急方案,但终于装备了30mm机炮(XM813),火力达到了西方同行的平均水平。

当然悲剧的是,DVH系列的车辆总额定重量(GVWR)达到了24.95吨,C-130H/J运输机都变得无能为力了,只能用C-17空运,这其实已经与初衷有一定程度的背离了。

目前最新的是斯崔克A1(DVH-A1),可以视作是第三代斯崔克,该车升级了传动与悬挂系统,换装更大的轮胎和更强大的柴油机发动机,可以提供显著增加的有效载荷和优越的移动性能。并提供视觉升级和先进的电子设备以提供更强的目标识别能力和武器精度。

第三代斯崔克(DVH-A1)基于通用动力的LAV 6.0(即LAV VI,加拿大投资研发)。
该车换装了新型卡特彼勒C9柴油发动机(450马力)、并安装了额外的环境控制系统,升级了6.0版悬挂系统与传动架构、车辆总额定重量(GVWR)达到了28.64吨,电气系统方面换装了910A交流发电机、并辅以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并对车载数字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

而今年6月,斯崔克中口径武器系统(MCWS)合同也是正式授予,以后斯崔克旅将有83辆MCWS(装备XM813),火力可谓大大增强。

但随着斯崔克系列越来越重,C-17只可以一次运输两辆斯崔克A1(LAV 6.0),C-5只能一次运输3辆斯崔克A1(LAV 6.0)。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有必要继续扩充其运输机机队,并研制一款类似YC-14/YC-15的新型战术运输机了。

总的来看,如果用一种吐槽的说法,美国斯崔克车族基本算是结合美国实际需求,部分“白嫖了”LAV装甲车的升级成果。
虽然乘了很多通用的便利,但这东西现在也并不便宜,美国采购价格(20-22财年)在458.3--637.4万美元浮动。

最后展望一下未来,2017年2月,通用动力陆地系统 (GDLS) 首次展示了其最新的轻型装甲车 700 (LAV 700)。
LAV 700具有最先进的数字指挥和控制架构,包括健康和使用监控系统。并将高性能传动和悬挂系统和卡特彼勒C13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711马力)、七速自动变速箱结合起来。车辆总额定重量(GVWR)增至32吨,有效载荷高达11吨,最大时速超过110km/h,续航超过1000km。

目前说法是沙特已经订购了超过900辆LAV 700,成为启动用户。不知道斯崔克车族在未来升级中,能否再次白嫖、基于LAV 700再来一个型号?
各位怎么看?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