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59、相对过剩人口

2022-04-15 10:5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59、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超过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人口。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在不断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表明在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而可变资本部分则日益相对地减少。假定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原来是1∶1,现在依次提高为2∶1、3∶1、4∶1,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总额中转化为生产资料的部分,便由二分之一依次递增为三分之二、四分之三、五分之四;而转化为劳动力的部分,则由二分之一依次递减为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我们知道,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要,不是取决于资本总额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的大小。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增加,可变资本的绝对量虽然也会增加,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即它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日益下降。因此,在每个工人的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日益相对地减少。譬如,假定以前在资本有机构成是1∶1,而资本总额为5,000元的时候,可以有2,500元用于雇佣工人;现在如果资本有机构成已提高的4∶1,资本总额增加到15,000元,如果工资水平不变,就有3,000元用于雇佣工人。在上述情况下,资本总额虽然增加了2倍,但可变资本却只增加20%。就业工人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资本总额的增长速度,其结果必然造成相对的人口过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要不仅会相对地减少,而且在某些生产部门或企业中,有时还会绝对地减少。这是由于在这些部门或企业中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把原来的一部分工人排挤出去了的缘故。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却会随着资本的剥削和统治的不断加强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1)工人的微薄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因而不得不让自己的妻子儿女也去出卖劳动力;(2)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愈来愈多,他们不断涌进劳动市场上来寻找工作;(3)一部分中小资本家破产之后,也只有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

  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要出现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迅速地大量增加。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要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即造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人口过剩。

  应当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口过剩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这种过剩仅仅是与资本的需要相对来说的一种过剩,换句话说,这是对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有一部分劳动者成为过剩的或过多的了。如果资本主义能够从满足人民的需要出发来发展生产,并且合理安排劳动力,那么,即使在生产技术设备不断革新的条件下,也决不会出现人口过剩的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利润,而不是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根本不可能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和利用劳动力,这样,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要出现人口过剩的现象。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而且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通常是从危机到高涨,又从高涨到危机这样间歇地发展的。当生产进入高涨阶段时,资本家便可以根据产业上的需要,随时从失业人口中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而如果没有预先存在的大批失业人口,资本家要迅速扩大生产,就会遇到困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又把相对过剩人口叫做产业后备军。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可以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压榨,迫使他们不得不接受苛刻的劳动条件和低微的工资待遇,从这种意义上说,失业人口的大量存在,也是资本主义所必不可少的。

  失业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失业人口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大批工人失业更成为经常的现象。庞大的失业人口的经常存在,明显地暴露出资本主义已经没有能力来驾驭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

  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经常叫嚷什么要“消灭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等等,这是彻头彻尾的欺骗。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消灭失业的,要消灭失业,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59、相对过剩人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