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始加入智者兼脱发行列时,你可能才会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看奥特曼故乡的邻居

在4月10日晚上9点左右,我们收到了来自世界上的第一张黑洞照片,那是来自M87星系中心的黑洞。

没有想到,黑洞原来是甜甜圈!(说蜂窝煤的我不听)

甜甜圈本身拥有超强的引力,在其周围,时空都会被扭曲,所有的世界线(粒子在四维时空中的运动轨迹)都会流向甜甜圈中心的奇点中,包括光。
在光都能被吞食的甜甜圈面前,我们是如何拍到这种景象的?
虽然光也会被甜甜圈所吞食,但在一定距离下(大概是2.6个史瓦西半径),光能够靠近甜甜圈边缘的轨道运行,转一个圈再出去。而这次照片中所呈现的黄光就是这样形成的。
此外,甜甜圈周围会有物质掉落,而掉落的过程中会发生大量碰撞,从而发热发光,这圈物质被我们叫做吸积盘。尘埃与气体在这个吸积盘里以极高的温度杂乱无章地在里面打转,其速度甚至是光速的几分之一,因为引力的原因,这些物质有一部分会被甜甜圈所吞食,随着时间的推移,甜甜圈也渐渐变成更大的甜甜圈。

同时在甜甜圈的两极还会出现大量物质喷射,从而形成很强的辐射,我们把它叫做喷流(图中蓝光),这些东西也都是可见的。

其实,这次观测的甜甜圈一共有2个,分别是M87星系(图中左侧)和人马座A*(图中右侧)中的甜甜圈。显然,广为流传的更多是M87,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人说人马座A*呢?
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因为人马座A*的甜甜圈不太争气,长得不如M87家的好看。但人马座A*离地球只有大约2.6万光年,而M87星系离我们有5300万光年,离我们近的甜甜圈反而拍得不清楚,这又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人马座A*的黑洞虽然离我们很近,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甜甜圈,但相对M87还是小了很多,质量只有太阳的400万倍,而且也没有这么活跃,只会周期性吞食物质,还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所以看起来不像M87这么好看。
那甜甜圈的照片又是怎么拍到的呢?
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光学分辨本领的极限。
由于望远镜的半径是有限的,光通过望远镜的时候会发生衍射现象,直白的说就是糊了,口径越大分辨的角就越小,粗略估算是0.61*波长/直径。这次我们选择了相对受到星际尘埃的影响比较小的毫米波,口径按10米算,大概分辨本领能到1秒(1度的60分之一)。
而我们能分辨的最小大小是角度*距离,大约是1光年,而这个黑洞的视界大小只有太阳的20倍,也就是说我们最小的分辨本领是甜甜圈大小的近百万倍。然而我们的观测的一个对象是人马座A*附近的甜甜圈,在银河系中心,距离我们约2.6万光年。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洗洗睡了?那M87中的超大甜甜圈,距离我们5300万光年,估计更要凉了?
然而,作为真正的学习者是要学会查文献的!
第一,我们用了一个更厉害的技术。我们利用分布在全球几大洲的8个毫米波望远镜组成干涉阵列,每时刻至少有两个在不同地方的两个望远镜同时在看,当我们能精确知道两个望远镜之间的相对运动时,就可以让个望远镜的信号发生有效干涉,简单说我们相当于把望远镜的直径扩大到了地球这么大,大概大了几十万倍。
第二,我们并不是要看黑洞视界,而是看周围的吸积盘。这玩意可比视界大多了,就像台风眼和周围的风暴的关系一样。
当你逐渐学到智(tuo)者(fa)行列时,你会考虑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看甜甜圈?为什么要给它拍照?
首先,我们并不需要用甜甜圈的照片来验证广义相对论(我们之前已经验证无数次了),我们想验证的是黑洞吸积盘的理论。这代表了我们的观测技术又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进步。但是为什么要搞得像新闻发布会一样,全球直播呢?
这是个好问题!让大众能偶尔关注科学,关注科学工作者,这就是一件极度重要的事情。
当然,众多竞赛老师们也会因此获得更多出题的灵感,看来相对论的题目可以延伸到甜甜圈方向了

温馨提示:竞赛党的要求是能想到最后2步。
参考资料:
[1] https://youtu.be/zUyH3XhpLTo
[2] http://youtu.be/S_GVbuddr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