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强烈安利

2022-09-16 16:44 作者:华霜满地  | 我要投稿

摄影水平很高,是一分钟能到一千万美元的那种纪录片。

台词努力贴近日常生活,不能怪弹幕老是带入人类社会,因为台词本身就试图激发人类的复杂情感机制,比如会用拟人手法模拟动物想法和总是说雌性不感兴趣等情感。

选材很有意思,难以想象这么复杂的交配繁衍活动只由激素控制,这些阶段是动物的高光时刻。


接下来有一点剧透(所以这个评论没放在短评里),写的是我感兴趣的。

  1. 鸟类和鱼类都有“伪娘”现象,雄性从外表上发育成雌性,接触其他雌性完成受精。这个策略在人类里几乎不存在了,在判断力较低的动物里依然不少见🤔。

  2. 波斯地毯扁形虫雌雄同体,会互相靠近,努力使另一方受精。我不大能理解,完全从功利角度来讲,如果后代携带雌性的基因更多的话,那更应该由胜者受孕产卵有利于下一代的进化啊?或者说胜者效率可以很高,能给很多其他扁形虫受精,所以他广撒网优化基因收益高于让对方短暂的产卵耽误时间的优化收益?

  3. 不知道是不是纪录片选材的偏向,感觉所有鸟类都会发展出一些华而不实的便于交配筛选的特征。容易被捕食者观察到的羽毛和浪费能量搭建起来的引人注目的建筑似乎在多配鸟类中特别常见,是否说明性选择并不总是最利于生存。(好吧,浪费就是一种浪漫。或者说变得漂亮像孔雀一样万一就能被同样暖饱思淫欲的人类赡养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进化方向……)多数单配的没有在明面上出现浪费现象,跳跳舞我还是可以接受的,有生之年希望能知道他们具体到底是靠什么选的。

  4. 我很想知道如何判定母猩猩不愿意交配哈哈。黑猩猩的交配风格算是极像一百多年前的人类了,不过我们也并不知道未来会不会证明原始的黑猩猩的策略更好。或许由多配逐渐变成单配的原因是,给弱势者一些资源让他们完成生产职责的收益高于他们打架反抗的收益。


这部纪录片留下了很多悬念,开始期待第二部了!


强烈安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