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音响摆位你知道多少种呢?

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二个音箱之间的间距为房间三分之二的0.7倍(七)。音箱最好要有略徽的向内
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一)。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此法亦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间的间隔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第一个条件是音箱要离开后墙(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与侧墙(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
第二个条件是将二个音箱与聆听位置画成一个正三角形。
第三个条件是二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第四个条件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
这就是俗称的近音场听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摆法。许多评论员在评音响时喜用此法。

这是最古老的摆法。将音箱贴近后墙摆,不论是距离后墙50公分或30公分、20公分都没关系,自己去调配即可。通常音箱不需要向内投射角度。
高频尖锐、中频、低频薄弱时使用,可以让中频与低频饱满起来,整个高、中、低频可以得到平衡。不过,它也会让音场的深度变浅,宽度变窄。但是,若与刺耳难听的声音两相权衡,牺牲音场的表现而求取好听的声音是正确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