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指环王》和中土世界:卡伦纳松地区,洛汗人民神圣的家园

2023-07-21 19:17 作者:林顿诗人埃尔文  | 我要投稿

   卡伦纳松(Calenardhon)是位于中洲西部安都因河(Anduin)艾森河(Isen)之间的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在精灵语言辛达语中,“卡伦纳松”意为“绿色行省”。一直以来,卡伦纳松因为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吸引着各族人类纷至沓来,是中洲人类理想的家园之一。

   卡伦纳松西面边界是迷雾山脉(Misty Mountains)艾森河(Isen)阿多恩河(Adorn)一线,东抵安都因大河西岸,向北直抵利姆清河(Limlight)凯勒布兰特原野(Field of Celebrant),向南直抵白色山脉(White Mountains),但在东南方又以梅尔林河(Mering Stream)恩特河(Entwash)口三角洲一线为界,和刚铎东北领地阿诺瑞恩(Anorien)相隔。

卡伦纳松在中洲的位置

   卡伦纳松地域开阔,全年气候温和,是一处丰美的大草原。整个卡伦纳松地势多为平坦,只有靠近北边界一带的区域属于高原地带。由于北边界一带高原气候条件对草本植物快速生长不利,因此在卡伦纳松,靠近北边界的草原显得较为贫瘠,而中部的草原以及靠近白色山脉的狭长谷地的草原尤为富饶。除了草原,在卡伦纳松东南部,靠近恩特河口的区域是一片沼泽,梅尔林河附近则有一片名为菲瑞恩霍尔特Firienholt)的橡木林存在。

卡伦纳松地形简图

   在卡伦纳松,最重要的地理特征是恩特河及其支流雪河(Snowbourn),这两条河流自北向南流淌,将卡伦纳松分为两个部分。后世移居此地的洛汗人正是根据此天然界线对卡伦纳松进行区域划分,目前已知他们以恩特河为界将中部平原划分为东埃姆内特(Eastemnet)西埃姆内特(Westemnet)两个地区,又以雪河为界将靠近白色山脉的狭长谷地划分为西伏尔德(Westfold,又称西谷)东伏尔德(Eastfold,又称东谷)两个地区。剩下的北部领土区域被洛汗人称为北高原(The Wold)双河套(Undeeps)等。

卡伦纳松地理分区示意图

   东埃姆内特的居民很少建立固定居所,他们更多呈现出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他们住在临时搭建的可拆卸的帐篷里,驱赶着牲口在这片丰美的草场上游荡。

东埃姆内特的草原

   与此不同的是,西埃姆内特的居民选择在这处草原建立数座农场,并在这些农场附近建立固定住所,他们更多采用更高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因此这里产出更高,成为了洛汗的主要牧业产品供给地。

西埃姆内特的草原

   

西埃姆内特的居民定居点大门,上面挂的是当地领主旗帜

   东伏尔德的居民因地制宜,选择在西部开垦农田,避开中部恩特河口的沼泽在东部菲瑞恩霍尔特开展狩猎,据说居民在这处橡木林能抓到野猪。洛汗旧都奥德堡(Aldburg)也坐落在东伏尔德一处靠近白色山脉山脚的地域,属于洛汗王室成员居住地,沿着雪河畔向南,还有上河村(Upbourn)和下河村(Underharrow)这两个村庄,它们均在白色山脉祠边谷脚下。

东伏尔德谷地

   

东伏尔德的沼泽,芬马克地区
菲瑞恩霍尔特,存在野猪的森林
东伏尔德主要城市,旧都奥德堡

   靠近东伏尔德西部区域的,是洛汗王都埃多拉斯(Edoras),它坐落在一处小山丘上,雪河从它的东边流淌,埃多拉斯在地理划分上既不属于东伏尔德也不属于西伏尔德,它由王室直接管辖。鉴于埃多拉斯的位置,东伏尔德成为了洛汗军事防御的重中之重,其西部区域更是属于洛汗的核心地区。

埃多拉斯

   在西伏尔德这处广阔的谷地,零星分布着洛汗人的村庄,那里的居民大多选择开垦农田。相比东伏尔德,西伏尔德人口稀少,因为西伏尔德经常发生战乱,入侵者常常渡过艾森河进入西伏尔德劫掠。

西伏尔德谷地

   

西伏尔德的村落

   至于北高原,虽然它长满青草,适合放牧,但因其位置偏僻,所以很少有人来此定居,一般来说只有洛汗骑兵才会来这里巡视。北高原以东的河套地区也是一个荒凉的地方,这里有宽阔的浅滩,常常作为洛汗军队或者来到卡伦纳松的旅行者的渡河点。

荒凉的北高原
河套地区

    卡伦纳松一词最早出现于第二纪元初期关于努门诺尔王国的记载中。热爱探险的努门诺尔王子阿勒达瑞安,在数次造访中洲时,注意到了卡伦纳松地区重要的战略价值:卡伦纳松豁口是通过迷雾山脉屏障的关键通道,如果来自东方的邪恶势力发动入侵,此处将是兵家必争之地。阿勒达瑞安尝试在中洲海岸建造一座军港,用于防守卡伦纳松豁口,虽然他生前未能亲自实现蓝图,但这项计划由后人延续,在阿勒达瑞安修建的旧址上最终落成了一座小型港口泷德戴尔。

   在精灵与索伦之战时期,东方邪恶势力之首索伦的军队正是从卡伦纳松地区路过,穿过卡伦纳松豁口入侵西边的精灵领地。最终索伦被精灵和努门诺尔人联手击败,在卡伦纳松撤退的途中索伦军队再遭当地原住民伏击,最后索伦只剩下了寥寥贴身侍卫。

   努门诺尔人来到中洲建立刚铎王国后,曾组织探险队来到卡伦纳松勘察,之后便将卡伦纳松纳入刚铎疆域之内。在第三纪元初刚登基的美尼尔迪尔国王在至高王伊熙尔杜带领下游历刚铎全境,这其中就有卡伦纳松。

   第三纪元时的卡伦纳松作为刚铎北部省份,发展尤为落后,它的人口一直不算稠密。刚铎人更愿意将卡伦纳松视为单纯的军事要地。刚铎军队终年在卡伦纳松豁口南北两端的堡垒(即艾森加德和号角堡)和艾森河渡口设防,还在东部的安都因河沿岸,特别是双河套地区修建堡垒设防。

   在亲族争斗时期,卡伦纳松的居民坚定地支持国王,并协助国王击败了刚铎南方的叛军,这虽然使刚铎重视起卡伦纳松的民生建设,但卡伦纳松还是随着刚铎的国力下降,衰落了。在度过了大瘟疫时期后,卡伦纳松人口已急剧减少,全境几乎成为荒野,好在军事堡垒据称仍然维护良好。东方的战车民部落曾想趁机夺取此地,但在刚铎军队英勇抗击下,始终未能得逞。

   进入第三纪元中后期,卡伦纳松居民群体结构发生改变,拥有努门诺尔人血统的居民大多迁出卡伦纳松,取尔代之的是从艾森河渡口不断迁移进来的黑蛮地人。渐渐地,拥有黑蛮地人血统的族群控制了卡伦纳松,那里的军事堡垒成为了黑蛮地人的私人所有物,而双河套西岸根本不再设防,在刚铎统治者眼中,这个边陲省份显得越来越无关紧要。

    这时东方的巴尔寇斯人盯上了卡伦纳松,他们趁机自双河套渡河,突入卡伦纳松,如入无人之境。刚铎军队被迫迎战,但刚铎人连番败落。幸亏远北的伊奥希奥德人南下及时赶来援助,他们在卡伦纳松北方的凯勒布兰特原野大败巴尔寇斯人。为了感谢这些北方人类的支援,也为了借助他们的力量守护北方边界,当时的刚铎奇瑞安宰相统治者便将卡伦纳松赠予伊奥希奥德人,相对的,这些人类需与刚铎永结同盟。从此卡伦纳松进入“洛汗王国时代”,伊奥希奥德人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大量迁入,改名“洛希尔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伊奥希奥德人入主卡伦纳松

   洛汗人的加入无疑使卡伦纳松生机盎然。但他们在这里的生活仍然不安定,此后的百年时间内,不断有外族入侵卡伦纳松。最初入侵的是巴尔寇斯人的亲族东夷部落,洛汗人与他们在北高原战斗,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将东夷人赶出卡伦纳松北部,其中洛汗的开国国王埃奥尔就是在北高原战死沙场。

   之后的岁月里,洛汗人一直与黑蛮地人在卡伦纳松交战,这些黑蛮地人是被洛汗人视为非法移民加以驱逐的,因而极度仇视洛汗人。被驱逐的黑蛮地人不断袭击西伏尔德西部边境地带。黑蛮地最大的一次攻势是在第三纪元后期的漫长冬季时期,他们曾一度占领整个卡伦纳松全境,但躲在号角堡的洛汗人最终趁着洪水到来,重创了黑蛮地人,趁势收复全境。此后洛汗人重兵把守西伏尔德北部,使该地区长时间保持了和平,但洛汗人与黑蛮地人在西境的零星冲突依然存在着。

   巧合的是,另一个股势力也开始威胁着卡伦纳松,它们是白色山脉的奥克,洛汗国王布雷塔王亲自带兵捣毁它们的据点,然而奥克之患在布雷塔王死后20多年后才被平定,这期间甚至有一位国王为此死于奥克之手。

最终平定奥克入侵的伏尔卡国王,但他在菲瑞恩霍尔特狩猎野猪时重伤而死

   到魔戒圣战时期,卡伦纳松再起动乱,堕落的巫师萨茹曼组建了奥克大军,联手黑蛮地人大规模入侵卡伦纳松,虽然他们在艾森河渡口两次击败洛汗军队 ,但他们最终在号角堡之战中被洛汗军队彻底击败。

   战后,洛汗人最终与黑蛮地人实现了和解,黑蛮地人同意退出卡伦纳松回到最初的家园生活。

   由此,卡伦纳松真正进入了和平时代。进入第四纪元后,在伊奥梅尔王的治理下,卡伦纳松又渐渐成为了富饶之地。

   

推荐:

洛汗王国发展史  CV6263711

巴尔寇斯人的入侵  CV14745373

中土北方人类的风土人情  CV9971503

《指环王》和中土世界:卡伦纳松地区,洛汗人民神圣的家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