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浙江师范大学』设计理论命题还原与趋势分析

2023-03-30 19:00 作者:琢木考研中心  | 我要投稿


:: 2 0 2 3   ::

R  E  S  H  A  P  E

 重 塑

「  精准聚焦;研学深耕  」

WELCOME ZUMUER


/ 欢迎大家和琢木一起探索设计∞可能 /


*Zumu Design23

浙江师范大学2023届考研设计理论真题解析

🟤



一. 设计理论真题还原与复盘

01. 设计理论真题还原

(本真题由琢木考研中心学子回忆而成,感谢无私分享的小伙伴!部分可能存在微小偏差,有待精准完善,如有童鞋记得,欢迎评论区留言!)


02. 设计理论真题考点解析

● |名词解释:   

 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名词解释共有5道题,分别是“模仿说”“灵感”“艺术美”“艺术流派”和“艺术教育”。这些名词解释几乎分布在了王宏建版《艺术概论》的各个章节,这样的指向性是非常明显的,说明老师希望考查学生对于参考书目的熟读程度,因此考生对于重点参考书目中的知识点需要了然入心。相较浙师以往的真题,这些题目属于中规中矩,并没有过多的超出出卷范围,但是考虑到王宏建版《艺术概论》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许多考生而言,需要下功夫花心思去整理和背诵。尤其在紧张的应试过程中由于卷面给予的信息较少,容易出现很熟悉但是死活想不起来的情况。推荐考生在对概念的理解下,采用谐音、联想等背诵的小技巧,抓住词条的关键信息进行背诵。只要对书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基本上不会失分。

● |简答题: 

   1、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该题分布在王宏建版《艺术概论》的第1章中,考生可以结合“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艺术与宗教的区别”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来回答。有关艺术的社会本质以及认识本质的考题,历年来一直是考察的重点,艺术本质论也是艺术概论的重点章节之一,该章节的内容曾多次以不同的题型形式出现,希望考生能够予以足够的重视。

2、举例说明直接体验的作用

该题分布在王宏建版《艺术概论》的第4章——艺术创作论中,该章节是往年考试必考的章节,有诸多需要掌握的重点概念,其中有关艺术体验的定义、分类、过程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考生可以偏重中国画论的角度——郑板桥“胸有成竹”的形象比喻进行回答,也可以偏重西方艺术理论的角度——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回答,同时还可以两者综合并且将其进行比较。就艺术体验、艺术创作的准备这类题目,多以名词解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单独以论述题进行考查的情况较少,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举例说明审美认知的作用

该考题的出处是彭吉象版《艺术概论》的第3章,作为艺术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考题答案在参考书中有着十分完整的表述。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属于艺术概论的基础知识部分,所以经常以名字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形式,并且多次在历年真题时出现,如若遇到论述题,考生需要结合实际的论证,并且运用到王宏建版《艺术概论》有关艺术教育、美育等相关内容。彭吉象版《艺术概论》强调艺术的“认识、教育、娱乐”功能,而王宏建版《艺术概论》强调“认识、教育、审美”这三个功能,尤其是审美认知既属于认识,又需要教育进行提升,还和娱乐以及审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解答。

4、艺术家与艺术生活

该考题在参考书目中并没有直接出现,“艺术生活”与“生活”仍然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并不影响我们从艺术家与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切入展开论述。考生结合王宏建版《艺术概论》第四章与彭吉象版《艺术概论》第十章中的内容,强调艺术家在生活中体验,进行艺术创作完成艺术作品,通过艺术作品影响艺术接受者的思维和认识,激发艺术接受者进行行为实践,从而对于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即可。阅卷老师判分以重要知识点为主,因此在回答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多地兼顾到更多的内容,不至于在回答中失分。

● |论述题:    

1、举例2个论述“艺术风格多样化,以及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该考题横跨王宏建版《艺术概论》的第四、第五、第六章,既涉及了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创新,艺术作品的风格,还涉及了艺术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因此考察的并不是学生对于关键知识点的背诵能力,而是考察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论述题在考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拉开差距的角色,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在备考中所下的功夫,论文的写作能力均在论述题中能够得以体现,因此学生在面对这一类综合性问题时不应惧怕,尽量地让自己保持轻松的状态,在回忆背诵过的内容的同时,也要回忆自己身边所发生过的事情,希望可以通过这些事情能够论证书中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这种综合性的考题凸显出的是培训教师的价值,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举过的例子,进行过的联想,与学生进行过的思辨讨论,有时仅仅只是无心的几句对话,往往在这类考题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2、举例2个艺术家的例子论述“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与上一题有所不同的是,该考题重点考察艺术家的修养和审美创造能力,即王宏建版《艺术概论》第四章或者彭吉象版《艺术概论》第十章的内容,就理论部分而言并不算太难,艺术家的修养属于《艺术概论》中最为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几乎所有考生应该都会有所知晓。然而该题的难点并不在于理论,在于“举例2个艺术家的例子”这句话,表面上是《艺术概论》的内容,其实上转换成了艺术史的内容,考察的是学生对于艺术发展过程中重要艺术家的生平、他们的艺术观念以及艺术作品的熟悉程度。但是由于是论述题,并且题目较为宽泛,并没有限定是否是中国还是西方的艺术家,也没有限定是否是古典、近代、现代的艺术家,学生可以举出自己最为熟悉的艺术家对此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作为一道跨越艺术概论提纲之外的题目,真正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需要学生从周边开始,从日常生活开始,无时无刻不断地进行积累,并且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浙江师范大学』设计理论命题还原与趋势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