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庭的功能、结构和适应||《家庭与家庭治疗》读书笔记2

2022-04-24 19:07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1家庭的功能

现代社会对人提出了两个互相冲突的要求——发展出高度专业的技术,快速适应持续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这就决定了家庭的功能需要实现两个目标,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保护,顺应和传承文化。家庭通过子系统的分化实现其功能。个体成员、夫妻、性别等都可以是子系统。

不仅如此,家庭还是个体自我性形成的母体。自我认同有两个要素——归属感与分离感。个体的认同受到其所属家庭影响,受所属群体影响。分离感则是个体在参与不同家庭子系统或家庭外群体中获得的。

2家庭的结构

家庭是一个通过交往模式来运作的系统。在这套交往模式形成的家庭规则中,每个成员得到了关于自己的理解。交往模式构成的系统会对一定范围内的改变进行抵制,但同时也会保证一定的弹性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交往模式有一般性的约束系统和特殊性的约束系统。

一般性的约束系统。一般性的约束系统是支配家庭组织的普遍性规则,包含权力等级互补作用。家庭里的每个个体属于不同的子系统,譬如爸爸处于父母子系统,孩子处于兄弟姐妹子系统。处于不同子系统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等级权力,爸爸的权力等级较孩子更高。权威的使用是父母子系统的一种必要成分,因为家庭时孩子接受社会训练的实验室,孩子需要学习怎样在权力不平等的情境中妥协。处于不同子系统的个体处于不同的互补关系位置,在父母子系统是爸爸和孩子的互补关系,在夫妻子系统则是丈夫和妻子的互补关系。

特殊性的约束系统。特殊性的约束系统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期待,常隐匿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

1)边界

边界则是保护系统分化的手段。家庭子系统有特定的功能和成员要求,子系统中人际关系技巧的发展需要以各系统互不干涉为基础。例如,夫妻的互补要求夫妻关系不受家人、孩子的干涉。边界有“僵化”和“松散”两个极端。

①僵化的边界。僵化的边界表现为疏离型的交往模式,常见于年幼时的父子关系、年长时的亲子关系。不当的僵化边界会让人对独立性产生歪曲的认识,让人在需要时缺乏相互依赖的能力、要求支持的能力。在不当僵化边界里,支持系统难以激活,需要过量的压力和痛苦才能让个体寻求支持。此外,不当的僵化边界还会导致个体在需要作出反应时不反应。

②松散的边界。松散的边界表现为纠缠型的交往模,常见于年幼时的母子关系。在松散边界里的人,容易缺乏分化,其自主性的发展易受到阻碍。松散边界中的人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容易以过快的速度或过高的强度对偏离习惯的变化作反应

2)夫妻子系统

夫妻结合之后,需要互补和相互适应。在互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双方都为对方设定了新的标准,而不是接受彼此的现状。

维持问题的互补。依赖的一方维持对另一方的依赖从而维系保护者被依赖的需要。

③边界僵化的夫妻,由于彼此的过分独立,遭遇困难时难以在这段关系里得到慰藉。

④边界松散的夫妻则容易受到其他子系统的干扰。如亲子子系统对夫妻子系统的干扰。

3)父母子系统

孩子出生之后,为了孩子的社会化,需要在家庭系统里再分化出父母子系统。

父母子系统里,家长制的不容置疑的权威已经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则是弹性且理性的权威观念。在孩子稍微长大后,孩子会向父母制定的规则的权威提出质疑,父母需要与孩子共同探讨规则的合理性。此外,在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父母与孩子的代沟将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间隔内产生,因而也更需要两代人之间的多多沟通。

3家庭适应

家庭的压力来源于外部或内部。外部压力是重要社会机构的压力,内部压力是家庭成员自身与子系统的发展性改变带来的压力。

1家庭外的压力。家庭成员在外受挫,其他家庭成员遍需要适应ta的变化。如丈夫在外受挫,回到家里朝妻子撒气(压力传递),妻子可能和孩子形成同盟应对丈夫的责难。因而家庭治疗需要判断家庭功能是否正常发挥(是家庭内的问题还是家庭外的问题),进而确定要干预的方向。

2过渡的压力。当家庭成员发展或改变,新家庭规则建立时会产生冲突。如青春期时,父母-孩子的关系将转变成父母-年轻成人的关系;如新成员进入,成员减少都会面临家庭规则的调整。

3特殊的暂时性问题。如家人重病也可能带来冲击。

来源:《家庭与家庭治疗》(萨尔瓦多·米纽庆)


家庭的功能、结构和适应||《家庭与家庭治疗》读书笔记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