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谢别录: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并发症呢?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征是血液中有一种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紫癜,骨髓象的特点是巨核细胞增多或者正常,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幼稚化。那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并发症呢?

一、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多见于婴幼儿,多有病毒感染史,潜伏期2~21天。突然发病,可有畏寒、发热、皮肤和黏膜出现广泛的瘀点、瘀斑,扩大成大片状,甚至形成血疱、血肿,碰撞部位尤甚。内脏受累出现鼻出血、胃肠道、泌尿道及生殖道出血。颅内出血罕见,但较凶险。一般病程4~6周,大多有自限性,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反复发作后转为慢性。
二、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主要见于成年女性,起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月经过多常为首发症状和主要表现。皮肤和黏膜可见散在瘀点和瘀斑,血疱和血肿少见,可累及内脏任何器官。有时可见外伤或小手术后创口出血不止。长期反复大量出血可引起贫血、脾脏轻度肿大。病情常迁延半年以上,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症状。
三、肾炎
肾炎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少数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肾炎与IgA肾炎有时无法区别,但单核及T细胞浸润只见于前者,而IgA肾炎起病常呈血尿而无全身症状,多见于青壮年,有助鉴别。肾脏活检显示有节段性或少见的弥漫性肾小球增殖,伴毛细血管被纤维蛋白样物质闭塞。
四、哮喘、声带部水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呼吸道堵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但较为罕见。也有并发心肌梗死、肝大、缺血坏死性胆管炎及睾丸出血的报道。
由此可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实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希望广大患者能够积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