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藏天下:因为一幅画买下整栋楼,20年后这幅画卖了2个亿!
最近香港苏富比拍卖创造了诸多传奇,其实在收藏品行业经常发生各种传奇事件。收集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乱世黄金,盛世收藏”。一位收藏家曾为了他最喜欢的画而买下了整栋楼。

潘天寿《初晴》140.5×364cm
2019年底,中国嘉德秋拍中,潘天寿的殿堂级巨幅山水画《初晴》以1.79亿元落槌,加佣金2.0585亿元!成为内地秋拍首件过亿神品,再次刷爆艺术发烧友的朋友圈!说到这幅画,背后有一个传奇故事。

潘天寿
潘天寿(1897年-1971年),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早年自署懒道人、心阿兰若主持,晚年自署东越颐者、颐翁、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县冠庄村人。
幼年自学书画篆刻,1928年定居杭州,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1963年作为中国书法家代表团成员访问日本。

华侨酒店
1958年,杭州的华侨酒店建于西子湖畔。这是当时杭州最著名的酒店之一。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天寿接到来自浙江省政府的邀请,为新落成的华侨饭店定制一幅大画。

潘天寿在杭州华侨饭店创作
潘先生接到任务后,便以天台山石梁飞瀑的景致为素材,以古松、山石、奇花落墨笔端,特做高141公分,宽365公分的巨幅作品《初晴》。画幅右上方题跋:“初晴。一石一花尽奇绝,天台何日续行踪。料知百丈岩前水,更润百丈岩前松。一九五八年戊戌黄梅开候,天寿。”

潘天寿 《初晴》局部细节图
《初晴》就这样,被悬挂在杭州华侨饭店。但是大画长期容易受损,20年后当时的机关事务局委托浙江美院领导,请潘天寿的学生对着照片临摹了一幅一样大小的《初晴》,替代上墙,从此原作入库,1979年之后《初晴》原作没有再出现在公众面前。

潘天寿 《初晴》局部细节图
2000年7月21日,华侨饭店正式拍卖,约1.08亿起拍,眼光敏锐的浙江广厦集团投得,出价2.08亿元拍下了这座大楼以及大楼的全部资产。
十几年后,当《初晴》再次出现时,它出现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起拍价为1.2亿元,最终以2.058亿元成交。网友们忍不住调侃,简直白白赚了一家酒店,一幅“装饰画”就回本了,求当时卖掉华侨饭店领导的心理阴影面积。
回望潘天寿先生作品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屡创佳绩,在2015年秋拍中潘先生巨幅作品《鹰石山花图》以2.7945亿元成交,2018年潘先生生平最大的指墨画《无限风光》又以2.875亿元再创潘天寿作品拍卖新纪录。

潘天寿 无限风光 设色纸本 立轴 1963年
值得一提的是潘天寿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鹰石山花图》,曾在2005年中国嘉德春拍中拍出1171.5万元。时隔十年,这幅号称潘天寿的巅峰之作《鹰石山花图》,在2015年嘉德的春拍市场以6800万元的起拍价,经过近一小时激烈竞拍,最终以2.7945亿元成交,十年增值24倍。

潘天寿 鹰石山花图 182.3×141.8 cm
潘天寿《初晴》2.058亿元的价格也在意料之中,潘天寿在画完这张《初晴》后,非常满意,仍觉不过瘾,后频繁进入天台山写生,紧接着在1959年和1960年又各创作了一系列相似的作品。

中国嘉德潘天寿《初晴》拍卖现场
此时,潘天寿也迎来其作为画家创作生涯中的巅峰时刻。他结合鲜活的现实生活,以雄健劲拔,奇崛奔放的笔墨,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磅礴阔大的气势,引领了现代中国画“传统出新”的创造之路。
更为重要的是,《初晴》还打破了传统的画目分类框框,将山水画与花鸟画的构图有机结合,构图新颖,立意新奇。

潘天寿《初晴》140.5×364cm
仔细看画面本身,雄浑中饱含浓郁诗意,看其古松山石、杂草野花,规整而奇崛,气质雄奇盖世之外,又不乏大自然清新艳丽和烂漫蓬勃之生命情趣。在这个创作序列中,潘天寿成功实践了文人画的传统意义与新时代文化语境求同存异的破题之法,而《初晴》更由于其大开大合的非凡气度,成为潘天寿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潘天寿《初晴》140.5×364cm
画院推荐艺术家

陈中林, 号“无鱼斋主”,有鱼堂主人,1968年生于江苏南通 。1989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师从当代著名画家蒋风白、范扬、曾来德、霍春阳、唐秀玲诸位先生。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 北京市西城区书协理事 ,北京海定区美协副秘书长,山东工笔画协会副秘书长。

注:文章和图片有些来源于网络,不存在侵权行为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