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54、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54、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既然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生产总是要不断地进行。对于生产,如果我们不是把它看成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把它看作一个不断的运动,那么,每一次生产便都是上一次生产的更新和重复,因而它同时又都是再生产。
再生产,从规模上说,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谓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工人身上榨取到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不增加投资,再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对于我们认识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来说,研究它的简单再生产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可以使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某些重要特点。
首先,通过对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的真正来源。假如我们孤立地从一次生产过程看,资本家给工人发工资时,工人在这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可能还没有卖掉,因而看起来好象是资本家用自己的货币来给工人发工资的。但是,我们从再生产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完全清楚了。工人在这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商品虽然还没有卖掉,但他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商品,却已经被资本家卖掉并转化为货币了。因此,工人得到的工资,并不是资本家用他自己的货币来支付的,而是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一部分产品来支付的。明白了这一点,资产阶级辩护士们历来散布的那些谬论,如什么“工人是靠资本家养活呀”、“资本家是工人的救命恩人呀”等等,便都可以彻底揭穿了。
其次,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还可以揭示出资本家的资本的真正来源。资本家手中的资本,不管它最初是怎样来的,但经过一定时期以后,都会变成剩余价值的积累物,即变成由剩余价值积累而成的资本,也就是说都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而来的。举例来说,假定资本家原有资本10,000元,每年给他带来剩余价值1,000元。又假定他每年把剩余价值全部消费掉,那么经过10年,他就消费了10,000元的剩余价值,这个数目恰恰与他原来的资本数量相等。就表明,10年中他已经把自己的资本全部吃光花光了,而现在他手中拥有的这10,000元资本,则完全是由工人的剩余价值变成的。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工人阶级在掌握政权以后,对资产阶级占有的财产实行剥夺,是完全应该的、完全合理的。这不过是工人阶级把自己过去所创造的但被资本家强占去的财富重新收回而已。
最后,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还可以揭示出雇佣工人个人消费的性质。如果孤立地从一次生产过程来看,好象只有工人的生产消费(即消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有利于资本家,是资本家所需要的;至于工人的个人消费,则好象纯属工人个人的私事。但是,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却不是这样。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了恢复他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耗费掉的劳动力,是为了重新给资本家剥削做准备。这就如同机器需要加油、牛马需要吃草料一样。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从资本主义制度来看,便是浪费。实际上,工人的工资确实就是按照这种原则规定的,那是一种象俗话所说的“吃不饱、饿不死”的标准。工人要想通过干活赚钱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今天领了工资,进行个人消费,明天仍然还得照样去给资本家充当剥削对象。所以,工人的个人消费,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所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是完全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
综上所述,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不仅会生产出物质产品,而且还会生产出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即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存在的条件重新生产出来。因此,和任何社会的再生产一样,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也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