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000桌排队,三天没吃上:文和友的当代迷思

2019-10-10 16:16 作者:厨房人类  | 我要投稿




从路边摊到20000人排队取号的大餐厅,无数人质疑文和友“到底为什么能这么火?”

是硬实力,还是背后有推手?

——前言


一天,20000号桌排队等着吃饭。

这是文和友在这个国庆假期,交给我们的答卷。


无数人明知还有五位数人潮在排队,却依然抱着一丝希望去取号。

就连文和友公众号也不忘提醒一番:“您在排队的时候,可以去长沙走一走哦~”

何等的意气风发



五一假期,文和友因7000号人排队而冲上热搜,第二天再次刷新纪录,达到了16000人次排队,一举刷新了餐饮界排队记录

这次国庆假期,文和友再次刷新排队记录,继续成为全中国“最多人排队的餐厅”


在文和友面前,喜茶与鲍师傅的那点排队人流,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无数网友不理解这样的排队行为,他们更不理解的是:


为什么文和友能吸引这么多顾客?


有人说文和友是从街边小摊发家的,一路走来靠的是实力;

有人说有幕后推手要捧红文和友,不然不可能火得这么快。

到底哪个说法,更可信?


从销售到小贩

文和友的创始人文宾,一直不吝于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


2009年,文宾辞掉了自己在湖南永通的汽车销售工作,选择了去做一名“小贩”,向路人卖串串。

那时他手里有五千块启动资金,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用了一千块,专门请人设计了一个招牌,剩下的才去购置食材、推车。

在十年前,文宾就已经有如此的品牌意识,着实令人啧啧称叹。

就这样,文宾支起了路边摊,开始卖起了串串。


开业前,文宾专门去问一个炸串老板:“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能日入三千?”

炸串老板跟看傻子一样看了一眼文宾:“别傻了年轻人,这不可能。”

文宾没有反驳,他默默回家研究起了菜品,终于被他琢磨出了一道“犀利排骨”,来作为他的招牌菜。


“犀利排骨”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很多食客慕名而来,文宾的烧烤摊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

仅过了三个月,文宾每天的收入就达到了三千块。

但与此同时,他却遭遇了创业以来第一个打击。


文宾出来开路边摊,没有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可至少,文宾还有女朋友在他背后支持着他。

然而三个月后,女朋友还是离开了他。

“我不想和摆路边摊的人在一起。”她说。

因为这次分手,原来不那么好喝的酒,竟也有一些甘甜;不那么好抽的烟,也不是那么的难以入口。


2015年,在长沙美食界已经小有名气的文宾,在路上遇到自己的前女友。

两人对视了一秒钟,他看着对方把头往旁边一扭,假装没看到,继续往反方向走了。

那一刻,用文宾的话说就是“想把串串穿到心里,去炸掉”。


从街边摊到不夜城

随着文宾收入的增长,周围的非议渐渐少了许多,可此时的他,反而多了许多顾虑。


他发现,他每天都被小摊小贩化了。他的思维、生活,全局限在一个小小的串串摊里。

沉寂了三个月后,他决定连同自己的好友杨千军,共同组了一个10平米的店面。

他将这家店取名为“老长沙油炸社”。


杨千军本是文宾的上游供应商,他掌控了长沙一两百个摊位的香肠供应。

当时文宾在做炸串的时候,杨千军就喜欢和他聊天。

他说文宾和他那几百家摊贩不同,因为文宾和他聊的都是渠道销售和品牌问题

当杨千军知道文宾没做小摊时,就第一时间找到了文宾,说要跟他一起做店子。

(两人双剑合璧,做出的香肠大受欢迎)

“老长沙油炸社”开业后,生意竟然意外的红火,排队的人从街头排到了巷尾,都为了一品餐厅的美味佳肴。

有意思的是,杨千军第一次找到文宾时,文兵的第一反应是“你有点宝(长沙话:你有点傻),滚吧。”

杨千军没放弃,他拖家带口每天来找文宾,陪着他吃夜宵喝酒。

文宾才被他的诚意所打动,愿意和他一起合伙开店,并且一票而红。

可以说,没有第一家店的成功,文宾很难有今天的光景。


2015年某一天,文宾与他的文和友,意外地被邀请去了《天天向上》

自此,文和友的腾飞之路,正式开始。


有了天天向上的宣传,文和友的生意愈加火爆,店面也在不断拓展。

作为湖南美食崭露头角的“标志”,越来越多媒体找到了文和友。

比如说《越策越开心》


《十二道锋味》


在各大媒体的推动下,文和友俨然已经成为了湖南美食当之无愧的代表。

突然爆火的同时,文和友也被外界猜测:是不是靠关系才火的?

不信你看,为什么有那么多明星来湖南录节目,必去文和友,还不是靠“关系”拉过来的?

更有不少声音直指文和友是某艺人投资,享有丰厚的宣传资源。

这些谣言是不是真的我不清楚,但文和友能如此红火,还是获得了不少本地群众支持的:




评论区的湖南网友自发维护文和友,让人感到,长沙本地人也是真的珍惜这一地方品牌的。

文和友作为初露锋芒的餐厅,能吸引到一些明星前来品尝,也不是一件太奇怪的事情

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偏偏是文和友,能杀出重围,代表湖南?

这就不得不提到文和友的品牌建设了。


从 2019 到 1979

与其他餐厅老板不一样的是,文宾在赚到钱后,在店面的扩张上,没有一成不变

开餐厅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打造IP才是


2015年,湖南文和友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成立后不久,文宾就决定斥资一亿,做全亚洲最大的龙虾馆。

这笔钱决定花在海信广场上,开在海信广场的新店超过5000㎡,是亚洲最大的龙虾馆。


在海信广场店中,通过使用20多万块老砖重新修砌房屋,再对其进行破坏、重塑,最终成型

当人们进入里屋时,需要经过一条长长的虫洞,仿佛是一条时空隧道一般。


当人们穿过时空隧道,得以窥见龙虾馆真容时:

1979年的长沙,竟然被文和友还原了出来。


我相信每一位顾客初见时,一定会惊为天人。

龙虾馆横跨7个楼层,每个楼层在外观上设计得都极有年代感。

里面进驻了100户人家,20余个商铺。每一块砖,都有着近三十年的时间故事。

它已经超越了餐饮店铺本身,成为了极有烟火气息的文化社区,甚至可以说成为了一个景点。


试问哪位老长沙,看了会不动容呢?

回到几十年前的长沙一睹为快,抛下生活中的琐碎杂事,和三五知己一边吃麻小一边喝酒聊天。

也难怪人们,哪怕明知前面还有一万多人排着队,也还是要摇上个号。


除了品牌馆,文和友还发行了大量颇具湖南特色的文创周边。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长隆、迪士尼乐园中的周边商店。而文和友的周边,也确实受到本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此外,文和友还积极发展联名,曾与喜茶合作推出了“臭豆腐蛋糕”,红极一时。


文和友如此注重装修、文创,我想也是因为文宾看出——

在餐饮业如今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餐饮店的要求,已经不仅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


正如文宾所说:

“消费者需要的仅仅是一顿小龙虾吗?或许他需要的是社交,或者需要一个放下白天生活担子的地方。”

“如果你仅仅是让他吃到一顿美食,那你做的东西是没有灵魂的。我们是在解决顾客真正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文和友不像一家餐厅,倒更像是一间集美食、文化、地区旅游的集团公司了。


如今的文宾,已经身兼湖南湘菜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湖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执委、老长沙人文饮食研究所所长等数个职位。


早已名利双收的他,也还有着更大的野心:

“我要打造中国的美食迪士尼。”他说。

目前,文和友餐饮已经发展出了: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 ,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 ,文和友大香肠 ,文和友臭豆腐 ,MĀMĀCHÁ等品牌。

在未来,这个规模还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32岁的文宾爽朗地笑着:“未来的事,谁知道呢?”

留给他大展宏图的时间,还多着呢。



从巅峰造极到跌下神坛,老干妈到底经历了什么?

如果老干妈继续低迷下去,出现破局者入股老干妈,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老干妈”即可阅读



对不起,这次我站双黄蛋冰淇淋。

风靡一时的双黄蛋冰淇淋,为何突然全国下架?

这篇知乎斩获10W+点赞的文章告诉你答案。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双黄蛋”即可阅读


世界三大名菜“熊猫吃屎、火山飘雪、鸭子撺稀”你吃的下去么?

这么多奇葩菜名,你觉得哪个最奇葩?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沙雕菜名”即可阅读


“我们已经吃不起猪肉了。”

深圳发现有活猪疑似感染非洲猪瘟,中转站须关闭及消毒,导致内地活猪暂停供港3天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猪肉”即可阅读


要不我觉得明星们还是别开餐厅了吧

要当戏子还是厨子,你们二选一吧。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明星开餐厅”即可阅读


北方人如何在餐桌上打败南方人?

爆文漫画10W+告诉你打败南方人只需要带一样东西就好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南北”即可阅读


中 国 大 妈 统 治 C o s t c o ?!

谁能将刚开张半天的超市整关门?——大妈可以。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中国大妈”即可阅读


原来我不是南方人,不是北方人,我是西方人…

爆文漫画10W+,带你了解不知道的南北差异

关注公众号厨房人类,回复关键词“西方人”即可阅读



20000桌排队,三天没吃上:文和友的当代迷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