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力神童死了,恶魔藏在人间!《三伏》国产神作正式版沉浸向全演绎【深夜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果业报的源头是利益的贪欲,因而真相亦是“众生相”。
《三伏》自demo公布以来就倍受关注,得益于大蠊老师上一作优秀的水平,大伙儿对三伏的期待值一直非常高。不过我也曾有过一丝担忧,三伏围绕的主题“神童风潮”看似和烟火“讲科学破迷信”的主旨靠近,气功热对于很多小一辈的观众而言也太过遥远。若是如同前作一样继续依靠“神童之死”讲一个迷信悲剧,免不了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好在大蠊老师很早就说了这作是悬疑推理而非恐怖类游戏,因而三伏在剧情解构上更加细致,更偏重于故事本身。确切的说三伏相比起烟火在思考本身的延伸方面稍有缩减,但好在剧情精彩逻辑自洽,不失自己的特色。
*下面评论涉及部分剧透。
在游玩了本作后,我认为《三伏》是延续月光蟑螂老师特点的一部升级之作。与前作烟火相比,三伏偏重于推理的特性使得它能够更好地呈现丰富的人物关系与剧情逻辑,神童时间的起承转合衔接地很流畅,几次反转也非常抓人,得益于大蠊老师优秀的气氛塑造和人物塑造,三伏即使脱离了“恐怖要素”,一些场景和对话也让人不寒而栗十分有代入感。
故事中几乎每一个角色的塑造都很成功,除了幽默圆滑的徐道长和机警勇敢的邱芜,三大反派、唐家兄妹和苏秘书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故事全程没有刻意降智和机械降神,反派甚至在利益驱动下的千层饼对话和无底线的恶行在一定程度上给人记忆点更深。大蠊老师能用几组简单的分镜和点击剧情就能刻画出人物的多面性,邱、苏、唐在机智敏锐的背后也有柔软的一面,杨伯鸿看似是个聪明理智、没什么显著“出彩点”的培训校长,却是剧情最后最疯狂最无底线也最难缠的敌人。甚至作为正义一方主角部门的前局长企图利用义眼的野心和私欲,也早早在剧情里用一两句话暗示了。
本作的画面表现也是更上一层楼。新增的开场动画狠狠抓住了玩家们的眼球,而这些画面最终一一出现在剧情相对应位置时又是一阵头皮发麻。象征着佛与因果轮回的莲花作为意象在前期揭秘合伙人之死的每一次出场都震撼的不得了。许多剧情画面依照剧情里的“三扇窗效应”被切割成2~3个框,既像胶卷,也像是神童的“眼睛”观察着世间的一切。加上风格鲜明的新千禧装潢风格,很多人能够从这部作品里感受到来自几十年前朦胧的记忆,而许多梗也有意无意安插在剧情里让人会心一笑。尤其是苏秘书搜寻电话信号时突然冒出来的玩家催发售,也适时缓解了玩家被紧绷的神经(然后就接了个更大的)。
但就前文所说这是一部延续“特点”之作,因而一些前作存在的缺点也被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三伏用血和泪给我们讲述了人被贪欲异化的故事,邱芜和陈老师一样是个为理想和正义不惜献出生命的英雄角色。但不得不说爬梯子的那个镜头和邱芜的结局的确容易落人“卖弄套路”的口舌。如果说唐雨的结局有一定逻辑前后衔接性(打假人被恶徒报复的风险是完全存在的),邱芜的牺牲除了突出杨伯鸿无恶不作的疯狂外还是有一丝刻意。
尽管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但我更倾向认为三伏是一部“社会寓言”而非烟火那般的“人情悲剧”。尽管剧情里有提到邱芜因为父亲的过错失去了成为正式警员的资格,这种遗憾在逻辑上终将指引她为正义和真相拼搏,因而最终为正义付出生命在情理上确是一种“殉道”,但集中对王老板和杨伯鸿为核心的主线剧情描写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塑造主角的空间,冲淡了邱芜终将殉道的宿命感。加上月光蟑螂世界观里本就存在一些不可用常识解说的“神鬼异常”,相比起一起逻辑相对简单的家庭悲剧引发的血案,神童之死牵扯出的利益网和剧情解构更复杂,需要更多笔墨去描绘故事,因而小邱的塑造起点先天比陈老师要短一截,后天又不能及时补足,许多玩家还停留在“这是个没能如愿但依然很积极的姑娘”的阶段时她的生命就画上了句号,不可否认邱芜是倒在黎明前的战士,但一些人无法接受这种结局也是情理之中。
同样,人物塑造虽然都能打95分,但细想那被扣的5分里都有一些虎头蛇尾或者前后经不住推敲的因素。杨伯鸿作为本作塑造相对丰满的角色,最后“曾误杀一个被拐卖小孩”的点交代得有些晚。尽管他在死前蝉花幻象里看到的代表死去女孩冤魂的三眼者十分震撼,但铺出杨无恶不作特点的最后一笔整个过程有一种“答案昭然若揭”的过程,有些“反派在达成目标前主动给主角/读者抖搂全部计划过程”的放答案感。这个问题其实在烟火里就有一点苗头,但由于烟火的故事结构非常简单,玩家即使在玩到一半才出结果也不会很顾忌“这答案好明显”而是关注背后延伸的价值悲剧。杨对于拿孩子挣钱在心理上是有一定魔怔的,这种潜意识的魔怔应该和那个从村子里被拐走时死去的女孩有关,这种前因后果如果能在剧情里稍微提一下,估计结局会有一层思考的重量,也更贴近“因果轮回”的表达。这种人物塑造动机的头重脚轻在其他角色上也有一点明显,徐道长、前局长、沈队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这种前期“犹抱琵琶半遮面”,后期又很直白地给你抖包袱的点;最后就是叶医生,比起前期猜测的人物塑造其实更像是一个彩蛋客串角色。其实私心是有一点想看叶医生是怎么从一个有志青年变成后面那个困在群山中走不出的人的过程,可惜三伏里他除了满足逻辑上不能声张的设局外并没有过多笔墨。
不过总的来说,三伏整部作品依然是月光蟑螂老师继续进步学习的新作品,从剧情推理的推进、镜头画面表达的创意来看依然不失为一份佳作。尽管存在一些轻微的经不起仔细推敲的点,但在呈现故事这一点上是完全合格的,也很好地完成了它“悬疑推理”的任务。邱芜、苏秘书、唐雨和杨伯鸿无疑是本作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角色,我们哀叹邱芜和唐雨的殉道,也为苏秘书得善终走出阴霾而感到高兴。至于杨、王一伙人,虽然结局截然相反但本质上殊途同归,无底线地追求利益最终异化的也只会是自己的人性。
千禧年是新生与蓬勃,但热烈的生机同样也会伴生混乱,特异功能、神童、开发潜能,这是我们记忆中独有的科学时代前最终的狂热,营销这些非科学之物者怎么可能不知道其中真假?然而假作真时真亦假,人心在利益面前不过是一张蝉翼,为了金钱为了名声乃至隐晦的为了“发展”,孩子的性命、无辜者的性命、正义之人的性命甚至入局者本身为人的底线都如同水中月镜中花,一触即碎。
正如苏秘书前期灰色的塑造一般,她明知道欺骗和投机是有违底线的,但她也认为“没有公司的积累我做不到真正正确的事”。在那个无序又勃勃生机的年代,人们渴求实现理想改变命运,但改变命运往往需要牺牲时间、金钱乃至底线。社会的巨变冲击着每一粒沙尘,王总为了挽救日薄西山的公司,杨伯鸿一行人想要赚钱/养家,苏秘书想要投资计算机行业,公司里受蒙骗的员工也是希望未来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所有人都希望能够达自己的成目的,却踏入了无法自拔的漩涡。所有因用谎言编织成了罪恶的果,这正印证了大蠊老师写在海报上的那句:真相亦是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