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状元》内容,随便唠两句
想了想我还是把剧透标打开,说着说着可能就说过了
全文可能不太像是影评,而是借题发挥写小作文,慎看啊慎看

这个导演和编剧在这一章里面很好地把握了“正反馈”这个东西对人的影响力。为什么提到学习提到考试很多人就不会上瘾,相较而言游戏却很容易上瘾呢。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这个正反馈的问题。
游戏给我们的正反馈是即时的,快速的,大量的。可能是攻击BOSS时候华丽的技能招式,拳拳到肉的打击音效;也可能是迅速上涨的数值,大量稀有的宝物。负反馈也是即时的,HP的归零,游戏进度的重置,装备的丢失,NPC好感度的下降,一切都这么明朗,玩家很快可以做到纠错而回到正反馈的道路上。
和游戏一比,我们的现实生活就是一个正反馈十分延后、负反馈意义不明,奖励机制存疑,剧情时长过长的一款“垃圾游戏”。
剧中母子一旦拥有了可以得到即刻正、负反馈的能力,其实就是将现实生活变成了一个游戏。一下子从复杂的混沌系统变成了简单直白的养成游戏——这也符合我们的一般认知。
但这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不知道各位在游戏过后有没有过一种感觉,一种空虚感。关掉电脑后,在淋浴间里突然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拥有的那种空虚感。一种大脑被不断地刺激,不断兴奋之后,冷静时带给自己的空虚感。
我认为,游戏式的正负反馈是高效的,但也是最无情的。它将事物评定的标准从多归到了1。剧中主人公砸烂自己吉他的时候,我更多感觉到的是一种疯狂而不是一种愤怒,一种被正反馈完全刺激了自己的大脑后的兴奋,从而带来的疯狂。由于分数上涨的正反馈给人带来的刺激太过于强烈,相较而言其他的所有的反馈都太平淡无奇,所以在主人公眼中,其余的事情都没有这么重要了,一切的一切都交给了分数。
最后的结果,很无趣。一个只会读书,分数奇高,却找不到自己爱好和方向的人真的是我们所期望的自己吗;一个为了单一的目标将自己别的部分全部舍弃的自己,真的是我们所期望的自己吗?
我想这也是制作团队想要表达的一种思考。借对高考的思考,进而是一种对成功的思考。
高考承载着无数人对于“成功”的渴望。但成功究竟是什么。在2022年的今天,我们可见大学生再也不是镀银镀金的人,当华丽的光环被扯下,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那个在书桌前沉迷于复习的自己、为了这一点正反馈不断麻痹自己是最纯真的自己,是的,但不过,人生的精彩和美丽,也正是在纯真之外的不纯当中。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游戏之后会有一种空虚感——我在高考之后,也有同样的空虚感。我太“沉迷”在学习里了,不知不觉抛掉了其余的自己。那种纯粹追逐正反馈的自己就像是一片纯色的背景一样,很没趣。反而是高考之后,我拾起了以前写过的小文章,小日记;重新走过了以前散步的步道——我才发现,过去的我原来这么有意思。
越不纯粹的时候,我的鬼点子越多、我看见的世界越多、我感受的生活越多。
而什么是成功,我无法解答。我只知道,那段“不纯粹”的时光中,我很幸福;现在“不纯粹”中的我也很幸福。
如果一定要为人生的成功定义,那我也相信,真正的成功是由我自己来定义的。而不是由外物,由他物,由单一的数字去定义。
希望我自己,也祝愿大家,能从学生的思维中早日跳脱出来,摆脱正反馈的束缚,用更加多元的视角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