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失眠为什么要疏肝?为什么安神药治失眠效果不好了?
人们常认为心情不好就会睡不好,失眠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开一些安神的药方。然而,有一部分人发现:已经吃了很长时间的安神药,治失眠的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压力、焦躁等烦心情绪都没有消失。为什么“安神不能安睡”?中医提醒您,仅靠安神不能“熄火”,失眠还是要先疏肝,解郁丸标本兼治,是疏肝解郁、治疗失眠的一剂良方。那么,到底为什么治失眠要疏肝呢?“火”又指的是什么?解郁丸是如何疏肝安神治失眠的?

中医认为“肝郁致百病”,失眠就是其中一种。肝作为人体掌管疏泄、气血的重要器官,与人的睡眠关系甚密。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便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夜晚,人躺在床上时,肝经最为活跃,各个脏腑的血液都流回肝脏,由肝脏储蓄调节。如果此时肝气郁结,人的气机不畅、血液循环不舒,就会失眠。中医指的“火”即肝气“憋”在体内形成的肝火,这股火不仅“烧”得人睡不着觉,还会令人“大动肝火”,形成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进一步恶化睡眠状态。
所以说肝郁是造成失眠与情绪恶性循环的根本病机,缓解情绪治疗失眠有一定效果,但其只能治标,收效甚微。肝气不舒,失眠与负面情绪仍不会消失。
解郁丸正是在安神的同时疏肝解郁、疏通肝气,做到标本兼治,才有好治疗效果。这也是中医常推荐它来治疗失眠的原因。

解郁丸组方是对疏肝名方的进一步创新、提高。记载于宋代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逍遥散是千百年来广受专家认可的疏肝健脾名方,“现代药王”杨毓书老先生在此方基础上剪裁加减,加以创新制成了解郁丸。
在组方时,杨毓书先生根据肝郁病症、药典记载及临床效果,加入了郁金、百合等中药材,进一步提高了原方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的疗效,使解郁丸具有疏肝气、散肝实、化肝火等疗效,能更加全面地调理肝郁问题,有效缓解肝郁所致的失眠、五脏燥热诸症。
为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解郁丸还参考了“安神金方”甘麦大枣汤的组方,利用合欢皮、茯苓、小麦、甘草等中药材进一步疏散“肝火”,安定情绪、缓解失眠症状。
失眠的病机在肝郁,肝火散了、肝气条达,人自然心情好、睡得香。解郁丸传承、创新千年名方,疏肝理气、安神养眠,调理肝郁导致的失眠、情绪异常效果极佳。如果您还不知道怎么治失眠,直接试试解郁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