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会学三论——感想
第二个结果是,电影演员由于不是本人亲自向观众展现他的表演,因此他就不能像舞台演员那样在表演中根据观众的反应进行适时的调整。电影观众与演员没有了直面交流,于是,面对电影就采取了一种不受如此接触影响的鉴赏者的态度
——《艺术社会学三论》P66
经过悉心制作的影片和直播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区别吧。影片注重后期剪辑与整体设计,而直播更多是注重直播主本身对直播过程的把控以及和观众的交流,由此来吸引观众的观看。如果这么想的话影片和电影的一些技巧是可以相通,而直播与舞台表演的一些技巧也是可以相通的。然而直播中的直播主与观众之间差距并没有像舞台剧中有舞台上和舞台下这么明确的分别,有时更近似于谈话的主持者和参与者的区别,而谈话的主导也并非总是落在主持者上,有时会落到参与者上,不过由于主持者是最明显的哪一个,拥有最大的语量(或者说主持者话语在直播中所有的话语中拥有最大的权重),所以主导通常落在主持者身上。同时由于直播所具有的形式,话语的权重是可能改变的,所以如果主导落到参与者上一定是凭借数量也就是说主导的决定是取决于角色所具有的权重吗,而话语在谈话中所具有的权重是由形式所决定的?不,应该是由该形式下的角色所决定的,因为在像这样一般直播上的谈话是没有社会背景的,或者相互之间是没有社会关系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社会背景中的角色决定社会关系),而在日常情况下谈话具有社会背景,所以有不同表现,这就是所谓场景对谈话的影响吧。如此想来直播确实可以视为不同日常的架空环境,vtuber直播尤其如此,因为真人直播直播主即为现实中的人,相较于vtuber直播更带能给人“实际”的感受。虽然我说是架空环境。不过其中的所有行为都是由实际的人所作出,所以和电影,动画中的架空世界还是不同的。
如上文所说Vtuber直播,不同于一般直播,给人的观感是动画式的,而且是那种二次元动画(如果硬要类比的话就是初音的演唱会了,不过初音并非真人,所以他是不会和台下进行互动的,即使有互动也是编辑师——类似的职业——与观众互动,不过在这一点上确实和vtuber类似),而二次元动画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对“萌”的演绎和诠释,同时由于是直播形式,所有的行为都是基于每一个实际的人,所以是无法完全脱离日常去构建幻想(或许对于某些御宅族是可以的),所以vtuber最常见风格是“日常萌”式,而vtuber最常见的演绎方式便是在不同日常环境下对萌的演绎和诠释。如果以上猜想成立的话,那么vtuber直播便是将二次元动画中的一些元素以个人的行为在舞台——如果吧直播平台视为舞台的话——上演绎出来。为了实现这一点vtuber需要拥有各种技能(虽然我也不知到需要什么技能)。
之所以对“萌”的演绎和诠释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大概式因为对“萌”的演绎是存在形而下的演绎方式,即其表现并非通过某种故事设计和文学的人物塑造,而是基于某种行为或是某种形象,认为动画《莉可丽丝》就是通过这一方式表现“萌”的重要体现。当然“萌”具有形而上的演绎方式,例如《幸运星》,《日常》便是对“萌”进行形而上演绎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