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头面部(面侧深区)
1.境界:此区位于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其上部为颞下窝。(位于颧弓下,咬肌与
下颌支的深面)
2.内容:翼内、外骨、上颌动脉、下颌神经、疏松结缔组织、翼丛。



(1)翼内肌和翼外肌
翼内肌:起自翼突窝,肌纤维斜向外下,止于下颌支内侧面翼肌粗隆
翼外肌:有两头,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下头起自翼突外侧板的下面。两肌纤维皆斜向外后方,止于下颌颈前面的翼肌凹。翼内、外肌肌腹间及其周围的疏织中,交错穿行者血管和神经。
翼丛 位置:位于上颌动脉的周围
构成:由与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伴行的静脉互相吻合形成。
交通关系:翼丛向上与眶内的眼下静脉相通,并经过卵圆孔静脉丛及破裂孔导血 管与海绵窦相通。故口、鼻、咽等部位的感染,均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上颌动脉:Maxillary artery 起止:
平下颌颈处起自颈外动脉。经下颌颈深面,入颞下窝行向前内,再次越过由翼外肌下缘穿出的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翼肌下头的浅面,弯曲向内上行,达上颌结节的后方,并穿翼外肌两头之间入翼腭窝。
以翼外肌为标志分为3段 :
第一段:下牙槽动脉,脑膜中动脉
第二段:颊动脉
第三段: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


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 是三叉神经最大分支,自卵圆孔出颅进入颞下窝
分支:
运动支:支配咀嚼肌;
感觉支:颊神经、耳颞神经、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三)面侧区的间隙
1.咬肌间隙
(1)位置:位于下颌支外板与咬肌之间。
(2)意义:正常情况下,间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感染时间可沿间隙扩散。
2.翼颌间隙
(1)位置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与咬肌间隙仅隔下颌支,两间隙经过下颌切迹相同。
(2)内容:疏松结缔组织,舌神经(舌动脉),下牙槽神经及同名动、静脉穿行。
(3)意义:下牙槽神经阻滞,注射局麻药液于此间隙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