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演出预告 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秋分种麦正当时》节目单

2021-01-29 18:00 作者:artgist艺意  | 我要投稿


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

2021年1月30日-31日 19:30

北京天桥剧场

故事梗概

本剧记述了农学家李博文克服困难,耐受孤寂,花费数十年心血做小麦良种选育的生命历程。讴歌了以李博文为代表的中国农学家,在家国利益与个人利益面前,放下个体得失,以科学的态度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所作的无私奉献。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知识分子开启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命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其用自身的成就,去影响改变他人的命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在将富裕和幸福惠及他人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本剧记述了知识分子在全民奔小康中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以及在脱贫攻坚战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序曲

1988年,30岁的中国留学生李博文,刚刚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种子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正准备在美国发展,突然接到家中来电,父亲病重……

第一幕

李博文与妻子飞越重洋回到祖国,在李父的病榻前侍疾。缠绵病榻的李父,以老一代农学家的身份劝李博文回国进行小麦杂交的选育工作,用研究的成果报效祖国。回想父亲一生的经历,以及父亲从自己年少时对自己的期许,李博文决定留在国内。这个决定导致妻子陈静与李博文分手。也引发了李博文的学长,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顾帆的不解。

第二幕

二十年后,新疆小麦实验基地,李博文手下的研究人员肖放不堪忍受常年不停奔波,收入又少的枯燥的杂交小麦选育工作,选择离开。一众科研人对肖放的行为不以为然,李博文却表示理解肖放。李博文唱出自己的心声,每一项科研的背后,是生命的寂寥,是重复的枯燥,是对自己一次次否定,是长夜无尽的煎熬……顾帆作为李博文的领导来实验基地视察,对李博文的研究成果进行肯定。评价说李博文在中麦系列上取得了实验性的突破,这必将是抗旱、节水能力突出,丰产性,稳产性好的超高产小麦品种。顾帆以研究成果的推广前景作诱饵,提出在李博文的论文上联合署名。李博文回想少年时拒绝同顾帆换自己渴望的烙饼,因为事关尊严。而历经生命的磨洗,李博文依旧选择了科学研究的尊严,斩钉截铁地拒绝顾帆——不换!

第三幕

经过二十几年艰辛的选育工作,李博文的杂交小麦在科研上取得突破。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回到自己当年插队的河南某县进行推广,结果却受到当地的农民的质疑。因为前一年有人向当地农民推广麦苗,农民被骗。李博文从科研自信的角度,将麦苗免费提供给农民种植,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李博文的做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工作人员与科学家,共同为农民彻底脱贫,勾画愿景。

第四幕

李博文在小麦基因测序中,坐实了"抗病基因"性状,完成了被称作"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事业再创造新高。顾帆利用手中的职权,查封了李博文的实验室,只为逼迫李博文将研究数据出卖给外国的公司,让自己同李博文退休后,能够有优渥的生活条件。李博文再次斩钉截铁地拒绝顾帆——不换!同时,其克服知识分子的软弱,主动向纪委及农业部的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并得到了支持,保护了知识产权,维护了正义。所有人骄傲地唱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指示,"中国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中央歌剧院

中央歌剧院隶属文化和旅游部,1952年成立。目前是亚太地区最具规模实力和人才优势的国家艺术院团。

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剧院创编了一大批优秀剧目,曾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原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100多项国家级奖项。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 APEC峰会、香港回归20周年、党的十九大等国家重大活动中出色完成演出任务。排演了《图兰朵》《茶花女》《卡门》《弄臣》《尼伯龙根指环》等世界歌剧经典剧目;创排了歌剧《白毛女》《阿依古丽》《马可·波罗》《红帮裁缝》《红军不怕远征难》《红色娘子军》《玛纳斯》《命运》《道路》《秋分种麦正当时》及舞剧《花木兰》等优秀原创作品。

剧院一直保持其国际性、引领性、开放性特点,长期代表国家活跃在国际艺术交流舞台上,在联合国万国宫、普契尼艺术节、布达佩斯之春艺术节、卢布尔雅那音乐节等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传播中国声音。

剧院所属的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等,聚集着一大批国内外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歌唱家、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导演、剧作家及舞台美术家。现由院长刘云志(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主持工作,班子成员有副院长郑起朝、么红(著名歌唱家)、李丹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晓红。

演出预告 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秋分种麦正当时》节目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