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乐传的男女主人设
安乐传女主这种为了目标冷酷无情的人设,其实是很带感的。女主的冷酷是清醒着看着自己痛苦,清醒着产生对太子和自己的怜悯,但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太子对自己的任何人类情感,都无法改变她的决定。她清醒着把包括自己在内的人全都当做工具,为了给帝家翻案,把当前的皇帝订在耻辱柱上,让他感受失去权力的痛苦。 可惜一些怜惜假人的戏码,导致这个清醒的怜悯和痛苦立不住。这就是为啥之前假人那个部分,我这么气。这导致女主看起来只对男主冷酷无情了。她为自己的动摇悲哀自责接着重新坚定,但难以看出她对太子的悲悯,明明她可以怜惜安宁,也可以理解假人。当然,剧本根本没有考虑这些,指望演员自己演出来这些复杂的层次确实也是要求高了,但龚俊超出了我的期待,他做到了! 他在对假人表现深情上,做到了表演出太子的言不由衷,他对待喜欢的女主和守诺的帝家女上表演出了区别。 前者他给出的是独一无二的欣赏、尊重、信任、托举和放手,从未在言语上有一丝丝轻慢,从未在语言上表达一次私人情愫,只有醉酒时才露出一丝遮掩不了的情感,只有和她对话时,太子嘴上“一切为了工作”的背后,是眼睛里遮掩不住的幸福。而后者,他给出的是生活上的照拂和撑腰,是作为符号的行动。他看她的眼神是毫无波澜的,他不关心她的灵魂,他少数几次为她动容的时刻,眼睛里出现的也并没有假人,而是回忆。 我在想,如果帝家女和那个让他心动的女孩确实不是同一个会如何呢?那他一定是会永远把女孩放在重臣的位置,而去完成他必须完成的事情吧。他会收起来人的情感,成为一个名为太子的符号。 因为他娶帝家女不是只要保住她的命,他从未告诉任何人他想要的是翻案,但他其实必须给帝家翻案,否则他娶她反而是真的会要了她的命或者自己一家人的命,毕竟两族隔着血海深仇。他从一开始想要的就是消弭两族的仇恨。他不能接受父亲行诡道的行为,不解决帝家的一切,他这一生都会困在12岁时对权力的恨里。而他又是注定的掌权者,因为孝道他不能恨父亲,他只能恨自己,恨自己的身份,恨自己掌握的权力。所以,他一直自苦,大多数时候,他都不像一个太子,少有的几次使用太子的权力,展现太子的威严,都是为了别人。 他的心里没有自己,所以,他最终用自己破局,并不奇怪。他习惯性的消极归因,他从不愿意任何人分担他的痛苦,他一直把所有的错都视为自己的责任。他对妹妹会说,“你当年何其年幼,那些愧疚不应该由你承担”,但他却从不这样原谅自己。 所以,,如果没有一段真正的关系属于韩烨本身而不是太子,那他这一生即使解决了帝家案,他也不会放过自己。幸好,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