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之形》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The shape of voice
四刷了
可能大部分人对其中想要传达的东西有一定的误解(因为大陆上映的是删减过的)所以评分不高。
但我觉得电影的主题是很清楚的,关于校园欺凌。
并不是在为欺凌者发放赎罪券(当然欺凌者是无法被原谅的),而是讲将也和硝子两人相互救赎。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敬请酌情观看)
将也之所以在小学时欺负硝子在我看来完全是出于想让自己合群的心理,或者是炫耀?以博得他人的认可。但他还是太天真了,太以自我为中心了,殊不知别人根本就不在乎他做了什么,也不认可他所做的,结果只能是自己一人承担过错。
硝子因为觉得自己的出现破坏了将也的关系圈,所以心怀愧疚,最终选择转学。(先天的语言能力缺失使硝子有很严重自卑心理)
硝子离开后,欺负别人的将也,理所当然的变成了下一个被欺凌的对象,此时将也所经历的一切,包括被孤立的痛苦,之前欺负硝子的罪恶感,对母亲、对家庭的愧疚感,都为之后他选择自杀的种子提供了沃土。这就有了开头将也跳河的桥段。(因为没看过原作漫画所以我也不明白之后又为什么跳河未遂,还望知道原委的朋友指点)

之后便是成年以后将也和硝子的相遇,将也因为之前的遭遇养成了孤僻的性格(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不敢直视别人,加上之前小学同学(黄毛)的负面宣传,造成了将也在高中孤立的局面。此时硝子也正在手语班学习,过着自己的生活。而成年后的第一次相遇,将两人的生活又联系在了一起。(个人觉得故事应该是从这里开始了,之前用的类似插叙的手法讲小学的故事,是高中故事的背景)
之后又是与新老人物的相遇,与植野的冲突算是一根导火索,使硝子又一次觉得自己破坏了团体的氛围,并最终得出了和自己在一起就会变得不幸的结论。(其实这里我也还不明白为什么植野会对硝子有偏见,大概只能推出她对将也有好感而硝子又和将也距离太近了什么的,望解答)

于是硝子决定在烟火大会的夜晚跳楼自杀,但最后被将也极限一换一,未遂。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将也也开始试着去接纳他人(这里好基友永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硝子也放弃了自杀,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植野也算是放下成见。最后是个happy end
(在角色设定方面,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作画上也有着丰富的细节,包括一些特写啊,色彩的运用啊,场景的转换啊什么的,音乐就更不用说了,让人觉得很贴切舒服)
总之,以上都是我个人的看法,声之形真的是一部很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完成度非常高,每次看我都会深有感触。在别的平台上得分低,被别人说三观不正什么的我觉得不应该。
还望大家能友好讨论(*σ´∀`)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