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坑-KR】张中立

张中立曾在北洋时代参军,曾任孙传芳部队的旅长和师长。 国军北伐失败以后,他开始从事金融工作,并成为江苏省民政厅的政府官员,然后在八省联合担任盐税警察局局长,表现非常出色。 由于有人批评张中立曾经考虑加入国民党,孙传芳将他从江苏安排到安徽,这使他和陈调元联合,成为皖系的支持者。
张中立(矫成)
生卒年:1883~1944
派系:无
定位:陆军将领
最高军衔:陆军中将(北洋)、陆军副都统(清军)、陆军中将(奉天政府)
能力:LV.2,A1D2P2L1
特性:政治相关、步兵军官
起义疑云
张中立生于清朝时的江苏萧县(现处安徽),后选择参军谋生。在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出身成为地方军阀集团用人标准之一。张中立因为是江苏人,又作战勇猛,受到南方军阀首领孙传芳器重,接连升迁,担任旅长、师长、副军长。
当国民革命军北伐并威胁孙传芳的统治时,德国人尚未介入,孙传芳集团内部出现了有人被国军收买的消息。这些指控指向正在前线的张中立,有人声称张中立将在浙江发起叛乱。孙传芳于是将张中立从浙江调往安徽,同时解除了他的兵权。几年后的一连串事件证明要发动起义的另有他人。
北伐失败后,张中立涉嫌叛变一事再次被其政敌用来当作借口,这导致张中立完全丧失对军队的控制,他被授予在江苏省民政厅的闲职,这对军阀来说毫无意义。
警界先锋
1931年,张中立在民政厅处理金融问题的才能被朝廷重视,他被调往北京,担任全国盐税警察总队长。在这一岗位上,张中立对清国的警察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试图使受德国人和封建势力控制的官僚体系恢复活力。在这些改革初见成效后,张中立回到南方的八省联合,在江苏继续担任警察局长。
然而,由于张中立的嫌疑始终无法洗清,一旦他的措施稍微威胁当地不法商人和买办,立即便有人指控张中立勾结闽赣的国军游击队。因此,张中立先是从江苏被调往安徽,而后从警察局长职务被调任税务局长,这回他手里连警察也指挥不动了。对八省联合及清国腐败统治彻底失望的张中立选择和陈调元联盟,以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
IF路线:中日邦交往事
1936年,南方混战爆发。张中立协助陈调元起义,归顺奉天的民国政府。与此同时,他的暗中活动取得了效果——那就是上官云相和陈仪在浙江发动的起义。这种地点的巧合让世人怀疑张中立只是特地采取这种措施报复孙传芳和齐燮元,尽管上官云相和陈仪似乎和国军没有交集。
虽然张中立对陈调元予以大力支持,但他已经多年远离军事,而数次失败的战役证明他已经不适合继续担任指挥官。1937年,张中立受陈调元委托北上前往沈阳,而后受奉天政府任命,前往日本担任留学生监督,实则充任二号公使。
在东京,张中立结识了南方国民政府派往日本的联络代表高宗武。二人在对日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期间高宗武指出奉天政府实际上成为日本实现东亚霸权的傀儡,而奉天政府内部士官派和回国留学生则不知不觉地按日本的原定计划行事。
“归根结底,日本现在不承认德国扶持的清国傀儡。但是,中国不止张大元帅一个领袖,要实现东亚的和平,不管怎样,除了汪先生之外,就没法找到别人。”
“张大元帅早已有对中日新邦交关系的看法,但是你们国民党不能容纳他的主张。”
“什么主张?如果张大元帅还都北京,请问张大元帅如何处理台湾和关东州(旅大)问题?日本政府亦要求张大元帅在驱逐德国势力和AOG后将青岛租借,贵政府如何表示?”
1941年日德战争爆发后,张中立被调回中国,奉天政府命他前往南方维持亲奉系的军阀势力范围,但那时多数南方军阀已经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张中立被国民政府打发到云南担任税务局长。1944年,张中立在昆明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