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赚钱101:(9) 打破常规,勇敢“点火”
更到这里,恰逢冬奥开幕~想必大家对于本次别出心裁的点火方式都印象深刻——而不论人们怎么议论,笔者认为本次的微火方案做到了一点:破除了隐形中的思想钢印!
毕竟,谁规定的点火仪式必须宏大而又奢华?与其劳民伤财地在一条道上卷下去,另辟蹊径同时传递环保理念,不也是极好的吗?
而我们谈论起演出来,未尝不是同样的道理...
2.形式创新
笔者认为,我们确实需要“重定义”音乐剧而不能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当然,不是前文那种偷工减料,而是根据国内观众的偏好、口味,有针对性的调整~
如对于音乐剧来说,首先真的要好好讨论:什么才叫做音乐剧?毕竟,世界上的音乐剧哪里只有英美模式下的一种?
在此,笔者想讲一下自己对法剧的认知...其实笔者也曾经奉西区、百老汇为正统,甚至感觉:法剧也算是音乐剧?后来发现,人家只不过“不一样”,只是另一种合理存在,而不是什么异端——比方说,既然唱跳结合对演员的要求极高,两者分离开来大家各显神通未必不可以!没有百老汇那么恐怖的人才储备,我们就不能另辟蹊径了吗?

笔者曾经根据现有音乐剧的特点,搞了个防骗指南...
现在看来,更是要根据观众的偏好灵活运用,而不是死守教条
再举个栗子,笔者一直将舞美硬景,以及反应其质量的集装箱数,作为评价音乐剧的一个重要标准...后来看到了法剧《摇滚红与黑》,才知道PPT舞美也能玩出花儿来——当然,这部剧,甚至法剧总体也是有自己的问题(比如笔者一直就不能接受冲台),但它有助于解放我们对于音乐剧的认知~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方向还需要大家目前的探索,不过笔者个人感觉三宝老师的《聂小倩与宁采臣》就很好嘛~同是人鬼情缘的题材,它虽然布景简单,远没有引进剧《人鬼情未了》那样科技感max、视觉冲击强,但中国韵味的音乐和故事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总的来说,我们没有百老汇的市场条件,不能盲目地向他们学习,也不能傻傻地认为他们垄断了音乐剧的诠释权...我们还是要对外博采百家,对内挖掘传统民俗,根据实际国情制作适合我们自己的演出!

TheatreBomb-剧燃:
特立独行的另类剧场,逗逼中的轰炸机
长按扫码↓载歌载舞步入歪门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