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序章part2

序章part2
真实的想法
2020年,作为一名演员的变化也是如惊涛骇浪。虽然自己没想过会是这样,结束了终于实现了“目标中的演技”的《绯红》,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完全燃烧。心情变为“这以后,我还会遇到我想演的东西吗,我还能够超越自我吗?”。这种状态,在休息了9个月之后,现在依然存续着。
作为一名演员,产生“这之后要怎么办?”的感觉。演戏时的动力,不应该是“好开心!”吗?因为觉得开心,才一直走到现在。但是,坦白说,现在在拍摄现场,虽然和共演的人们聊天,也有开心的时候,但是觉得演戏本身很开心这种感觉,以及对演戏的上心,好像无法像以前一样保持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就算记得住台词,也经常会吃螺丝。舌头不灵敏,语言无法进行。这个问题也许时间会帮我解决的吧,现在的想法是“顺其自然”,进入拍摄现场,感觉记台词的能力在一点点的恢复,可能拍摄现场会帮我恢复专注能力。
《我家的故事》第一集已经制作完成。在我看之前,矶山(晶)制作人就对我说“找户田惠梨香来演太好了,虽然带着口罩,只用眼睛演戏就很好地表达出来了。”,我的感觉是“诶?真的吗?”……在我心中,还完全不能觉得踏实,因为有很多轻飘飘的部分。当然,思考是会思考的。这个时候应该这样、这个是这种感觉、之类的。如同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出来各种东西,在哪里却总有一个不能认同的自己。好像只是身体记住了至今积累的经验,就这么完成了的感觉。
所以,必须早点决定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了。这样下去的话,也许心会腐烂掉。本来,“仅完成”演戏是我绝对不想做的。《绯红》在(2020年)2月底结束拍摄,实际上从5月开始一直在治疗身体。身体发出了悲鸣。做了各种检查,结果如实地反映了出来。医生说“你居然能够到现在都没倒下。现在,是靠精神支撑着的吧。只看数据的话你现在不应该还能站着。”一直勉强撑着的现实被摆到我的眼前。所以“不想再勉强自己了。”现在这种想法很强烈。
说起来,事务所已经和我说了好多次“可以放松些的。”但我讨厌粗糙对待演技的自己,也无法爱那样的作品。从性格上来讲做不到。我一直觉得“放松到底是要怎么做啊?”这样的人,现在从心底觉得没有力气了。是好是坏,“啊,原来这就是放松啊”,我正在用身体感受着。所以我也觉得现在的状态如果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好了。
前几天,久违地见到《Code Blue》的西浦(正纪)导演时,他说“哇,脸变‘圆’了呢,之前,一直是厉害的战斗模式的。”虽然也有好的意义,也感觉到在工作上可能并不太好。虽然我没有那样的自觉,西浦导演这么说了,一定是变得很没有棱角了吧,是变得非常安心了的吧。结婚带来的变化比我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这种感觉的故事,是第一次呢。以前总是“不甘心。”“接下来,怎么办?”之类的。从24岁左右的时候一直思考着“自己想要的演技是什么样的?”“作为演员怎么样才能成长呢”。但是,“今后,要如何让自己奋力前行呢?”,产生了新的纠葛。
实际上,很久以前就和事务所说过想试着做舞台导演、导演。一直以来都有要是能够填充和作为演员不同的“自己的角色”就好了,这样的想法。怎么说,现在的视野和过去不同了,也觉得那样的自己的人生也是可以的,也开始觉得可以再有一个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挺好的。
是出现了一个还没见过的自己的感觉吧。对于工作的动力,对于社会的感觉,以前并不觉得有什么变化。自己也觉得新鲜,非常新鲜。
本书所含的愿望
因为新冠疫情,从世界范围来看物质的价值也在不断下降吧。我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想要好好看清事物的本质,而现在则到了必须认清事物本质的时代。希望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读到这本书的人也能发现这个事实。
虽然并不是从2021年开始的,社会上攻击性不是变得更强了吗?“真实情况是什么?”“是XX的错!”,像这样攻击他人。高声叫着“合规。”,“就因为那个?”之类的投诉出现。演艺界也是这样。作为一个人来看演艺界的时候,“不,这不奇怪吗?”这样的疑问有很多。植根于日本的“向右看齐”、少数服从多数的文化,“为什么是不重视个性到这种地步的社会?”我思考了许多这样的问题,也认为这样的时代应该结束了。到了一个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组织是什么和个体是什么的时代。
并且我再一次确信,每个人最终都只能由自己来守护。因此,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了解生活这件事、守护一个人这件事、和自己工作的价值。虽然我偶然地选择了结婚,这不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每个人的人生喜悦与人生价值都是不同的。了解这种不同,互相认可,是很困难但很重要。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传达这种信息的,让人心情舒畅的无性别书籍,那样我就会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