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梳理(二)~
屈原和楚辞
屈原作品,这里要耐心一点,创造一下背书口诀了。。。
作品,从数字定桩上来吧,离骚,天问,招魂,九歌,九章
1是一棵通天树,离恨天上有门派,来招弟子,合九九八十一数。。。。。

九歌一共11篇,礼魂,东皇太一,国殇,云中君,湘君,东君,山鬼,河伯,大司命,少司命,湘夫人
有一个国家好奇怪,叫礼东国,来了三位封君,封号云中、湘水和东,他们翻山渡河而来,还有两位是大少司命,说是湘夫人的派遣
这是祭神歌曲,东皇太一让我想起了三生。。。山鬼个人很喜欢唱

九章,一共9篇,橘颂,惜诵,惜往日,思美人,悲回风,抽思,哀郢,怀沙,涉江
还有个宗亲子弟,说从橘生之地而来,带了两位美人,一个叫惜惜,一个叫思思,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这浪荡子还被选中了。。。惜惜思思只能回转,先是悲悲戚戚,然后抽抽噎噎,最后哀哀哭泣,怀着不舍,还是不得不涉江走了

楚辞之名,西汉刘向编屈原,宋玉以及西汉贾谊的作品,命名楚辞
楚辞的产生:楚地好歌,好巫,楚言风格,南北文化交流

楚辞和赋的区别
在结构上,楚辞以兮而咏,参差错落,赋少用虚字,句式整齐
楚辞主观抒情,抒情描绘,赋多客观咏物,铺排描摹
楚辞尚神理,汉赋尚事实

楚辞解释
司马迁,关注整体?班固,遭受忧患,人同己心。王逸是离别愁绪
艺术成就又来了
表现手法赋比兴抒情议论,语言,结构,主题,思想内容,具象抽象想象
所以,思想内容是奇幻想象和激情,内容是纯美不屈的主人公形象,手法比兴升华为托物言志,香草美人意象群,结构长短不拘,韵散结合,语言,民歌楚地方言的运用

精神价值:美政,是理想深沉的爱国情感的意思?坚毅,追求理想九死不悔,嫉恶如仇的批判
九歌祭神,清新幽渺,九章平实质朴
宋玉是屈原之徒,九辩,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

秦朝吕氏春秋,是杂家的代表,以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思想成分居多,事实说理,不求华丽
李斯的创作主要是奏议和刻石碑文,谏逐客书是奏议文的代表
西汉的文风,从战国遗风,到平实政论,到激情,形式从抒情骚体,到描物京都大赋,缺少情感,到抒情小赋,往后演变五言七言的诗,而后规整为律诗,这样一路的演变,才有了唐诗的繁盛
两汉散文

果然文人创新,就是求变,这是内在革新的动力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游子思妇失意人,那就是战乱和士人难有上升通道
汉乐府,跟诗经的题材其实也差不多,厌倦战争,婚恋,生活艰难,人生哲理,只是讽谏换成了讽刺达官贵人,时代不同,创作者不同

对汉代辞赋有点无感,想想就这样吧。。。。

骚体赋抒情性强,大赋铺陈空洞,小赋咏物抒情

魏晋南北朝

建安七子背一下吧
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孔弦陈列,软羽硬钏,网纱絮玉,柳枝栏杆
这是那位子弟去到门派里的住处所见,博古架琴笛雀羽,盥洗台钏佩俱齐,窗覆玉纱,推窗见柳,回廊栏杆

南北朝诗歌

诗人综述

南北朝辞赋

骈文是广义的散文中的一种,与狭义散文区别明显,主要特点:用典,对偶,声律,辞藻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

终于到唐朝


唐传奇

就这样吧^_^,通过中国文学史,和这个古代文学史(一),到五代的文学大致过了两遍,现在试着去刷题看看^_^
有什么想梳理的,就等后面再说了~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