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闭症儿童动态活动中的抗挫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问题,其中很多孩子存在抗挫能力不足的情况,同时抗挫能力不佳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下面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老师就为大家整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① 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乱发脾气、哭闹
② 受不了一点批评,光爱听表扬的话,一批评就不高兴,甚至哭闹
③ 自尊心较强,好胜心强,好面子,承受不了失败
④ 怕困难,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

⑤ 特别娇气,做错了事,家长一说就哭
⑥ 不敢承认错误,老是推卸责任
⑦ 遇到一点困难就愁眉苦脸,不是想找大人帮忙就是想放弃,或怨天尤人
⑧ 从不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从不分析失败的原因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足以看出抗挫能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以上情况,自闭症的孩子当然也存在。普教孩子对于挫折的表现可能更为隐晦,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但自闭症的孩子更多是以原始本能为主的,他们面对自己接受不了的挫折时,会更直接,或直言“我不要”“我不会”,或起身跑掉、亦或直接大哭大闹来宣泄情绪。那在面对自闭症孩子出现抗挫障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讨论的。
改善自闭症孩子的抗挫问题可以分为三步,问题发生前我们应该怎么做?问题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做?问题发生后我们需要怎么做?以时间为轴,去干预或许也有不同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按顺序来进行分析。

一、“问题出现之前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预防”,积极行为干预!想要做好预防可不简单,一切都要基于对孩子的情况比较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1、在课堂中,孩子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情绪(具体的活动),因为抗挫不佳导致的有几次,了解发生的频率与原因。
2、出现问题的形式是什么(了解孩子问题的程度)。
3、任务的难易程度适不适合孩子。
在了解到基本情况后,我们需要采取干预策略,主要的干预方法如下:
1、任务难度要适合孩子,调整孩子当下的任务难度,任务难度要根据孩子本身能力,结合当下的状态来决定,如果孩子当下状态良好,平时的任务难度在10,那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到11,如果状态不好,那就稍微降低一下难度。

2、多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别把生活中的障碍清除的太干净,导致孩子真正遇到问题时会不知所措。
3、抗挫练习不要设置在孩子疲劳、烦躁和伤心的时候,要在孩子情绪较好时去做,可以有效提高练习的成功率。
4、设计好抗挫情景,活动的难易程度要随时变化,任务目标穿插着来,容易的多一些,稍有难度的少一点,这样孩子会容易接受一些。从孩子喜欢且容易的活动入手,后面逐渐增加难度,这样的安排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以上是“预防”策略,相信很多家长都比较难的点在于,当下孩子都已经出现问题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样的情况也有几种方法可以借鉴。
1、在任务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量要适合孩子,任务量过大也会导致孩子出现情绪。

2、在过程中多鼓励孩子,前期强化的密度尽量大一些,后面慢慢的减少,要有计划的完成这些内容,在孩子做了一段时间的活动后,要有意识的帮助孩子离开当下环境,适当的释放一下自己。
3、多给孩子机会去体验成功的感觉,提升孩子的积极性。
4、减少营造输赢差距的氛围,孩子赢了给大强化,输了则吼、骂或指责,这样的行为也会让孩子承受更大的心里负担。过于想赢,就会出现不敢输的情况。
在问题发生后,我们需要做什么呢?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也要注意以下几个点:
1、先缓和孩子情绪,暂时脱离当下的情景也是可以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当下任务给孩子带来的痛苦的冲击。

2、事后通过简单的游戏逐渐帮助孩子找回自信,最终可以重回项目。
3、尽可能减少孩子失败的次数,多辅助孩子,孩子重新感受该活动并没有那么难,改变孩子对于当下活动的认知,避免完成孩子的错误泛化。
4、重新开始后要增加强化的频率,回到项目之前要提示孩子什么时候会结束,什么时候要开始,让孩子有足够的时候做好心理准备。
最后,咱们在帮助孩子解决抗挫时,自己的心态也极为的重要,尽量要克制住自己冲动的情绪,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虽然过程很漫长,但效果肯定会很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