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口决 日常 分享
横平竖直需谨记,长短疏密要留意,天覆地载见主体,点竖对正重心意,撇捺突出横画短,包围结构宜饱满,中间竖画需挺直,倾斜变化不刻板,左右两边要对称,上下二分要对正,并列结构看大小,上下错位要记好,左右相合成一体,呼应连贯时刻记,重复笔画要变换,多点之间要连贯,左右三分中间小,上下三分主笔找,俯仰相背气势布,大小相宜自然好。 一、点法 其势要重,所谓重即落笔的速度要快,但落点要轻,所谓“每作一点,如高峰之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凡作露锋之点,当于空中作逆势,尖锋入纸,顺势落笔,落笔后即迅速将笔毫铺开,此即王羲之所说“每作一点,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也”。作点时笔力要深入,即收笔时用腕法轻提笔锋,然后借势向下顿挫一二下,再反揭收之,收笔的动作要快,这样水墨便能深入点内,力透纸背。 二、横画 愈收愈紧之意,发笔时要逆入,收笔电动机回顾,行笔时要意有所顾,逆势涩进。所谓“画如长锥之界石”喻其不可太光滑浮薄之意 ,当于不平中求平,使其画势上平而下呈拱状,就象一只覆舟之样,切忌上平下亦平,则板刻之弊立见。 三、竖画 写竖画,当于曲势中求挺拔,则见笔力。古人称竖画为努法,努有用力之意。“努之为法,用弯行曲扭,如挺千斤之力。”这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力度的曲线之美,或向、或背、或背中有向,或向中有背,或势直而局部曲,最不可板滞。 四、长撇 “掠如蓖之掠发,此乃斜悬针而末锋飞起,宜出锋处送笔力到而匀,不可半途击出,则无力而瘦弱。”故颈部要细,腰部势微婉曲,宜肥劲有力。“出锋时当以腕送,饱满尖锐,万不可作虚尖斜拂之状,”掠左出而锋轻。“如是则一笔之中有轻重粗细的变化,富有节奏感,由于收笔时势微曲而末锋飞起,故有回顾之势。 五、短撇 如鸟之啄物,锐而且速,喻其用笔当迅速捷、爽利、明快。点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鸟喙之啄物。 六、挑法 空中作收势,由于写挑法时侧锋点入,锋尖上仰,已带偏侧之势,运笔时当边走边顿挫,边挫边提,至收笔时,锋已收归画中,故行笔不宜太快,快则势必形成偏锋浮薄之弊。用仰锋上揭,而贵乎迟留。”迟留才能有时间将锋调正。 七、捺法 一波三折,势宜开张。“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行笔宜抑扬顿挫,不徐不疾,从容不迫。收笔时,须笔战行右出,意即写捺角时笔画满捺,已带侧势,须用腕法带动笔锋,逐步衄挫,边走边提,将锋提到离纸之时。 八、钩法 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所谓蹲锋,即出钩之前先向下作一快速的按笔动作,如人跳高时跃起前的半蹲动作一样,所谓“得势而出”即指蹲锋后在恰到好处时迅速出钩,不可迟疑,若佇思稍息则神纵不坠矣,出钩时要力送到笔尖,钩要饱满,不可虚尖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