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刚2005设定翻译】骷髅岛之蝠

2020-02-17 23:06 作者:喜欢小怪物的贝贝龙  | 我要投稿


猾空蝠

猾空蝠(Volucerictis),骷髅岛小型飞行生物,污怖蝠(Terapusmordax Obscenus)的同科亲戚。翼展在38.1厘米-45.7厘米之间的夜行生物猾空蝠,是兴起于骷髅岛低地的新一代名门望族。小巧玲珑的猾空蝠,时常活跃在骷髅岛的“害虫捕捉第一线”,然而如果不是经过解剖分析,谁也想不到它们竟然会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骷髅岛污怖蝠的表亲。

猾空蝠捕虫

和绝大多数蝙蝠和而不同,猾空蝠白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吊立穴壁或树洞中保持充沛精力,但凭借着它们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夜视能力,只要光线变暗,猾空蝠就能在任何时间--除了最漆黑的夜晚以外--捕捉猎物。猾空蝠的领地意识极其强烈,无论是处于交配期的夫妇俩,还是仅仅只是一位独行侠-----它们对于任何入侵者都是抱着“绝对零容忍”的态度,特别是如果有家中幼小呆在它们身旁时。由“侵犯领空”引发的战争所制造的死亡案例,在猾空蝠一族中早已不鲜见;而作为那些体形比自己大得多的食肉动物们的“例牌饭前甜点”,猾空蝠更是绝不轻言投降:从能够造成剧痛的啃咬到最为疯狂的抓挠。。。只要还有一口气,惊人的犟劲就能从猾空蝠那小小的躯体中爆发出来。

嘴叼昆虫的猾空蝠
秽猪蝠

秽猪蝠(Pugbat,Turpis porcarius),一种翼展在0.6-0.9米之间的骷髅岛飞行生物。身为犬颌兽科(Cynodonts)隔代后裔的秽猪蝠,是一种夜行性的集群狩猎者,尤其擅长追捕大个头的猎物。白天,由十五只成年个体及其各自的幼崽所组成的家庭,会呆在空心树干中,或集中于低洼平原的边缘地带,利用倒下的大树所自然形成的、有遮蔽的洞穴来居住;太阳西沉后,便会在完全天黑之前,趁着半明或暗的暮色群出捕猎-----而此时正在开阔地带打盹的素食动物,便是秽猪蝠的“首选菜品”。一旦发现了猎物群中的老、弱个体,秽猪蝠便会一边诡异可怕地尖啸着,一边成群地俯冲下来,将被它们孤立出来的猎物团团围住,并不断地、有针对性地攻击猎物的咽喉和胃部-----因为位于那儿最薄的皮肤,可为秽猪蝠提供最为丰富的血液。更要命的是,秽猪蝠唾液中含有着的多种细菌,能给猎物引起“反应极其凶险的”冠状动脉休克症状。抵抗力差的个体会在遭秽猪蝠咬伤、吮吸后的几分钟内,因心力衰竭、心肌功能紊乱而死。。。然后,成为秽猪蝠们争抢的“现成餐桌”。所以,岛上大部分动物(尤其是身体状况不太好的那些),都不敢与这种个头不大但相当好斗的小飞兽轻易撕破脸皮。

一只倒霉的幼年玄坚角龙正在被一群秽猪蝠吸血

和世界上其它吸血蝙蝠一样,秽猪蝠的大嘴中排列着细小但非常锋利的牙齿,光秃秃的脑袋让它们能够麻利地一头穿进猎物某一处皮下,搜寻最丰美的血管或嫩肉。

秽猪蝠脑袋
雄性翼梢和雌性翼梢对比

秽猪蝠的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外观略有不同-----主要参考点是它们的翼梢。前者的翼梢要比后者的大很多,且雄性个体的指骨会在膜翅与关节连结处分叉,故也赋予了雄性使用起来远比雌性要灵活的手指。

雷啸蝠

雷啸蝠/霹雳翼蝠(Howller,Aligerattus Bombus),一种翼展在约1.2-1.52米之间的骷髅岛飞行生物。通体宛如身着一袭长毛大衣的雷啸蝠/霹雳翼蝠,有着全岛蝙蝠中最佳的视力,而它们也是岛上猎食性蝙蝠中最勤劳的,无论白天黑夜,你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当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是直接于视距中目击到雷啸蝠/霹雳翼蝠,而是通过时常从空中传来的、雷啸蝠/霹雳翼蝠音若闷雷一般的大吼声判断出它们的到来。雷啸蝠/霹雳翼蝠不仅眼睛锐利,而且飞行能力也不赖--能够在高速移动中通过撕咬来攻击(举例说)白毛夜袭蝠/骷髅岛白蝠(Noctadorior alba,Skull Island White Bat)的翅膀而使其瘫痪,从而饱餐一顿。除了各种蝙蝠,雷啸蝠/霹雳翼蝠也会以各种鸟类、昆虫、蜥蜴和鼠类为食,不过,这也使得它们有时会与拔毛鸡白蝠(Cutisaves Atroxoides)发生比较剧烈的冲突。

雷啸蝠猎食
骷髅岛白蝠

白毛夜袭蝠/骷髅岛白蝠(Noctadorior alba,Skull Island White Bat),一种翼展在约17.8--22.9厘米之间的骷髅岛飞行生物。姓”蝠“但并不真属”蝙蝠“的白毛夜袭蝠/骷髅岛白蝠,实际上是一种起源自啮齿类的生物,但它们却有着和真正蝙蝠一样硕大的耳朵,且同样是以声波导航来猎食包括各种昆虫和小型蜈蚣在内的猎物--这表明了它们有可能与各种蝙蝠趋同演化过。白毛夜袭蝠/骷髅岛白蝠的双眼完全退化无踪,原本是眼窝所在的部位,如今已经被它们的毛皮所覆盖。正如其名,白毛夜袭蝠/骷髅岛白蝠是一种夜行动物,但在骷髅岛的漆黑夜空中,它们时常会遭到其天敌“雷啸蝠/霹雳翼蝠”的突袭猎杀。

拔毛鸡白蝠

拔毛鸡白蝠(Cutisaves Atroxoides),一种翼展在1.5-2.13米之间的骷髅岛飞行生物。与岛上其它飞行生物不同,拔毛鸡白蝠是一种典型的独居生物,总把巢穴修筑在高山悬崖边上--而这也是因为,飞行能力差劲的它们必须利用这种天然的地理高度,去进行长距滑翔,以便平稳降落于丛林或低洼平原地表,捕捉蛇类、小型蜥蜴、其它中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不过,也并非所有的拔毛鸡白蝠都是稳扎稳打的“实业家”,它们其中的一些个体有时会冒险闯入岛上“蝠界老大”污怖蝠的巢穴,掠食后者家里的孩子--当然,前提是要动作快,赶在被人家长辈往死里扁之前,得手就跑。貌如其名,有着长脖子、狭窄头颅和一条小尾巴的拔毛鸡白蝠,外观就是一只长了对大鸟翅的无毛大老鼠。为何这家伙飞行能力很差?可能这白蝠的翅膀上的“翅骨”太像翼龙而自己又没有像它那样强壮。它的翅膀只有一根骨头支撑,真是薄弱啊。这家伙真是另类,蝙蝠的翅膀都是三根指骨支撑,它才一根。

污怖蝠

污怖蝠(Terapusmordax Obscenus),史上体形最大的飞行哺乳类。体长约0.91-1.2米、翼展在约合2.4-3.1米之间的污怖蝠,不仅是骷髅岛上体形最大的蝙蝠态“飞鼠”,同时也可算是有史以来体形最大的飞行哺乳类了。作为骷髅岛猾空蝠科(Volucerattidae)最大一员,污怖蝠是骷髅岛特有物种,并在骷髅岛的生存战争中,逐渐取代其它种类的蝙蝠和。。。翼手龙科(Pterodactylidae)在骷髅岛天空中的霸主地位(PS:十分质疑这些小东西是怎么成为天空之王的)。污怖蝠吃得很好,且差不多什么都吃:鸟类、蜥蜴、老鼠、恐龙幼崽或小型恐龙、其它蝙蝠,甚至人类。

污怖蝠狩猎

但和其它完全肉食性的蝙蝠种类不同的是,污怖蝠是杂食者,也丝毫不会拒绝各种水果、蔬菜或种子。荤菜中,污怖蝠的主食有(例如)个头比它们小的近亲猾空蝠(Volucerictises),以及它们能借助浓雾掩护来捕获的小型飞行兽脚类鹫龙(Vultursaurs);有时,污怖蝠甚至还胆敢进犯仍在骷髅岛空域有一席之地的翼龙巢穴,掠食翼龙们的孩子。与它们那不会飞的“二重身”、骷髅岛秃躯鼹(Naked Mole-rat Skull Island)相似,通体无毛的污怖蝠仅在“外表”上-----以其锃光透亮的皮肤包裹住的强壮骨骼,便能威慑住不少来犯之敌。污怖蝠是极其灵敏的飞行者,可轻易地赶超同胞或其它小一点的鸟类与其它蝙蝠。平日里,污怖蝠群居于骷髅岛高地境内的大型山穴之中,以数百个体为一个“殖民地单元”占据洞壁其中一块区域,由年长的雌性个体统治、管理。

污怖蝠巢穴

污怖蝠的雄性个体则常以一打或半打的数量组成小圈子,在远离“殖民地单元”的区域活动--与其说这是男士们自愿的,不如说这是污怖蝠女士们出于无奈而强行将男士圈隔离在外的结果--原因是雄性的污怖蝠们时常蓄意杀害污怖蝠幼体,以迫使污怖蝠女士们按时回“殖民地”交配。另外。虽然污怖蝠男士们有自己的“圈”,但其内部往往纷争不断、激战连番,是以雄性个体在其孩提时代,会很早就被母亲赶走。雄性幼崽之间的生死较量也很早就展开了---以防止自己的兄或弟,成为自己日后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对手--由此导致得重伤、感染、死亡,在男士圈中是“家常便饭”。

污怖蝠斗殴

那些实力孱弱的雄性,即便侥幸在手足淘汰战中幸存,也会很快沦为其它掠食者的美餐。所以,无怪乎污怖蝠上至家长、下至青幼的每一名女士,都如此憎恶男士圈。

久而久之,也在“殖民地”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女士圈”,使得污怖蝠一族无需为子孙后代的繁衍养育发愁。作为一只污怖蝠,它们最让人过目不忘的辨识要点,便是从它们肌体散发出来的、能让你“泪如泉涌”的恶臭--时常沾满其全身的粪便,含有大量不明化学物质,能释放出极其辛辣刺鼻的味道。由于猎物们也在和污怖蝠长期的较量中习得了以后者的粪便来掩护自己行踪的战术,所以污怖蝠搜寻猎物时,往往并不需要睁大眼睛瞅猎物走到了哪里,而用鼻子嗅出猎物的大概方位就足够了。尽管身处如此恶臭之境,通过嗅觉扫描猎物行踪的工序非常繁重,但也正是这种臭气,让大多数掠食者躲得远远的;而污怖蝠吓人的数量,也让少数无惧于污怖蝠的独行掠食者由于不堪其扰,而懒得与污怖蝠缠斗。每逢出战,污怖蝠群会在一只皮肤呈蓝色的“女王蝠”的率领下,倾巢出动,勇往直前,至死不渝。故而即便对于装备了精良火器的人类,或力大无比的毁灭君王龙、超灵长金刚而言,污怖蝠也是种危险的生物。

由于污怖蝠妈妈们一胎六崽,而各位母亲所居巢穴空间有限,故而意外失足下坠的案例常有发生,而这一摔就能给任何一只污怖蝠幼崽构成足以致残的伤情。如果不幸被骷髅岛上那些巨蜈发现,又不能及时爬会巢穴,那它们就死定了。

【金刚2005设定翻译】骷髅岛之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