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火候是什么?在家里怎么控制

2022-03-08 20:49 作者:沙砾之城  | 我要投稿

人生就是要不断学习。煮饭也是!

感谢段小段老师的美食教程,让我的炒肉技术又更加精进了。


黑字为原视频文案,灰色为我的补充


先上我的作业。

刀工还有待改进,但是肉质很嫩。


火候这两个字经常被挂在嘴边,但是呢,没很少人能说的清楚。


今天咱们用一道家常菜,但是两种不同做法来探讨一下,火候到底是什么?在家里边怎么控制好火候?


一看就好吃


说起“火候”,第一次听,感觉玄之又玄。


大概和“少许油”“手感觉到热”“宽油”差不多(狗头保命)



一、火候就是烹饪不同的食材,控制不同的温度,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呢获得最好的口感。


用酱油爆锅,酱油会糊,怎么办?


先做一个实验。锅里一直开大火,火圈范围特别大。爆锅的时候,没有油保护的地方就会糊锅。

但是箭头指的地方没有糊锅。




这就是油的作用。

油不只传递温度,还能把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油锅冒黑烟,就说明火候太大,直接碳化成黑烟,油已经不能控制温度了。

酱油在爆锅的时候,酱油本身就含有水分。只要下边的火不开太大,酱油里的水分没油彻底蒸发之前,酱油就不会糊锅。

控制温度其中一种手段包括手动调节火焰大小。控制火焰大小,不让火圈超过食材范围。

单纯的酱油糊锅,只要糊锅的颜色没有变黑,加水就可以了。


二、实操:辣椒炒肉。


1、第一种方法。


选肉

肉最好是选前炒肉。这个也叫前尖臀。

肉如果要清洗,最好在切开前清洗表面即可。切好之后不要再洗了。家里的火不够旺,肉中的水分太多,炒的时候容易出汤。

分割的时候尽量从筋膜处下刀。筋膜的连接处,炒的时候容易炒碎肉。


处理肉

如果上浆炒,可以切得厚一点但是要均匀。

上浆前,来点料酒生抽,去腥、上色、调味。

料酒放多一点,给肉增加水分。肉里有水分,炒的时候菜不容易老。

肉可以上点小苏打。

上浆

水淀粉上浆,感觉肉不粘手了,就是上好浆了。

上浆的目的就是给肉补水,用淀粉形成保护膜,锁住水分。

肉还粘,可以再加点油。让肉每一片都分开。

炒肉

热油热锅之后,关小火。肉下锅之后要不要乱动。让油把贴着锅底的肉底面烫熟,但是肉上面还是凉的。

类似煎牛排的操作。

肉表面变色之后,中心是不会成熟的。因为没有给高温,它就熟不了。


这个时候,为了缩短炒制时间,葱姜小料在肉刚刚变色的时候就放一起炒。

这就是把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获得食材最好口感。

这种低温,可以爆香葱姜,但是肉还是不会熟的。


下酱油调味,下老抽调色。

下好酱油,开大火炒。酱油需要高温才会提升鲜度。

这时还不能放辣椒,会降低锅温。


等到酱油烧开了,就可以放辣椒了。

辣椒刚刚变软,是辣味最浓的时候。炒久了就不辣。

按能吃多辣的程度,出锅。

我个人喜欢出锅前放一点点糖提鲜。

2、第二种方法。

选肉

选梅花肉。切薄片。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还配了点比较厚五花肉。

调料来点大葱、蒜、花椒、豆豉。


操作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饭店,只有热锅可以让食材受热均匀。不然,锅底是热的,锅边还是凉的。炒的时候,食材翻动,会一凉一热。那样食材就会非常难吃。


热锅热油好好涮一下锅。


五花肉有油脂,先下锅煸炒。


这里就是为了大家演示一下,不上浆,利用温度锁住肉的水分。


想烤油煸油还是要小火去靠。

如果继续大火炒,瘦肉里的水分就全蒸发掉口感又柴又干,肥肉里油脂也是烤不出来。


油烤好以后,下面的火不用变。用低温把瘦肉慢慢烫熟。

低温炒,肉可以打散。高温炒,肉片就会报成一团。特别是像这种冰箱拿出来的肉,本身温度低,就更需要低温去煸炒。

这里的肉应该是为了能更好地切薄片,特意冻硬了来切。

肉炒到刚刚变成粉色,就可以放小料炒出香味。放酱肉,开大火出酱香。

放辣椒。关小火。

放盐可以不放 放蚝油。蚝油最后放是为了保证鲜度。蚝油虽然需要加热一下出鲜鲜味,但是不像酱油一样要长时间加热,加热越长鲜度越下降。每道菜的用量也不能太多

放蒜。放豆豉。


出锅!下课!

火候是什么?在家里怎么控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