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V-11G轰炸/攻击机


概述↓
类型:活塞战术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攻击机
权重:1.3
原产国:美国
品牌:福尔蒂
设计师:杜尔德·L·布鲁
原型首飞时间:1935年9月17日
所属系列:V-11
同系列产量:224架(本型号30架)
尺寸与重量↓
机长:11.42米
翼展:15.24米
机高:3.05米
机翼面积:32.30平方米
空重:2971千克
外挂量:238.9千克
最大实用重量:3994千克
理论翼载荷:91.98~123.65千克/平方米
机组规模:2人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1台
引擎原产国:美国
引擎品牌:莱特
引擎类型:9缸星形气冷活塞发动机
引擎型号:“旋风”R-1820-52
增压配置:无增压系统
引擎自重:907千克
怠速功率:5马力
海平面静功率:696马力(174.26~234.26马力/吨)
海平面加力功率:796马力(199.30~267.92马力/吨)
两千米静功率:746马力(186.78~251.09马力/吨)
五千米静功率:509马力(127.44~171.32马力/吨)
平飞速度↓
海平面极速:338千米/小时
最大速度:360千米/小时(4084米)
气动临界:0.75马赫
爬升能力↓
实用升限:6800米
2000-爬升率:4.42米/秒
2000~5000爬升率:2.96米/秒
格斗性能↓
低空转弯半径:175米
低空垂直机动直径:277米
稳盘过载:2.1G
最大过载:8.5/-4.3G
失速临界速度:141千米/小时
理论最大滚转率:73±27度/秒
起降性能与地面机动性↓
起飞滑跑距离:580米
着陆滑跑距离:170米
起落架损坏速度:320千米/小时
最小起飞速度:128千米/小时
起落架布局:后三点
起落架构型:全机轮
滑行转弯半径:6.58米
停放仰角:11.3度
续航力↓
油箱分布:两侧机翼(起落架舱外侧)各1具,两侧机翼(起落架舱后部)各1具,飞行员座椅后1具,飞行员座椅下2具
内油量:233~775千克
最大静油耗:2.80千克/分钟
通算续航时间:83分02~276分47秒
理论航程:3110千米
作战半径:930千米
结构强度↓
解体临界速度:620千米/小时
副翼锁舵临界:280千米/小时
升降舵锁舵临界:500千米/小时
转向舵锁舵临界:260千米/小时
襟翼档位:关闭-作战-起飞-着陆
襟翼各档位损坏速度(不包括关闭档位):330-254-280千米/小时
武器配置↓
一级武器组:4挺7.62毫米勃朗宁型机枪(机翼2400发),单管射速1000发/分钟,最大穿深10毫米
二级武器组:1挺7.62毫米勃朗宁型机枪(机背500发),单管射速1000发/分钟,最大穿深10毫米
前方投射量:0.660千克/秒
总投射量:0.825千克/秒
可载航弹1:AN-M64A1型航弹,弹重226.800千克,装药当量119.700千克TNT
可载航弹2:AN-M57型航弹,弹重119.450千克,装药当量57.600千克TNT
载弹配置1:AN-M64A1型航弹X1(总重226.800千克)
载弹配置2:AN-M57型航弹X2(总重238.900千克)
防护措施↓
油箱配备自封内衬
评价↓
该型飞机由福尔蒂V-1单引擎客机改进而成,由于其基础并非军机,且改进幅度较小,该机存在动力不足、爬升迟缓、平飞速度慢、航弹载荷较小的缺点,但容量较大的油箱使其具备相近尺寸同类机型中极为罕有的强大续航力,与此同时较为轻巧的结构和较大的机翼使其翼载荷很低,低速适应性优良,转弯半径相对较小,因此理论上在水平格斗中具有不亚于大多数单翼战斗机的竞争力。在外观方面,该机座舱部分较长,两名乘员间距较大,机头在机身中的比例较小,且采用简单的发动机罩,翼尖部分存在明显的上反角增加,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垂直尾翼前缘后掠角极小,根部宽度远小于水平尾翼,使水平尾翼上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平台区域,这一设计与马丁-167马里兰轰炸机相似,但比例形态更加极端。(查看V-12D轰炸/攻击机资料请打开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6279503)


↑注:作为参照物的机型为道格拉斯DC-6A型民航货运机,长32.18米,翼展35.81米,机高8.66米,机翼面积135.90平方米,空重20803千克,满载重量486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