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的前身——法国芭蕾舞剧
贝多芬870、歌剧的前身——法国芭蕾舞剧

体裁(百度百科):
…体:本义:身体…见《欧几里得27》…
(…《欧几里得》:小说名…
…《欧几里得27》:《欧几里得》这部小说的第27话…)
…裁:见《贝多芬858》…
…
音乐体裁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
分类
音乐体裁的具体分类如下:
…具、体、具体:见《牛顿123》…
1、曲调(air,法、英)
…曲:见《牛顿47》…
…调:见《牛顿35》…
具有歌唱性的器乐曲,常用于18世纪的组曲中。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2、阿勒曼德(allemande,法)
17世纪盛行于法国和英国的舞曲体裁,四拍子,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常用于组曲。
…节、奏、节奏:见《牛顿87~88》…
…速、度、速度:见《伽利略3》…
同样的名称在19世纪指流行于瑞士乡村的三拍子轻快舞曲,它是华尔兹的前身。
3、赞美歌(anthem,英)
英国基督教教会仪式所用音乐,有独唱、合唱形式,歌词大多取自圣经,用英语演唱,一般用管风琴伴奏。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演、唱、演唱:见《贝多芬52、53》…
…伴、奏、伴奏:见《贝多芬275~277》…
4、咏叹调(aria,意;air,英、法;Arie,德)
独唱曲,是歌剧、清唱剧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重要段落,也可以是独立的作品。
…声、乐、声乐:见《贝多芬62》…
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 和幅度较大的情感抒发。
…技、巧、技巧:见《牛顿89》…
…情、感、情感:见《牛顿101》…
5、叙事歌;叙事曲(ballade,法、德)
(1)13、14世纪的法国世俗歌曲。
…世俗(百度汉语):1.宗教教义认为一切事物具有两种形式,把天上的形式称为神圣,把人间的形式称为世俗。
2.指当时社会流行的:~之见…
(2)19世纪盛行于德国的 具有叙事性的歌曲,内容常与民间故事、传奇有关。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故、事、故事:见《贝多芬651、652》…
(3)19世纪抒情浪漫的器乐曲,如肖邦和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
…浪漫:见《牛顿28》…
6、芭蕾舞剧(ballet,意)
由舞蹈演员身着剧装在音乐伴奏下表演的戏剧。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传入法国获得极大发展。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最初的法国芭蕾舞剧音乐不仅有器乐,还有歌唱 和朗诵,因此可看作是歌剧的前身(当时的歌剧中也有芭蕾舞,此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并影响到意大利歌剧)。
19世纪中叶以后 出现大量优秀的芭蕾舞剧音乐,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等。
7、船歌(barcarolle,法;Barkarole,德;barcarole,意)
来源于威尼斯船夫歌曲的器乐曲(钢琴曲为多,也有管弦乐曲),6/8或12/8拍,速度和缓,通常是在荡漾的节奏韵律之上有一条歌唱性的悠扬曲调。
…速、度、速度:见《伽利略3》…
…韵、律、韵律:见《牛顿100》…
8、摇篮曲(berceuse,法;cradle,英;lullaby,英;Wiegenlied,德)
安静温和的声乐 或器乐小曲,节奏有如摇篮缓缓摆动。
9、布鲁斯(blues,英)
一译蓝调。美国爵士乐的一种风格,源于黑人灵歌。通常为十二小节,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其名称来源于别具特色的常降低半音的大调第三和第七级音(称作“怨音”blue notes)。

10、波莱罗(bolero,西)
西班牙舞曲,三拍子,稳定的中速,用响板敲击具有特性的节奏。
…特、性、特性:见《欧几里得23》…
拉威尔的管弦乐《波莱罗舞曲》是最著名的作品,肖邦也写有这种风格的钢琴曲。
11、布列(bourrée,法;borry,boree,英;bore,意)
⑴ 盛行于17和18世纪的法国舞曲,速度较快,通常为2/2拍。
⑵ 现流行于法国中部奥弗涅(niè)山区的三拍子舞曲。
12、康康(cancan,法)
19世纪末盛行于法国的舞曲,快速,2/4拍,热烈而粗俗。
最著名的是奥芬巴赫所作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的康康舞曲。
13、卡农(canon,系)
一种二声部 或更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形式,当一个声部的旋律出现之后,另外的声部紧跟模仿。
…声、部、声部:见《贝多芬234》…
…复调:复调这两个字,从字面上来说,与多声一样,“复”就是多的意思,“调”是指曲调、旋律,“复调”就是不止一条旋律…见《贝多芬285》…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有将旋律完全保持的“严格卡农“,也有带些变化的“自由卡农”。
…严、格、严格:见《欧几里得125》…
…变、化、变化:见《伽利略10》…
…自、由、自由:见《伽利略5》…
它可以是一首独立乐曲的形式,也可在大型作品中出现局部性的卡农写法。
14、康塔塔(cantata,意;Kantate,德)
一译大合唱。盛行于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的多乐章声乐作品,包括独唱的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与清唱剧相类似,但规模较小。
有宗教的 也有世俗内容的。
巴赫留存于世的二百余部康塔塔是经典之作。
…经、典、经典:见《牛顿196》…

“与主题形成对位关系的 称为“对题”。
请看下集《乐曲开始时,以单声部形式贯穿全曲的主要音乐素材称为“主题”》”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