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七篇的排序原因
对于一个人来说,修行是有层次的,不论是佛经还是道家典籍,儒家经典都有明确相同的修行步骤。以庄子为例,先放下后拿起,先自己后外物,先渡己后渡人,先出世后入世...
《逍遥游》——修炼成不要脸的境界,但如果停在这里容易走火入魔,进入“狂禅”。先不受自己焦虑,强迫,抑郁情绪杂念影响,不受自己建立的唯心世界迷宫限制,才能认清自己是谁,才能往下走。
与之相反的是弗洛伊德疗法。。一直在自己的迷宫里玩,我有强迫症,我没有强迫症。我有,我没有,我行,我不行。我...我是谁?——从噩梦中醒来。
《齐物论》——不受外物影响,诱惑,嗜欲深者天机浅,没有公平与不公平之分,放下是非,坚定前行
《养生主》——既然要在人间干出一番事业,就要学会养生,人从生下来,赤子之心就一直被外界各种事情污染,与物相刃相扉,要像庖丁那样游刃有余才能不忘初心,再往下走
接下来的仅仅看标题就会知道中心思想是什么
《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
最后《应帝王》,人作为天地人并立的三者之一,要去改变这天下,弥补天地的缺陷,入世完结。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我们的路还很长,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