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孔乙己的长衫就破防了,国家培养你反而成了国家的不是了?

3月28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部门预算。2023年教育部收支总预算为61,473,696.46万元。以15.3%的份额,排在了各项支出之首,预算支出金额已经超过北京一年的GDP(41610.91亿元)。
国家花这么多钱培养我们是为了好玩?
国家以为我们每天为了中华之崛起,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不济为了改变个人命运实现阶级跃迁,寒窗苦读,勤耕不辍,在科研与实践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此国家在每个村建设小学,每个镇建设中学,每个市建设高校。为了照顾家境贫寒的学子,把图书馆开到乡镇,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知识。
在中国生活的我们以为知识是如此廉价的东西,呵呵,你去外面看看,知识是最贵的东西。工薪阶层根本不能够给自己的孩子买得起专业书籍,而这样的知识,在我们这里,即使是最偏远的山区最贫穷的家庭的孩子,只要走几个小时到镇上,就能够学到。
国家不是为了好玩,国家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什么着急培养人才?因为有巨大的人才缺口!各省各市各区县年年都在用高福利高工资吸引人才,你有真本事,甚至能解决住房、户口、伴侣工作等等问题。
问题是,国家年年这么多钱投入进去,供我们读书,我们真的有好好读书吗?
国家以为投入这么多钱,培养出来的应该是精英人才,在各行各业都能够有效推动国家发展,再不济,能够用自己的所学赖以谋生。看到我们大学虚度光阴,毕业后眼高手低,国家才是最着急的那个。
鲁迅是写了“孔乙己”,鲁迅还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怎么,好高骛远的孔乙己要做,脚踏实地的火炬就不肯了?
我知道,网上一边倒的就在骂官微。我甚至找不到志同道合者,发了一些评论也被攻击。但是我忍不住,我一定要说。
国家花大价钱让我们读上书,不是为了让我们好高骛远,不是为了让我们眼高手低。国家期盼的是我们成人成才,国家有大量的关键岗位等着我们学成后去胜任,去带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越走越远。是我们辜负了国家的期望,是我们辜负了国家每年那庞大的教育预算。
那么,既然我们已经辜负了我们亲爱的国家,就请不要再用最恶毒的语言去伤害她。国家花了大价钱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一个个所谓的“孔乙己”,自暴自弃。哪怕是只有一分的热,也请去发那一分的光。
我真的希望这篇文章的评论区能少一些戾气,多一些思考。但我又怕没人看到这篇文章,有戾气,也比无人问津好,谢谢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