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深爱着25时?
这篇文章本质上就是想和大家闲聊闲聊25时的每一位角色。其实也只是一时冲动,想在本人开学前最后再发一篇专栏来自娱自乐,更重要的是想和各位25人分享一下在我心里25时各位的魅力。(将近7000字的长文,抱歉

你当温柔,却有力量——宵崎奏
奏作为25时的创始人,正是因为她联系了其他三个伙伴,才有了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最开始提到奏从初中的时候开始,就失去父母的陪伴,但却以“让人幸福”为目标。我很难想象,对于奏来说,母亲已逝,父亲病倒带给她的不是绝望,而是往后生活中无坚不摧的力量。父亲评价奏“是音乐所爱着的孩子”,“奏的音乐能够触碰如今人们的心灵”。真冬,绘名,瑞希就是典型的被奏触碰到心灵的例子。她们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塑造奏的曲子,因此被奏发现。奏为此决定创立了25时,看似只是一个音乐社团,却为四个人营造了归属感。
后来我发现:“真正经历过生活的悲伤与绝望,痛苦与离别的人,要么放弃了思考,像行尸走肉般活着;要么就会发现ta极大的性格与处世态度的转变,有时是突然的自我,有时是突然的温柔。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知道她是从怎样撕心裂肺的痛苦中走出来的。”
从那时起,奏就一门心思埋在作曲中。
父亲希望奏“做属于自己的音乐”,但因为执念,奏继承了父亲作曲的目标。与其这样认为,倒不如说奏一直是一个为他人着想,想拯救别人的人。主线剧情中,白葱说过“奏也一样痛苦呢”但就是这样一个痛苦的人,眼中散发出的都是温暖的光。
奏的心中一直怀着一个信念——让人幸福。奏没有让家里发生的巨大变故禁锢自己,反而以更加开放的方式去接纳新的人,新的事。对迷失了自我的真冬,奏说“我会一直为你作曲,直到你找到自己”甚至是“如果真冬想要爆发,一定要把我们卷进来。”(太经典了,这里就不配图了)人偶活中,虽然很想明白真冬感受到了什么,但看到真冬痛苦的样子,就决定不再追问



对想要放弃绘画的绘名,奏说“绘名的画才不是什么附属品”甚至是“如果一定要谁来认可你的画,那我来”。在听完神社和废弃校舍的故事后,再次发现不止身边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正在沉沦的灵魂等待拯救。

奏有着特别的才能,但一直脚踏实地地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路上前进。渐渐的,自己已经不再是独自一人。为了25时的成员,奏可以更加废寝忘食地作曲;奏对成员们的能力的赞赏毫不吝啬;因为有25时的成员们,奏甚至可以走出家门,去接受更多的刺激,了解更多的人和事。
我一直认为,有才能的人,经历过巨大的痛苦后,还能够放下姿态去融入周围的人,让她们“心服口服地一直追随自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或许对奏来说,因为父亲的“诅咒”,真冬的“诅咒”,自己不得不去了解周围的人,不得不让周围的人幸福。通过作曲能够实现的目标有很多,其中,要实现“让人幸福”这个目标有无法想象的困难。或许会有更适合奏的目标,但奏从来没有中途易辙,自己一个人也好,有25时作伴也好,奏都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桑田一变已难寻——朝比奈真冬
讲到真冬,就不得不提真冬的变化。但在这之前想先聊一聊奏给真冬做的心理测试。
来回顾一下真冬其中一个问题的答案和象征义,“需要招待券”说明“需要自己的认可才能抵达自己的内心。”


白葱说“25时的各位能自由出入真冬的sekai,说明你们在她心里的位置很重要”,这是在25时故事最开始的时候的台词。我当时很好奇,为什么真冬能接受25时,却接受不了其他人。
慢慢的,我终于意识到,在真冬内心深处有这样的认知:第一个触碰到自己内心的人是奏


第一个,甚至可以说是唯一一个会对自己宣泄不满的人是绘名

第一个看透自己阴暗面的人是瑞希

在自己一个人挣扎着寻找真实的自己却屡屡失败后,真冬开始想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总是夸奖自己,对自己寄予厚望,而接受这一切的都不是真实的自己。真冬一直在寻找那些和一般的人不一样地对待自己的人,或许是因为这样能够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也就像穗波所说,真冬的内心深处一定是在等一个人,或是一群人,虽然和一般的人不一样,但是愿意坚定地拉住自己,于是她终于遇到了25时。面对同班同学始终挂着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而面对25时却能够真正去思考自己的感觉,甚至给出自己的建议。在25时的面前,虽然一开始是装作好孩子,但自己知道随时都可以完全卸下优等生的皮囊,在25时的陪伴下,自己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寻找真实的自己。
看到真冬告诉绘名“想要别人认可没什么错”,意识到自己的发言会惹绘名生气,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曾经的她在近乎绝望的状态下对成员们发刀;看到真冬为了和25时的伙伴们一起去人偶展而拒绝母亲,又还有多少人能想起曾经的她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安排



从孤身一人到如今与身边的人产生联系(不只是25时的伙伴),从拒绝别人靠近自己到心中可以接纳他人的存在,从“我不是很懂”到“我并不讨厌这种感觉”。就像很多观众发现的那样,真冬正在一点一点发生改变,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寻找自己。
在秘密活中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地方,我也认为这是真冬真正开始蜕变的转折点,那就是真冬帮助了一个幽灵小女孩。且不论碰上幽灵是不是真冬的幻觉,但真冬在这里是第一次不是以一个“好孩子”的样子去帮助25时外的人



或许因为是幽灵,所以自己没必要装。但当时的真冬真的能考虑到这一点吗?真冬是真心帮忙还是因为人之常情所以出手相助我们不得而知,但要是放在以前,除非是25时的伙伴的需要,无论面对的是人还是幽灵,在不是好孩子的状态下,真冬会一直沉浸在自己繁杂的思绪中。像这一次,真冬会想尽办法进入教学楼,去见那个“被所有人期待的孩子”,而一定不会帮忙的。
曾经的痛苦和烦恼凝结成了心中的冰棱,原来那个冰冷又带刺的心灵如今已经开始慢慢融化,现在的真冬已经有那么一点是作为“朝比奈真冬”而活着的感觉了。

努力的尽头是奇迹——东云绘名
真实的青春,不仅仅有励志,往往也充斥着苦涩和遗憾。
在世界计划中,实乃里和绘名是我认为的努力家。这两人有两个相同的地方:1.都是憧憬着某个人才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2.在遇到各自的伙伴前都没有得到过他人的认可。无数次的失败使得她们成为最被观众怜惜的角色。但也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实乃里从遥那里获得的都是希望和帮助,但是绘名从父亲这里得到的都是父亲的不看好。尽管如此,清楚认识到自己没有才能的绘名,却坚信“只要我继续画下去,一定有人认可我”。“我喜欢画画,所以我才去画的。”绘名父亲说过“成为一名画家会变得孤独。”在与25时相遇之前,绘名执着地点着灯,拿起画笔,在一张张白纸上留下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就这样度过了多少嘶声力竭不服输的夜晚,即使知道自己终究不能出名,无人欣赏。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在生活中屡屡碰壁,但始终不忘自己对画画的喜爱。但当受到赞赏的25时曲绘也开始被质疑,绘名也终于承受不了压力,开始怀疑以前的自己,自己作画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自己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我很喜欢一句话“努力,努力,拼命努力后还是没有人为你开心,还是什么都做不成怎么办?因为不甘心而后悔又该怎么办?这我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一定不是在白费力气,慢慢累积起来,这就是巨大的力量,将来的某个时刻一定会得到回报的”
遇到了25时的伙伴就是最大的回报,她们坚定地支持着自己,从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到为了回应把自己的作品视作“不可或缺的存在”的伙伴们,重新找到自己定位的绘名不再迷茫,继续作画的信念不再动摇。曾经的那些不甘,落寞,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却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让自己在今后的生活能够活得更好。我还是想说那句话:“当你站在高处追逐繁星的时候,也请不要忘记,还有许多人连你现在的高度都未曾企及。”
仰望你高飞的背影——东云绘名
还记得绘名得知own就是真冬时,绘名难以置信,并且认为“一无所知的自己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好厉害”在真冬看来就像傻瓜一样。曾经对自己的曲绘颇加赞赏的真冬,现在竟然对自己说“不是雪的我,没有话想和你说”。这正应了一句话:有时,比起给人以绝望,给人以虚假的希望更为恐怖。绘名骨子里有着超强的自尊心,再加上有点冲的性格,心中有什么东西瞬间崩塌了。从sekai回来,绘名以一种“看似是想证明自己给真冬看,实际上无异于自暴自弃”的方式不停地画,结果是自己越陷越深。


冷静下来后,经过和瑞希的交流,知道了真冬虽然有才能,但也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绘名开始想要理解真冬,但才能所形成的差距让绘名有点不知所措。不过这也是绘名真实的表现。我们能看到,人偶活中,虽然感觉和真冬对话很累很烦人,但最后接过真冬对“心灵与感情”的询问,耐心地向她解释的人正是绘名



淡色活中,虽然自己对真冬的嫉妒与日俱增,但却能接受真冬“想被别人认同有什么错”的提醒和真冬对自己的曲绘刺耳却中肯的评价





秘密活中对于真冬直言“绘名的话,感觉会经常迟到”,创作时自言自语“偶尔?是不是和经常弄混了”,绘名只是回了一句“能别说这么失礼的话吗”




康乃馨活中,虽然很苦恼为什么真冬只会说“我不是很懂”,但绘名能够以一个伙伴的姿态,平静地请求真冬动下脑筋,好好思考自己的感受。





几乎每一期25箱活我都去关注的东西之一,就是绘名和真冬之间的关系。人偶活中绘名就坦言“自己不知道究竟要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真冬”。而如果说团体内成员之间还有什么问题,那应该就是绘名和真冬之间究竟能否相互理解。最开始的情况是最糟的,我一度担忧25时会因为这两个人而产生裂缝。但随着剧情的进展,我也很快消除了这个担忧,并且我认为绘名已经找到了方法——“仰望你高飞的背影”。
绘名没有才能,所以很厌恶有才能的人站在高处俯视自己,无论ta是无心之举还是刻意为之。她本身并不厌恶有才能的人,只要ta能够认真地看甚至是欣赏自己的作品,自己就已经满足了,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对于真冬,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去理解俯视自己的人,是因为自己很清楚真冬这样属于无心之举,而且也承认真冬的很多评价都很有道理,真冬并不是在贬低自己的作品,而是在帮助自己提高作品质量。自己没有才能,所以只能“仰望你高飞的背影”,这既是绘名对于奏和真冬非凡才能的羡慕,也蕴含着自己的释然。

像雾像雨又像风——晓山瑞希
我在猜测瑞希的过去的时候写到过:瑞希所担心的是自己视为重要的人最终会离开自己。从小到大,周围人,姐姐,类……无论是不是自己珍视的人,没有一个能够一直陪着自己。
小的时候,我们总喜欢牵起朋友的手,迎着朝阳在草地上奔跑。跑累了就坐一会,躺一会,然后我们开始畅想未来,我们许下永远一起玩的誓言,我们拉勾,微风拂过我们纯真的笑脸。我们曾以为这样的朋友不会离开自己;这双手永远不会松开。但后来,我们发现。离别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轻轻地挥手,轻轻地转身。当脸颊上的那抹微笑轻轻地荡开,我们能做的只有把所有的不舍淹没在唇边。
但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瑞希从很小的时候就在他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指责下成长,没有一段难忘的友情,有的只是不断地反抗,不断地顺从,不断地相遇,不断地分离,瑞希自己也明白这一生或许不再能和别人有永恒的联系。“就算有新的邂逅,最后也只会分离”。自己的灵魂四处游荡,飘渺不定,好不容易来到能够带给自己温暖的港湾,也只是休息片刻,马上启程踏上新的旅途。
既不能和理解自己的人相处,又不能和理解自己的人一直在一起。无论是什么结果,与他人深交只会徒增离别时的痛苦。不如就不受任何拘束,自由地穿梭在各种人群里,就像奏评价瑞希的那样“坦坦荡荡地沉浸在自己的乐趣里”,瑞希在人群中散发出只属于自己的光和热。

只想偷偷看着你——晓山瑞希
从创作过程到日常生活,瑞希一直是25时里最敏锐的一个。她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的在面对真冬的时候有了像奏一样的觉悟,


她能够发现绘名在绘画上遇到的烦恼并坚定的支持她,在绘名真的感到难受的时候,瑞希没有一次开她的玩笑;她为帮助真冬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许多建议,并鼓励真冬“至少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试试看”,她邀请真冬赏月“来创造美好的回忆”;她带着探完病失魂落魄的奏去寻找小时候的花坛。神高文化祭上想着成员们的瑞希,在灵异地点让伙伴落单饱含歉意的瑞希。瑞希一直在注意着25时的伙伴们,但是却隐藏自己的真心,不让伙伴们注意到自己。瑞希就像是有读心术一般洞察了身边一切,却拒绝去洞察自己。
不知道我这么想对不对,我认为瑞希之所以会这样,也许也是因为她怀着一颗拯救别人的心。小时候的瑞希受尽了委屈,并由此理解很多同龄人无法理解的东西。她不忍心看到真正的朋友无奈失落的样子,就像以前的自己一样。没有人能一直帮助自己,自己也不可能一直帮助谁。可如果真正的朋友就在身边烦恼着,自己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但因为自己不为人知的过去,与她们的距离又不能太近,于是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瑞希躲起来偷偷看着周围。当绘名发现了自己不经意间流露的真心,并一步一步靠近自己,瑞希一次又一次想办法逃脱,用隐晦的语言央求绘名“不要再靠近自己”。自己的心绪乱作一团,迷茫、忧郁等情绪涌上心头,因为再靠近一步或许对双方都会造成伤害,所以 “我只想偷偷看着你......”

我曾经和一位25人(@SilverPendulum)交流了一下,认为他对于25时的故事发展,或者是蜕变的过程的理解很有道理。这里附上他的原话:“25时0.1阶段(姑且算在《康乃馨的回忆》之前)25的状态更像是一个“庇护所”或者“心里创伤互助小组”类似于创造一个与现实“隔绝”的独立空间,分享各自的经历,同时相互支持共渡难关的氛围;从《奏明天空》开始又是一种状态,不仅仅是要疗愈,甚至要抵达另一个彼岸,要寻回一些东西,就好像是开始了一场奥德赛式的远航”对此,我的理解是奏寻回了儿时幸福的回忆,母亲的八音盒里父亲的音乐听起来不再只是为了追忆母亲,也是为了回忆幼时一家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绘名寻回了对画画的初心,现在作画不再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欣赏,也是为了支持25时的伙伴,驱散了心中的迷茫(虽然这是在奏明天空之前)。而真冬和瑞希要寻回什么我们尚不得而知。
“《奏明天空》各种意义上是个里程碑,标志着25从一开始“想要消失”的纯粹的宣泄状态,到之后更加“理性”的倾诉和倾听,最后转变为尽管可能各自是千疮百孔,过程也很痛苦艰辛,但是愿意去尝试一下,探索一下,挣扎一下;与此同时,各自的愿望开始形成和交织(目前来说主要的两条线就是奏拯救真冬和绘名发愿拯救瑞希),整体感也愈加明显;目前为止的25时几乎是以“探险故事”为主的基调,即走出固有的“舒适区”,来到新的地方,认识新的人,克服某种困难或者情绪,重新发现自己,获得新的感悟,某种意义上也是“奥德赛”感的由来吧。”要寻回这些东西,奏不得不先面对母亲逝世父亲病倒的现实,才能回忆起美好的时光;绘名不得不接受自己没有才能的事实,但却为自己一种新的所求而继续作画。绘名是更加理性地向25时其他三人倾诉自己对于作画的迷茫,奏是更加理性地向瑞希倾诉了幼时的回忆,不再只是主线中“想要消失”的纯粹宣泄。两人都接受了以前的自己,甚至否定了以前的自己并寻求改变,或者说是进化,这也正是“走出舒适区,重新发现自己”。可以预见,真冬和瑞希在寻回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中,也必将要跨过一道难以逾越的坎,结果或许会变得“各自是千疮百孔”。
也有观众已经发现了,在下一次25箱活书下曲的预告中有三个细节:五朵、铃兰花和相片相簿。如果官方确实是有意为之,那么我做以下猜测:虽然有五朵铃兰花,但是其中有两朵的颜色是一样的,其中一簇一样花色的是奏的代表色,另一簇一样的花色的是真冬的代表色。结合铃兰花语:幸福归来,也即再度来访的幸福。可以猜测新箱活中寻回了曾经的幸福的是奏和真冬。和奏的代表色相同的那一簇,花的大小基本相同,猜测是因为奏这一次又帮助真冬接近了真正的自己,再次感受到了主线和人偶活中那不算遥远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所绽放出来的铃兰花“只是在重复以往的方式”,或者说“还不够成熟”,可以理解为仅仅是奏对真冬的私心。而和真冬的代表颜色相同的那一簇,这五朵铃兰花中上面的真冬色铃兰花明显较大,能与之比较却又稍显逊色的只有绘名色铃兰花。可以猜测这一次绘名和真冬之间能够继赏樱花后再一次产生了共鸣,两人的关系也许会有更大的突破,又根据贯穿始终的相片和相簿,可以猜测是真冬以前的美好的回忆所带来的,形成时间较遥远,“花实”较大的幸福。这种幸福曾带给真冬很重要的东西,是“真实存在”且“生长成熟”却“被真冬遗忘”。可以理解为,这一次由25时的伙伴们(不能确定有没有外团的人)重新将这种幸福带给她,这样绽放的铃兰花更加饱满,这样的幸福更有分量,“各自的愿望形成和交织”,这也正是25时整体感的由来。而真冬这一次寻回它,也必定是经过了痛苦的挣扎才能得到的结果。
就像这位25人所说的,25时从与世界隔离到走出舒适区,认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接受新的刺激,寻找新的自己的这个过程中,四个人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会因此而遍体鳞伤,但她们从来没有抛弃任何一个人。我为什么深爱着25时?因为25时拥有我认为很重要的东西——为了完成蜕变而不断地挣扎,惺惺相惜,互相舔舐伤口,互相救赎,即使会受伤,但是这都是为了帮助伙伴更好地面向未来,寻回珍贵的东西,能够和伙伴更好地走完接下来的路。

特别鸣谢:剧情翻译来源——Project_SEKAI资讯站,ELxxxLLL,巧克力冰淇淋团子,-清泉-
与我交流的25人——SilverPendulum
和看完这篇专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