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片内在意义的表现性如何构造

2022-06-24 14:34 作者:剪辑师大露  | 我要投稿



形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视觉力的结构。不过这些视觉力的结构在没有激发创作者的心灵冲动时,还不是真正的表现性,还是纯然的客体,所以“结构”只是表现性的“基础”和“展现方式”。这种结构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兴趣,是由三个层次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拥有这种结构的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特定的“感性”意义。


比如说,在一般意义中,石块有坚硬和冷漠的感觉;果实则预示着收获与喜悦;武器在让人联想到力量、决心的同时也代表了杀戮等等。


第二,这种力的结构,对于普遍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比如上升与下降、统治与服从、软弱与坚强、和谐与混乱、前进与推让等等,这是一种基调(共通)性的内容。不论在自己的心灵中,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人类社会中、自然世界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基调。心理学家詹姆斯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仅能从时间的连续中看到心理事实与物理现实之间的同一性,就是在它们的某些属性当中,比如强度和响度、简单性和复杂性、流畅性和阻塞性、安静性和骚动性中,同样也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


当我们观看一场格斗动作场面的影像时,强烈的复仇情绪看上去直接存在于打斗的动作之中。动作因素与它们表现的情绪因素之间有相同的结构性质。当然,通过精心拍摄和剪辑的影像来观看这些动作,与在舞台上直接观看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里,除了动作本身,拍摄和剪辑的因素会给最后的效果带来决定性的影响。表现性内容的属性与视觉结构的属性是一致的。画面的结构要与主题思想融为一体,表现性存在于结构之中。


第三,是一种复杂的情况,不同的事物形成的特殊关系,也会存在一种指向性明确的表现性。


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就可能存在着潜在的视觉力结构的联系。如同暗喻、象征等手法。“燕子像尖刀似的划过天空。”在诉诸于人的知觉的表现性的过程中,视觉的力成为推动观众情感活动起来的力。


从哲学意义的角度来讲,视觉的力和整个宇宙普遍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蒙太奇就是讲究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张力要远远大于单个的镜头。虽然不是所有的流派都认为“关系”是视觉中最核心的内容,但是,各种相对独立的视觉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表现性的基础。这个观点是基本上被大家接受的。

影片内在意义的表现性如何构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