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aea难度方向02】底力——实力的基础

大家好,这里是忙完一大堆事情的草先生,欢迎阅读Arcaea难度方向系列第二期,本篇文章将简单介绍关于底力方向的内容,以下是此文的大纲。


定义
在社区中,底力是一个比较有“画面感”的词语。
当我们打开群,看到群友发出一张成绩图,他可能会说自己“底力不足”,又或者一个比较强的玩家发出一张成绩图,我们会发出“底力大神啊,快教教我!”的感慨。底力这个词语带有十分活跃的社交属性。
在不同玩家的理解中,底力的解释也是各不相同的。
广义上,底力可以指代实力,比如说“我底力差”≈“我水平不强”。而在每一款音游的细分领域,底力的指代也会有细微差别,比如说4k领域的底力可能更靠近肌肉极限力量,多指音游的底力可能会指代键盘力一些。要说共性,它们都指向处理高强度配置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跟手速呈正相关。
为了让后续的专栏指代更清楚,我将Arcaea中的底力定义为处理配置的基础能力,它与发力方式息息相关,由于阿卡伊的技巧性考察较高,因此底力更多的是扮演门槛型角色,就像做题里会用到的公式,记得住公式不一定做得出题,但不会公式就无从下笔。

底力的属性
要想量化配置中底力的要求,就要找到几个指标作为依据,因此了解底力的相关属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从发力方式与配置强度两方面归纳底力的要求特性。
1、 发力方式与手速
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发力方式,我之前做了一个小调查,给出的大致规律是,移动端多用小臂、手腕为主要发力部位,街机端以手臂为主。因为街机的移动幅度比移动端的大很多,我们会更加借助手臂的力量去完成一些高强度的配置。
我常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处理配置,在Arcaea中,如果我遇到了一些高强度的配置,我会下意识绷紧自身的手掌和手指,依靠手腕的压力和与桌面的回弹反馈进行处理,这时候的主要发力点在手腕。

而主要手臂力量的玩家在发力习惯上有些区别,他们会更依靠手臂和手的力量而绷紧手腕和上臂。由于我的手臂力量比较薄弱,我很少借用这部分的力量。在我见到的发力方式中,最有印象的就是h1r这类,使用手指根部发力和与屏幕的反馈做主要发力方式,看起来十分轻柔飘逸,观赏性极高。

底力跟手速是强相关的,在配置强度无限增高的情况下,底力的考察会趋近于自身的机能极限,但是在阿卡伊中,大部分曲目上不了这么高的强度,底力往往充当的是下限角色,够用就行,但也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去弥补底力上的不足。受其他难度方向和熟练度的影响,即便自身的底力上限非常高,在一开始也不能很好的显现出来,需要做好其他方面才能逐渐发挥这种优势。
2、 配置强度
配置强度与bpm和分音速度息息相关,一般来说,bpm越高,各种配置的速度越快,蛇的判定也会变密。在高BPM情况下,全曲的节奏会变快,每个配置的速度也变快,给我们的反应时间也会减少,相比于BPM180的发力方式,这里更加考察耐力。对于低BPM的情况,配置就好像是慢放了一般,我们很容易下意识打快,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稍微收敛一些,但这部分能力我认为会更接近于协调方向的力度控制部分,故不在此介绍。

在相同BPM情况下,不同配置的快慢速度通常会用 “XX分音XX”命名,例如“BPM180的24分交互”。当然,“xx分”在乐理部分有更系统的阐述,不过在玩家社区中,它们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快慢的相对关系,180的bpm 16分交互即一分钟内,双手各点击90下,这个bpm和分音速度算是音游中的基准,从速度和手感上来说是较为适中的。
分音速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不同BPM间的换算关系:

当我们知道一个配置是在xxx BPM下的xx分时,但是不清楚相对快慢,就可以使用换算关系将它转移到自己熟悉的bpm或分音下进行对比,就能知道自己在处理时候的速度快慢了。在一些难以目押的配置中,使用BPM了解该配置的相对快慢是很重要的技巧,例如纵连少女为BPM160下的16分纵连、衔尾蛇结尾为BPM188下的24分纵连,即BPM282下的16分纵连,这时候就能看得出来衔尾蛇结尾与纵连少女的差距了。

底力的提升
在一定范围内,底力的不足可通过一些手法弥补,比如说拆和多指,少部分是可以通过发力方式的优化来提升处理能力的,但是在配置强度不断加大时,它便愈发考察我们机能上限。
1、发力方式的优化
有能力处理相应配置,是优化发力方式的前提。以rg为例,这里需要我们大量进行三连叠键的单抗,不少硬抗能力不足的玩家会在处理叠键时会感觉手软绵绵的,点不完这几个按键,还有一些玩家在这里打的很用力,但是到后面的单点就乱了节奏,不能很好控制住。在这种涉及爆发力的优化中,一种思路是尽量轻且快的发力方式,就好像你在点击鼠标一般。
另一种思路是,更加激进地调用手臂或身体的其他部分来发力。轻快的发力方式有助于你感受击打反馈,控制好节奏,激进的发力方式适用于配置间有明显空档的地方,有时间回过神来,例如衔尾蛇的结尾纵连。
与爆发型相对的就是耐力型配置,由于全曲都笼罩在高bpm的氛围,因此保存体力是很重要的处理思路,这里就需要我们在一些段落中尽量柔触以保存体力。
特殊手法的使用,例如轮指、硬抗的拆解,都是有效降低单指配置强度的方式,但是篇幅关系不做展开。
2、肌肉力量的提升
底力的上限是基于自身的肌肉力量的,这种感觉在4k和多k社区中会更有体会,超出了自身极限的底力范围后要想提升,就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体能,所以健康作息,多运动是好的。毕竟底力是一个基础型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底力型配置
当底力成为配置的主要难点进行考察时,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要求:爆发类和耐力类。爆发类指配置强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必须要使用更多的力来处理。耐力类主要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强度的配置,对体力有很大的消耗。
1、爆发型
在爆发类配置里,比较常见的是高强度的交互、需要单抗的配置,变速配置等。这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调用自己的肌肉力量来爆发。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爆发配置。
叠键单抗类
叠键的单抗在处理时尽量保证自己的发力流畅,不会因为过度发力而导致卡手,短平快的发力方式更容易帮助我们感受击打反馈。

变速交互、高速交互类
在曲子中总有一些高速交互,常见于xxxBPM下24分

2、耐力型
爆发型配置一般持续时间短,可以激进的调用肌肉力量,但是耐力型配置是贯穿全曲的,不能一直保持这种发力方式,这时候我们就要尽量保存体力。
高bpm类
这类曲子因为本身具有较高的bpm,因此配置强度普遍比180下的要高很多。

出张类
这些配置对于体力的消耗主要是通过大位移来消耗的,在同样的bpm下,需要处理的位移幅度越大,对于耐力的考察就越大,这使得它们即便是在不快的bpm下也有很突出的耐力考察。

当然还存在很多类似的配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尾声
底力是一种偏基础性质的能力,关于底力的练习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期作为系列的第一篇,在讲述上稍微提升了一下条理性,不过字数方面还是没有压太下来,而且有一些部分的讲解感觉不太满意,下次努力吧。
下一篇是关于严判方向的介绍,这几天忙的事情也结束了,所以大概应该也许会写的快一点,但不好说()
那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