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神”对俄军春季攻势的评价:精准预测的结果令人深思!
这几天,俄乌冲突已经出现了升级的趋势,在中国网络上对于俄罗斯进攻的态势发生了激烈争吵。有很多人断定俄罗斯军队经过半年多的蓄力,这一波进攻是钢铁洪流,有大规模轰炸,还有温压弹,一定能将乌克兰军队打残。
还有很多人相信,俄罗斯军队在巴赫穆特已经消灭了好多个乌军的成建制单位,甚至巴赫穆特被攻占已经板上钉钉。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吗?一些公开的视频似乎证明俄军在多个方向发起的装甲洪流攻势没有取得成功,还有可能遭受严重损失,当然有些人认为这都是假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还是关注一下俄罗斯“战神”斯特列科夫关于俄罗斯武装部队大规模进攻潜力的最新评价。
这里要介绍一下斯特利尔科夫。他曾经是顿涅斯克共和国的前任国防部长,曾带领民兵飞夺克里米亚,在2014年打的乌克兰军队抱头鼠窜,又因为他组织的进攻行动遭普京的召回,本人多年不受重用,又被中国网友戏称为俄罗斯“岳飞”。斯列科夫是一位俄皇派,前几个月还亲自参加了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所以他对俄乌战局的判断是相对比较理性的,当然他的角度是指出俄罗斯军队存在的问题。
斯特列科夫最近写了一条关于俄罗斯军队这一次春季攻势中所取得的成绩,内容非常长。
我们在这里分享一下他写的几句结论:目前俄罗斯军队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展现出对乌克兰军队的优势,这里所说的优势是确保俄军的大规模进攻能够获得成功。现在的结果是俄军的大规模进攻很快不可避免的导致非常大的损失,由于先前俄罗斯动员和其他准备行动积累的资源出现枯竭,这场攻势将不会出现让乌克兰武装部队彻底失败的结果。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俄乌战场的发展趋势与很多人想的不一样?
第一,用情绪判断战场变化并不可取。很多人对于俄乌冲突是有自己立场的,无非就是倾向乌克兰或者是倾向于俄罗斯,但是基于自己的感情判断,一定是俄罗斯军队必胜,或者是乌克兰军队必胜。不观察战场的实际情况,就会失去最基本的判断力,喊口号不能改变任何事实。
第二,不考虑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军队的战场战术水平,然后就对战场结果作出判断,也会不客观。比如俄罗斯军队能打的多好,取决于俄军的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空地协同,态势感知,士兵的士气,基层部队的主观能动性,人员的规模,是否能采取合理的战术等等。
还要看俄军对比乌军是否有优势,如果在最基本的层面无法判断出哪一方有优势,那么又如何断定一方一定能打赢呢?对于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而言,普京和泽连斯基都不敢笃定结果。
第三,无法解开战场迷雾,就看看双方领导人对谈判的态度。作为局外人,我们不太可能准确的了解到俄乌冲突地线的实际情况,但是我们可以看看俄乌谁更愿意谈判,谁更不愿意谈判。认为更想谈判的一方在战场上出现了劣势,或者不想打了,才是比较合理的。
第四,从第三方的评价看俄罗斯军队的真实表现,仍有参考价值。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俄罗斯国内军事博主的观点,这些人可都是非常爱俄罗斯的,也是支持俄罗斯军队的。美国一些职业军人对俄军在具体作战时出现问题进行的评价,其实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总体而言,对俄乌战局的判断出现一些错误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基于情绪给出结论。尽可能的客观,要基于双方的实力,战术水平,军队的战场表现等等因素来推断战局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不会偏差特别大。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俄乌冲突仍然是一场消耗战,谁也别想通过一两次进攻就将对手打服,乌克兰军队同样也没戏。